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  |  注册

  • 让行业新闻报道“活起来”需要“看到”“听到”“感受到”

    李芳芳 编 辑:陈虹莹 2021-10-29 15:04:00

      “空管是塔台上指挥飞机的吗?”“空管就是延误时在飞机上听到的‘因为流量控制原因’那个老让飞机延误的部门吧?”“空管?是航空公司吗?”……前几年,当普通旅客被问到什么是空管时,这是最常见的回答。近年来,随着行业媒体的广泛宣传以及多次重要事件的普及,空管逐渐被越来越多的普通旅客知晓,但作为典型的幕后行业,空管行业的新闻依然面临着专业性强,受众面窄,兴趣点不多等问题。因此,如何能通过生动的笔触,让这一幕后行业走到前台,为公众所了解并认可,值得不断研究和探索。

      作为长期负责空管领域报道的专业记者,笔者认为,做好行业新闻报道,让读者爱看极具专业性的行业新闻,需要做到让读者“看到”“听到”“感受到”。本文将结合中国新闻奖各获奖作品与行业新闻代表作《一个指令都不能错》,综合分析行业新闻报道如何“活起来”。

      一、注重场景展示,让读者“看到”

      与一般社会新闻不同的是,很多行业新闻的发生地都在专业场所内部,比如工作现场。对于社会公众而言,此类场所是平时基本难以涉足之处。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一个人如果对一个场景完全没有基本认知,那么,很难对在这一场景工作中的人群建立感情。因此,恰当运用场景描写,能让读者如临其境,迅速建立对整篇文章的熟悉度和感情。

      2017年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作品《别了,白家庄矿》的场景描写非常生动——

      南坑是白家庄矿的主力井口,始建于1953年1月。坑口上方红色的“五角星”“红旗”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至今依然熠熠生辉,记录着时代的荣光。如今,南坑的5层办公大楼已人去楼空。南坑副井入口已用砖和水泥封死,墙面上张贴着告示:“井筒名称:南坑副斜井;关闭时间:2016年10月”。

      这段话直接描述了曾经为山西省乃至全国的经济建设作出重要贡献的白家庄矿,在经济转型中谢幕的场景,让读者瞬间对这个完全陌生的单位产生了不舍之感。

      同样,作为行业新闻报道的第一任务,也要建立读者与新闻发生地的熟悉感,消除读者对行业工作者的陌生感,进而增加认同感。这就需要在行业新闻报道内,根据报道篇幅大小,来进行场景展示。

      正如本文开头所述,很多旅客对空管的认知并不深入,对空管工作的场景自然也不得而知。而且由于安全性等因素,普通公众很难有机会进入管制现场。因此,《一个指令都不能少》从一开始就行了场景展示。其中,开头一句——大雨下了一天,将华北空管局北京区管中心管制大楼前被调侃成“小鸟也要按照指令飞”的雕塑洗刷得锃亮——迅速给读者建立的场景是:下雨、管制场所是一栋楼,前面有个小鸟雕塑,而且用轻松的方式点出了职业特色——指挥空中交通,即使小鸟也要按照指令飞。随后,文章又移步换景,从室外走进室内,用“不分春夏秋冬,没有白天黑夜”的北京区域管制中心管制大厅来进行场景补充描写,告诉大家管制员上班的特点是:24小时、恒温。简单两句话,就让读者对空管单位有个初步的了解。

      当然,考虑到新闻稿的简洁明了特情,场景描写要尽量采用白描手法,抓住主要特点,在寥寥数语内展示主要特点,避免出现面面俱到、喧宾夺主的情况。

      二、运用对话因素,让读者“听到”

      美国著名社论作家、记者杰克·海敦说过,引上几句话能使稿件生动活泼,就能使稿件“动起来”。新闻报道可以理解为关于什么人做了什么重要事情或讲了什么重要意见的记录。因此,新闻不仅应该记述人的活动,也应该记录人的言语。其中,直接使用新闻中人物的语言的部分就是直接引语。直接引语是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门,不仅能起到让稿件活泼生动的作用,而且能让读者建立起一种与新闻事件当事人当面沟通的感觉,如闻其声,增加作品的影响力。

      比如下面这个情节——

      “管制员的话是按字算的。”石宇说。普通人一生中会说无数句话,说错一点,听错一点,问题不大,但管制员不一样,稍有差错,就是天壤之差,比如“3900”和“3600”两个高度,比如“8197”和“8179”两个航班号……“说话时每个字都要对,听话时每个字都不能错” 。在这段文章中出现的两个直接引语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就是向读者说明了管制指令的严谨性——一个字都不能错。而且,这名管制员的话也非常有艺术性,“都要对”和“不能错”读起来也非常流利。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应该说,真正的艺术在民间,真正的鲜活在一线。由于日复一日的接触同一类工作,所以行业新闻的当事人往往对其工作有着非常深刻又形式活泼的解读和认识。比如,文章中另外一名管制员谈及对时间的理解是“一般大家都会说,一个小时后如何,十分钟后怎样,但是在管制岗位上,时间按秒算。”

