• 登录  |  注册

  • 以安全质量体系效能提升促主体责任落实

    艾文冬 编 辑:陈虹莹 2021-11-02 08:55:00

      摘要:伴随着民航行业管理水平和人员能力的不断提升,监管手段的持续完善优化,局方对企业的监管从“盯人、盯事件”的保姆式监管向“盯系统、盯组织”的科学监管方式转变。科学监管的基础需要单位构建完善的管理体系来有效落实安全主体责任。作为较早建立安全质量体系的维修单位,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内审机制和风险管理/隐患排查制度,为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形成了有效的制度保障。本文通过介绍安全质量体系效能提升所采取的具体做法,为行业生产经营单位进一步完善体系建设,夯实安全基础,落实主体责任提供思路。

      2020年新冠疫情对民航业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民航局“一二三三四”总体发展思路的大力引领下,各地民航行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紧抓疫情防控与安全运行两条主线,全面发挥了民航重要战略产业的作用,有力保证了行业总体平稳的安全态势,同时也在创造着新的安全记录。严格落实“四个责任”、紧抓“三基与作风建设”、防范化解民航业重大风险,推进民航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开展以“三个敬畏”为内核的作风建设,民航局一系列指导性极强的政策方针引领着各级监管机关与企事业单位不断转变工作作风、优化监管方式、紧跟发展形势、以“严、实、细”的态度紧抓安全工作,确保行业安全管理水平与民航强国发展战略的持续匹配。

      在运行单位管理体系持续完善、人员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中,如何认清发展态势,避免“盲目自信”?如何识别关键流程和岗位的安全隐患,保证安全关口前移?如何持续完善体系建设,避免人为差错?笔者认为,生产经营单位应重点从推进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有效落实入手,对自身的安全文化、管理水平、岗位能力、安全隐患等建立清晰的认知、研判和调控能力。

      安全主体责任的落实体现在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安全投入、完善安全培训等一系列举措上,如何保证这些举措的有效落实需要更为具体的方法论,本文通过介绍维修单位安全质量体系效能提升的一系列具体做法,来阐述如何促使维修单位通过完善安全文化和体系建设,有效开展自我质量审核工作,充分识别危险源和安全隐患,推动单位切实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同时也为其他生产运行单位的管理体系建设提供思路。

      一、安全质量体系的作用

      随着社会发展、科学进步以及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要求,全面质量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目的是通过系统的管理方法,保证产品满足客户要求,达到持续的客户满意度。维修单位的质量体系是CCAR145部明确的、维修单位必须具备的系统,主要通过建章立制、人员和供应商资格评估、系统和流程审核、过程和结果检验等质量保证及质量控制的手段,保证航空器维修工作、各类管理流程及人员资质持续符合规章及维修单位手册的要求。

      随着国际民航组织D.9859文件(安全管理手册)的发布,维修单位按照飞标司下发的AC-145-15(维修单位的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在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建立了安全管理体系,借助原有质量管理技术,增加了风险管理、安全保证、安全促进等管理要求,质量管理体系与安全管理体系有机结合,通过质量保证与控制、风险管理、持续监控等方式,为维修单位明确安全目标、提升安全文化、识别各类不符合项、安全隐患和危险源、持续评估改进提供了更为有效的管理手段。安全管理体系与质量管理体系有机结合共同发挥作用,是保证单位安全主体责任落实的关键手段。

     

      图1:安全质量体系的关系和作用

      二、安全质量体系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笔者在工作过程中,对辖区维修单位安全质量体系的建设和运转情况进行了持续的关注,并结合维修单位年度检查及日常监察对安全质量体系工作效能进行了评估与调研。单位根据规模大小及维修能力差异,在安全质量体系的效能上也存在差异,比如,规模较小的维修单位(50人以下)安全质量系统的运行往往只满足规章的最低要求,单位建立了安全质量系统各类台账,但在系统问题的发现及整改、安全隐患排查、员工主动报告方面发挥的作用有限,系统审核与安全管理工作易流于形式;对于规模较大的维修单位,虽能够建立较为规范的安全质量体系和管理流程,但在体系运转上仍存在一些典型问题,如:未建立涵盖维修管理全流程的质量审核体系;安全体系与质量体系未有机结合;质量管理手段不能有效识别危险源和安全隐患等,这就需要监管机构和单位以问题导向入手,建立针对性举措,进一步推动维修单位的安全质量体系发挥效能。

