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  |  注册

  • 中非航空客运市场分析

    熊抒志 编 辑:陈虹莹 2021-10-31 14:17:00

      摘要:一直以来,我国十分重视与非洲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在共商、共建、共享的核心要义内,中非“一带一路”合作不断走深走实,46个非洲国家和非盟委员会同中方签署了合作协议,随着中非间经贸、技术、人才、文化等方面往来日益频繁,航空市场的发展趋势将持续向好。本文将围绕中国与非洲间的航空客运市场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提出思考建议。

      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仍在持续,但随着全球疫苗接种工作的稳步推进以及疫情防控措施的逐渐完善,航空市场得以稳步恢复。根据国际航协IATA四月旅客市场分析报告数据[1],全球客运航空运输业中,国内市场的客公里收入恢复至疫情前同期的75%,国际市场仍处于疫情前13%的水平。随着世界经济复苏和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数减少,人们对航空出行的需求将逐渐加强。中非航空客运市场在2020年受到较大冲击,旅客吞吐量同比2019年下降88.7%。中国已经连续十年成为非洲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和非洲地区拥有近27亿的人口规模,但中非航空客运市场规模较小,2019年旅客吞吐量仅占到中国国际旅客总吞吐量的2%。

      一、中非航空市场发展现状

      (一)非洲航空客运生产量情况

      根据国际航协IATA数据,非洲2020年全年旅客吞吐量

      9863万人次,同比2019年下降约67.6%。是全球主要客运市场受疫情影响最小的地区之一。2015至2019年,该地区旅客吞吐量年均复合增长率5.3%,略高于全球平均增速5.2%。(2016-2020年非洲旅客吞吐量情况见图1-1)

     

      非洲地区区内共有民用运输机场407座,较2019年减少4座,平均7.4万平万公里一座,密度约为中国的二分之一(2020年中国运输机场数量达到241座)。年旅客吞吐量大于1万人次的机场共有229座,较2019年减少70座。按照旅客吞吐量排名,2020年旅客吞吐量第一的国家为埃及,第二至十名国家见表1-1。从表中可见,航空市场较为活跃的国家大部分位于东非和北非,这与地区经济活动存在一定联系,根据非洲开发银行2019年数据,东非、北非GDP增速分别为5.2%和3.7%,是经济发展最快的两个区域。

      表1-1 2020年非洲前十大航空市场国

    排名

    国家

    旅客吞吐量(万人次)

    所属区域

    1

    埃及

    922.7

    北非

    2

    南非

    738.3

    南非

    3

    摩洛哥

    622.5

    北非

    4

    尼日尼亚

    294.0

    西非

    5

    阿尔及尼亚

    242.7

    北非

    6

    肯尼亚

    237.8

    东非

    7

    突尼斯

    233.0

    北非

    8

    埃塞俄比亚

    192.3

    东非

    9

    坦桑尼亚

    158.5

    东非

    10

    苏丹

    119.1

    东非

      非洲国家人口约为12.85亿,人均年乘机次数不到0.1次,低于中国平均水平0.3次。2020年非洲洲际旅客总量3063.8万人次,同比减少69%。其主要洲际航空往返OD市场国有法国、沙特阿拉伯、德国、阿联酋、英国、美国、意大利、西班牙、土耳其和比利时等。其原因可能为历史殖民地宗主国关联以及泛阿拉伯区域的宗教交流。非洲与中国间2020年旅客吞吐量28.67万人次,在非洲航空客源、目的地市场排名第21位,与2019年同比排名下降10位,受疫情影响较大。

      (二)中非航空市场生产运输情况

      1.旅客吞吐量

      近年来,中国与非洲国家的经贸往来增多,2016-2020年,中国与非洲间航空市场整体规模也呈上涨趋势,但增速逐渐变缓,由2016年的12.3%降至2019年的3.1%。受疫情影响,2020年中国与非洲各国间旅客吞吐量为28.67万人次,较2019年旅客吞吐量锐减225.35万人次,同比下降88.7%。(详见图1-2)

     