      这些鲜活的语言,能让读者在读的时候感觉是当面听到了管制员这么说,而不是经过记者转述。如此一来,不仅保留了原汁原味的鲜活,让专业问题变得更加容易理解,而且还拉近了读者与行业的心里距离。

      优秀的新闻报道往往都十分注重对直接引语的使用。

      比如荣获2017年中国新闻奖的人民日报2016年12月25日的头版头条《老郭脱贫记》多次使用直接引语——

      贫困户吃低保,别人争得面红耳赤,老郭却总想让出去:“脱贫靠劳动,不能躺在‘政策温床’上!”

      老郭的老伴儿着急了:“万一出不来苗,地黄收不着,麦子也毁了。”

      “村支书一心为咱,能把你带到沟里?”老郭坚持己见,并辞去公益岗,专心种药。

      言为心声,老郭的这些话,充分反映了他的性格特征,让这个人物跃然纸上。因此,笔者认为,在行业新闻报道中,如果新闻当事人讲了一些非同一般的话,发表了一些重要的言论,讲了一些生动、幽默、寓意深邃、令人回味的话,此时就尽量用直接引语,让读者能“听到”新闻当事人的声音。

      当然,在新闻报道中要注意的是,不可为了生动而生搬硬造,直接引语引述的文字必须准确无误,不可违背原意,不能无中生有,也不能断章取义。

      三、再现现场动作,让读者“感受到”

      为了让行业新闻报道更有活力,我们都知道,在行文过程中要尽量用简短有力的动词。在此基础上,动作描写应该是动词使用的进阶表现。凝练、精准的动作描写让新闻报道句句传神,富有动感和活力,能让读者更深刻地感受到工作现场的气氛,以及文章所要展示的主题。笔者认为,应进一步加强对新闻当事人的动作描写,让读者能感同身受。

      2016年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女环卫工6年拽回5名轻生者》一文中,有这样一段描写——

      正在50米外清扫的涂晓珍,察觉到张华的异常。她丢下扫把,冲了上去,一把抱住张华的腰往回拽:“您家有么事想不通的撒,要走这条路?”“没活路了!老公嫌我吃闲饭,想找工作也找不到!”张华说。“你愿意做环卫工吗?”涂晓珍问。

      这段动作细节一气呵成,现场还原感强,通过“丢、冲、抱、拽”等一连串动词将涂晓珍这个人物的动作描写一气呵成,让读者对涂晓珍当时的担心和迅速反应感同身受。

      因此,在《一个指令都不能少》一文中,在描述管制员发指令时,特意对手部动作进行了详细描述——先把鼠标移到雷达标牌上,点出要发的高度选项,然后发出指令。当机组复诵正确后,他点击鼠标把高度选项由白色点击成绿色。

      正是这一系列看起来琐碎、平淡,甚至没什么技术含量的动作,生动、详细地诠释了一线管制员在工作时的好作风和好西瓜,并且有力地说明了此段表达的主题:好习惯让你再累也不会犯错。

      四、结语

      当然,要做到让行业新闻报道“活起来”,除了具备写作时的技巧外,记者还必须要做到“多想、多问、多看”。

      在采访之前,记者要多想,进行充分的思想准备和材料准备,确保自己作为行业新闻的专业记者要对所采访的领域具备完全深入的了解。由于行业新闻的专业性极强,如果准备不到位,就可能在面对专业人士时问出不专业的问题,始终挖掘不到最核心、最重要的内容。因此,在采访前尽量做到对人物、事件的现状、历史以及发展脉络,有尽可能全面的了解和把握。

      在采访中,记者要多问、多看,深入挖掘,深入现场。很多采访对象面对媒体的经验较少,而且言辞并不丰富。在此情况下,作为记者必须一边深究细节,一边全面观察采访现场,通过多看、多问,获取能支撑后续行文的全部细节素材。

      为行业与社会公众搭建深入了解的桥梁,让行业的发展成绩和持续努力被更多社会公众了解,从而为行业发展营造更积极的氛围,是行业媒体义不容辞的责任。让我们始终坚守理想,着力提升,写出更鲜活、更生动、更受欢迎的行业好新闻。(作者:李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