      三、提升安全质量系统效能的主要做法

      (一)以安全文化建设为引领,营造全员参与的安全文化氛围

      安全文化是个人和集体价值观、态度、能力和行为模式的综合产物。积极的安全文化具有自上而下的带动作用,与安全质量体系的建设相互促进、相互反馈,能够促进每名员工积极参与安全管理工作,改进工作作风,遵守公司章程,主动识别自身及周边的危险源与安全隐患,从而为整个体系的持续安全运行夯实基础。安全文化建设可以通过高层积极的安全质量承诺、明确的安全目标、管理层的以身作则、充足的安全投入、建立有效的安全信息分享和员工报告渠道来落实。当我们看到一个单位只有安全质量部门忙于开展各类检查、隐患排查与风险管理时,往往可以判断这个单位尚未建立有效的安全文化,其安全质量管理也远未达到全员参与的程度。

      监管机构应掌握单位安全文化的建设情况,并结合日常监督检查或专项调研的方式来开展持续评估,具体可采用问卷调查、对主动报告的有效采纳率、安全指标的分解考核、管理层安全承诺的落实情况等开展评估等方式,比如,通过对管理层和一线员工的不记名问卷调查,能够了解各层级人员在安全管理方面的认识和参与度;通过对员工主动报告的接收、反馈及后续措施的评估,可以具体了解单位安全管理参与度及整个体系的有效性。监察员通过上述评估,可以了解单位的安全文化水平,从而对单位安全质量管理的体系建设提出针对性要求。

      (二)以制度建设为基础,建立规范化的自我质量审核方法

      自我质量审核能够有效的帮助单位实现“自我发现、自我整改、自我提升”的闭环管理,自我质量审核可以和民航局推进的“法定自查”工作有机结合,按照行业监管数据库的要求,将法定自查项目分解融合到单位的审核项目单中,保证单位内审/自查工作的全覆盖,推动岗位职责、管理流程的持续完善。

      一般的自我质量审核流程包括制定审核计划、明确审核员、制定审核项目单、开展文件和现场审核、问题整改和评估等,从流程看并不复杂,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针对一个维修单位的完整的审核项目单包括1000多项审核条目,涉及200多个关键流程。在实施过程中,如果审核标准不明确、审核范围不完整、审核员能力不强、针对问题的原因分析不彻底,是很难达到审核效果的。目前维修单位内审工作存在的问题集中反映在以下几方面:1)单位手册持续更新机制不健全,未完全涵盖规章适用要求;2)审核项目单制定不规范/不科学;3)审核员能力水平相对不足,发现问题及后续评估不够具体、深入;4)质量监督手段存在局限性。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推动辖区维修单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完善审核制度,保证内审/自查效果。

      1、建立规范的文文符合评估机制

      单位在开展审核时,应通过审核项目单明确审核范围,确保审核范围涵盖本单位所批准的项目对规章要求的符合性,这就要求单位根据运行所需规章、行业标准等制定完善的管理手册和工作程序,并将适用的管理规范和程序作为各部门、各系统的审核实施依据,为了保证审核项目单的有效性和全覆盖,单位应建立一套文文符合的评估机制,确保维修单位手册及程序能够持续符合最新的规章和政策要求,涵盖单位所申请的许可项目范围及各类人员的工作范围,审核项目单也应根据单位手册的修订及各部门/系统职责范围的变化进行符合性评估来保证其最新有效性。

     

      图1:“文文”持续符合流程

      2、制定标准明确、指导性强的审核项目单

      审核项目单就是审核员的作业指导书,一些单位的审核单存在大而全、实施标准不明确等问题,导致审核员在审核过程中把握不住重点,工作存在主观随意性。在制定审核单时,应保证具体审核项目的可实施性并明确参考和执行标准,要识别出关键流程,保证审核工作围绕系统\部门核心职能开展。

     

      图2:关键流程识别示例

     