      OD和经停旅客量,2016-2020间,中国与非洲航空客运市场的航线结构上,经停航线所贡献的旅客吞吐量平均占到市场总量的78.4%。2020年OD旅客吞吐量为10.3万人次,经停旅客吞吐量18.3万人次。2019年OD旅客量为46.7万人次,经停旅客吞吐量207.3万人次,直飞通航点中国7个,非洲9个。埃及是中非市场OD旅客份额最大的国家,2019年达到19.8万人次,占非洲双向OD旅客总量的42.4%,中国境内通航点广州、北京首都、上海浦东三场的双向OD旅客吞吐量40万人次,合计约占国内85.6%的市场份额。2016-2020年OD和经停旅客吞吐量情况见图1-3。埃塞俄比亚是往返于中非两地间航班最重要的经停点,仅首都亚的斯亚贝巴,2019年服务经停旅客63万人次,占经停航线总旅客吞吐量的30.4%。

     

      中国前往非洲或非洲到中国的旅客,大部分选择经停航班。通过分析五年间直飞和经停航班票价水平(见图1-4),可以看到直飞航班的票价,除2020年疫情造成各国防控措施差异,导致经停点机场可能关闭提供服务,其余时间段均低于经停航班,由此得出票价不是影响经停航班受青睐度高的原因,故经停旅客占多数的主因可能为中非之间的直飞航班较少,运力较弱。同时通航点不够全面,2019年中国与非洲旅客吞吐量前三十的航线(直飞11条,经停19条)中,非洲的卢本巴希(刚果金),金沙萨(刚果金)、恩德培(乌干达)、恩贾梅纳(乍得)、喀土穆(苏丹)是直飞航线未能覆盖的航点。2019年经停(一次)航线上,除亚的斯亚贝巴,中东地区的迪拜、多哈、伊斯坦布尔、阿布扎比因位于亚非欧三大洲汇合点,具有区位优势,成为了主要的经停点,所属航线共贡献旅客吞吐量80万人次,占中非航空市场的总量的31%。中国香港也为一重要经停点,贡献旅客吞吐量9万人次。

     

      主要往来国方面。2020年中国与非洲各国间旅客吞吐量为28.67万人次,埃及是与中国航空市场联系最密切的国家,旅客市场份额长期维持在15%以上,2019年中埃间旅客吞吐量为38万人次,其他前十客源地、目的地国中,位于东非的有4个,北非的有3个,中部、南部、西部非洲各一个。前十大主要目的地和客源地国为埃及(北非)、南非(南非)、尼日尼亚(西非)、埃塞俄比亚(东非)、肯尼亚(东非)、阿尔及利亚(北非)、摩洛哥(北非)、坦桑尼亚(东非)、刚果金(中非)、毛里求斯(东非)。吞吐量情况见表1-2。

      表1-2 2020、2019年中非间旅客吞吐量前十的非洲国家

    2020年

    2019年

    国家

    旅客吞吐量(人次)

    份额

    国家

    旅客吞吐量(人次)

    份额

    埃及

    48368

    16.9%

    埃及

    380353

    15.0%

    南非

    32357

    11.3%

    南非

    259215

    10.2%

    埃塞尔比亚

    27062

    9.4%

    尼日尼亚

    164619

    6.5%

    肯尼亚

    19972

    7.0%

    埃塞俄比亚

    155024

    6.1%

    尼日尼亚

    19346

    6.7%

    肯尼亚

    152852

    6.0%

    阿尔及利亚

    12960

    4.5%

    阿尔及利亚

    138733

    5.5%

    刚果金

    12140

    4.2%

    摩洛哥

    134208

    5.3%

    摩洛哥

    10614

    3.7%

    坦桑尼亚

    86246

    3.4%

    坦桑尼亚

    9370

    3.3%

    刚果金

    84138

    3.3%

    加纳

    8412

    2.9%

    毛里求斯

    78994

    3.1%

    其他

    86141

    30.0%

    其他

    905812

    35.7%

      主要往来机场方面。2019年中非航空客运市场上,埃及的开罗和中国的广州是旅客吞吐量最高的两个机场。市场分布上,通过表1-3可以发现,中方的机场运量相对集中,非洲方面机场较为分散。北京首都、上海浦东和广州白云机场是与非洲市场联系最为紧密的机场,市场份额占到85%以上,开罗机场则是与中国市场最紧密的机场,且较第二名的约翰内斯堡机场优势明显,但份额也仅占14%左右。

      表1-3 2019年中非航空市场上双方主要机场情况

    非方机场

    中方机场

    机场

    旅客(人次)

    份额

    机场

    旅客(人次)

    份额

    开罗

    363945

    14.3%

    广州

    919359

    36.2%

    约翰内斯堡

    193539

    7.6%

    北京首都

    684763

    27.0%

    亚的斯亚贝巴

    151942

    6.0%

    上海浦东

    558725

    22.0%

    内罗毕

    149151

    5.9%

    成都双流

    133906

    5.3%

    阿尔及尔

    120279

    4.7%

    杭州

    38684

    1.5%

    卡萨布兰卡

    117157

    4.6%

    福州

    31211

    1.2%

    拉各斯

    108417

    4.3%

    深圳

    19857

    0.8%

    路易港

    78990

    3.1%

    武汉

    13837

    0.5%

    科托卡

    73533

    2.9%

    南京

    13439

    0.5%

    尼雷尔

    70346

    2.8%

    长沙

    12670

    0.5%

    其他

    1112895

    43.8%

    其他

    113743

    4.5%

      2.运力与中转市场

      根据OAG计划数据,2020年中国与非洲间计划执行航班1931架次,可供座位数57.7万个。共有十六家航空公司参与运营,前十的航空公司中,国内航司占到3家(国航、南航、川航),非洲航司占7家。2019年,中非间航班计划执行6678架次,可供座位数205.3万个,共有十家航空公司参与运营,提供运力最多的航司为埃塞俄比亚航空,座位运力94.4万个,占到市场份额的46.0%。国内的中国国际航空、四川航空和南方航空参与中非间航线运营,共提供座位运力36.3万个,占比18.0%。从图1-5可以看出,中非航线上,非洲航企提供的座位运力相较于中国航企有显著优势,处于支配地位。不过2019年,中方航企投入座位运力同比增幅较大,增速约131%,市场份额也占到了17.7%。2020年,非洲航企座位运力锐减,而中国航企维持在2018年水平。

    文本框: 单位:个 

      中非前十大热门航线为广州—开罗、北京首都—开罗、上海浦东—开罗、广州—亚的斯亚贝巴、广州—拉各斯、北京首都—阿尔及尔、广州—内罗毕、上海浦东—路易港、北京首都—约翰内斯堡、上海浦东—卡萨布兰卡。(航线旅客吞吐量市场份额情况见图1-6)北上广依旧是前往非洲的主要出发地和来自非洲入境的主要目的地,份额最高的广州-开罗航线占到市场总额的6%,同时该航线所贡献的旅客吞吐量也占到广州与非洲间总量(2019年为91.9万人次人次)的16%。

     

      中转市场方面,将中国和非洲分别作为中转点进行分析。中

      国方面,2020年以中国作为中转点往返非洲的旅客吞吐量不到1000人次。2019年旅客吞吐量1万人次,主要客源、目的地有日本、韩国和澳大利亚等东北亚、大洋洲地区国家。非洲方面,2020年以非洲作为中转点往返中国的旅客吞吐量1.1万人次。2019年旅客吞吐量为7.3万人次,主要客源、目的地有巴西、土耳其、法国等南美洲、欧洲国家。中国大陆不是亚洲或大洋洲国家中转至非洲的主要中转地。2019年,经香港中转至非洲的旅客吞吐量达到19.6万人次,经新加坡12.5万人次,分别为中国大陆的2.7和1.7倍。

      二、中国航企在非洲市场的机会分析

      (一)外交与国家政治层面

      中国和非洲的友好关系由来已久,1956年埃及成为第一个

      与新中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非洲国家,随后几十年又陆续与52个非洲国家建交。2000年,中国与非洲国家在南南合作[2]范畴内成立中非合作论坛,宗旨是等互利、平等磋商、增进了解、扩大共识、加强友谊、促进合作。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合作倡议致力于支持非洲国家加强铁路、公路、机场、港口等基础设施以及经贸合作区建设。埃及苏伊士合作区、埃塞俄比亚东方工业园区等一批批中国投资的工业园区纷纷建成,为东道国的经济转型做出巨大贡献。[3]2018年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通过的北京宣言和北京行动计划中强调:“中方支持非洲单一航空运输市场建设。支持双方空运企业建立更多中非航线。中方鼓励和支持有实力的中国企业投资非洲机场和航空公司”。非洲国家间的航空输运壁垒正在不断消除,市场自由度得到提高。中国开拓非洲航空市场得到国家政府支持。

          在中国与非洲共同远景下,高层间的良好互动,以及通过帮助非洲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获取的社会信任,将为双方更深入的合作提供基础。