      图3:审核项目单示例

      3、重视审核员的能力养成,保证发现问题的质量和问题整改的效果

      胜任工作的审核员是有效完成审核任务的关键因素,一名合格的审核员应掌握审核技巧,具备航空器或部件维修工作经验、熟知公司维修管理体系、了解相关规章、咨询通告和行业标准的具体要求,同时还应具备一定的沟通能力。单位应建立完善的审核员岗位培训大纲,确保审核员的资质、能力满足要求,并通过持续培训和资格评估,保证审核员掌握最新的审核技巧、方法及被审核对象的管理要求。

      针对审核过程中发现的不符合项,审核员应具备深入挖掘的能力,问题的深入挖掘更有利于后续的原因分析及整改。推荐使用REASON模型的分析方法,尽可能的在有限的时间内挖掘到组织、系统层面存在的问题。

     

      图4: “一般问题”转化为“系统问题”示例

      审核员应结合问题的严重性及问题发生频次确定问题等级,并协助被审核部门,追根溯源制定针对性措施。推荐单位采用REASON模型或“5why”分析方法来查找问题的深层次原因,确保问题从系统、组织层面得到解决。审核发现问题还应进行系统评价,以确认是否需要纳入安全管理体系开展风险管理工作。

     

      图5: “5why”分析法查找问题原因示例

      4、科学运用质量监督手段,全面掌握运行态势和安全风险

      除例行质量审核外,单位应针对行业管理要求、安全运行态势、生产运行的较大变化或较大风险,有针对性的安排日常监督检查工作,这类工作的开展兼具灵活性和精准性,能够使单位更全面的掌握运行态势,更有效的识别安全风险。此类监督检查计划制定的基础在于单位安全保证体系应持续发挥作用,通过安全绩效管理、各类运行及安全数据分析来持续监控单位包括各部门的安全运行水平,有效识别薄弱环节,预判风险,从而制定科学的监督检查计划。

      (三)以管理融合为导向,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与安全管理体系相结合、质量审核与部门自查相结合的管理体系

      1、安全管理体系无法独立于质量管理体系,两者应有机结合、相辅相成共同发挥作用,比如,质量审核发现的很多不符合项实际上也是危险源,应纳入安全管理体系予以持续管控;对安全管理体系的审核使用的是质量审核的方法;安全保证过程使用的是质量保证的手段等。单位需要将安全管理体系与质量管理体系紧密结合发挥作用,在认清安全和质量体系职责的同时,在关联流程之间明确接口,在职能部门中进一步明确岗位职责,推进全面的安全质量管理。

      2、质量内审是从公司层面建立的自查体系,为了保证各个部门主体责任的落实,我们也在建议规模较大、维修能力较强的单位充分借助法定自查工具,在各职能部门内部建立自查要求,从而弥补质量内审频次较低,专业性深入不够的缺点。部门自查方式并不一定局限于使用局方规定的法定自查程序,可通过建立交叉检查、工作结果复查、管理人员抽查等更为灵活的手段保证部门各岗位职责的有效落实。为了保证自查效果,单位可以采取推进部门自查人员能力建设,部门自查问题不复计入公司内审问题等鼓励政策,将部门自查与质量内审工作进行有机结合,有效保证单位自查范围的深入、彻底覆盖。

      为了促进维修单位各部门自查工作的有效开展,在开展维修许可审定时,由各职能部门来具体讲述项目准备工作与规章要求的符合性,就像是“讲故事”的方式,具体讲述各岗位工作情况和流程传递情况,介绍通过自查、审核、校对发现的主要问题、原因及整改情况,全面展示部门具体职责落实情况及自查效果,能够帮助各部门进一步完善管理流程,落实部门主体责任。

      结束语:建立有效安全质量体系是民航制度化、规范化、系统化安全管理方法的体现。荀子曰:先其未然为之防,发而止之为之救,行而责之为之戒,防为上,救次之,戒为下。安全质量体系建设正是在“防”上下功夫,通过持续完善流程、管控人员资质,监控生产运行体系,识别各类隐患和危险源,实现安全关口前移,为单位建立安全防护的屏障。通过安全质量体系建设的持续推进,在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同时,也为局方进一步优化监管方式,从“盯人、盯事”的保姆式监管向“盯组织、盯系统”的系统性监管方式的转变奠定了基础。(作者:艾文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