      (二)经济社会发展层面

      非洲地区经济发展趋势缓慢向好,2019年经济增速为4%,高于全球平均水平2.3%。同时,根据商务部统计数据,2015-2019年4年间,中非贸易额增长39.9%,年均复合增速为8.7%,高于非洲地区GDP平均增速。中国也连续十年成为非洲最大的贸易伙伴。2019年与中国进出口额排名前十位的非洲国家分别是南非、安哥拉、尼日利亚、埃及、阿尔及利亚、加纳、利比亚、刚果金、刚果布和肯尼亚。十国与中国的进出口贸易额合计约达1416.15亿美元,占2019年中国与非洲国家进出口贸易总额的68.47%。中非合作论坛成立21年来,中非贸易额和中国对非投资存量分别增长了20倍和100倍。中国为非 洲修建了超过6000公里的公路、近20个港口、6000公里的铁路、80多个大型电力设施,援建了133个医疗设施、40余个体育馆和170所学校,向非洲48国派遣医疗队队员21000人次,诊治非洲患者约2.2亿人次。

      非洲国家持续向好的经济发展势头以及中国在该地区经济影响力的提升,为中非间航空客运市场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中国航企在非洲发展建议

      (一)放大区位优势,打造中转枢纽

      广州是面向非洲地区的门户机场,但由于距离香港近,在打造至非洲地区的航空枢纽上实力较香港差距大,被虹吸了大量中转旅客。同时,从上面的数据分析中可以看到,中国大陆没能成为亚洲、大洋洲旅客前往非洲的最大中转、经停市场。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已成为国家重大区域战略,发展势头强劲。今年3月,国家发布《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并列为“4”极。成渝地区世界级机场群因其区位特点以及同时具备公路、铁路、水路枢纽的全方位、一体化支撑,有潜力打造成为辐射日韩、北美、远东地区至非洲地区的航空客运的中转市场。

      建议利用成都天府机场投用的契机,在航权、时刻上予以适当政策倾斜,激励有执飞中非航线丰富经验的航空公司,如成渝地区本土航空公司四川航空,新开或加密至非洲地区客货运航线,将天府机场打造为面向非洲地区的国内西部地区客运中转枢纽,未来将重庆新机场打造为面向非洲地区的国际货运枢纽,强化中国大陆机场面向非洲地区的中转服务能力。

      (二)服务中非战略,辐射更广区域

      随着中国在非洲的政治、经济、科技等方面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非洲国家或地区享受到中非深化合作的红利。近年来中国企业承建了非洲多国机场和航站楼,中方向十多个非洲国家出口自行研制生产的民用飞机,与非洲国家合资成立航空公司,中非航空合作正稳步推进。拓宽中非航空市场的辐射范围,将更好地造福非洲地区的人民,也能更坚定服务中国的国家战略。当前,中非间的航空市场主要集中在北非和东非等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而西非、中非区域与中国的民航联系较少,存在我国航企覆盖不到的“盲点”区域。随着“一带一路”国家级顶层合作倡议在非洲广受欢迎,与中国建立航空联系的地区也将变多,提前规划布局在非洲的航线网络将有助于推进中非合作迈上又一新高度。

      建议中非航企,特别是中国航企进一步增强在非洲航空客运市场的运力投放,提高市场份额。积极开通新航线,加密已有航线,提高网络的宽度和厚度,近期可多关注乌干达、苏丹、乍得等经停旅客量较大,有潜在需求的航空市场。充分利用第三、第四航权,同时加强与非洲航企的合作,通过多种形式,辐射非洲更多区域,积极争取第五航权,以非洲为跳板,挖掘拉丁美洲航空客运市场。(作者:熊抒志)

      参考文献

      【1】王明月、杨阳.新时代的中非发展问题研究【J】.公关世界.2021(08):90-91

      【2】占芬.非洲单一航空运输市场:自由化的福音及前景【J】.中国民用航空.2019.6(Vol.299)

      【3】2020年民航行业发展统计公报【Z】

      【4】关于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北京宣言【Z】.中非合作论坛

     

     

      

      [1] IATA Air Passenger Market Analysis April 2021(09.06.21)

      https://www.iata.org/en/iata-repository/publications/economic-reports/air-passenger-monthly-analysis---april-2021/

      [2] 南南合作:即发展中国家间的经济技术合作,是促进发展的国际多边合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3] 引用自新闻《非洲是国际合作大舞台,不是大国博弈竞技场》,来源(中非合作论坛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