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  |  注册

  • 以数据信息为驱动推动民航安全监管向事前预防转型

    朱诺 刘凡磊 编 辑:张薇 2023-02-10 14:22:00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作出了“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战略部署,为民航安全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2023年全国民航工作报告和安全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对安全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推动民航安全监管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提高安全监管及时性、有效性,带动行业安全管理效能系统性、整体性提升。从系统论和信息论的角度看,民航安全监管的过程,就是政府监管部门持续获取、分析和利用安全信息和数据的过程。要落实好全国民航工作会和安全工作会关于民航安全监管模式转型的战略任务,就必须要坚持好、运用好新一届民航局党组在抓安全生产过程中注重摸清底数、注重解剖“麻雀”、注重分析评估、注重综合施策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充分释放和发挥数据信息在行业安全监管中的作用和价值,通过构建基于数据驱动的系统安全监管模式,增强政府监管部门获取、分析和利用安全信息和数据的能力,提升民航安全监管工作的预见性、精准性,推动安全生产关口前移、防线前置,切实提高民航安全管理水平。在落实好全国民航工作会和安全工作会战略部署,推动安全监管向事前预防转型的过程中,要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全面深化对系统安全监管的理解认识。系统安全监管是以数据为驱动、以风险管理为核心,对安全运行主体、安全运行组织、安全运行过程和安全运行结果实施监督管理。过去我们对风险防控反复强调,但对风险防控的基础是数据驱动理解还需进一步加深。近年来,行业上下围绕系统安全监管开展了大量探索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安全数据信息获取仍需进一步加强,安全数据信息分析还需不断深入系统,数据资源的利用率尚需持续提高。随着我国民航运输规模的不断增大、运行范围不断延伸、新的运行方式不断产生,运行复杂性大为增加,对行业安全监管提出了严峻挑战,这迫切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运用改革思维,按照系统监管的要求提升整个安全监管体系获取、分析和利用数据信息的能力,深入挖掘蕴含在数据资源中有价值的信息,更加精准地发现隐蔽在行业深层次的隐患风险,实现安全监管从由事件驱动向由数据驱动转型,切实提升系统监管效能,把“两个绝对安全”落到实处。
     

     

     

    二是积极拓展获取安全信息和数据的手段能力。有效获取安全数据信息是实施基于数据驱动的安全监管的基础和前提。目前政府监管部门获取安全数据信息的途径可概括为现场获取和非现场获取两种类型。其中,现场获取主要通过一线安全监察员日常行政检查执法活动来实现,特点是获取的数据信息比较直观、颗粒度较大、离散度高,数据信息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对监察员的个人素质、能力、经验等要求比较高,获取数据信息的总量样本偏小;非现场获取主要通过各类信息系统来实现,特点是获取的数据信息量大、颗粒度较小、连续性高、客观性强,获取数据信息的总量几乎不受限,但对配套的数据分析处理能力要求较高。提升政府监管部门获取安全数据信息的手段能力,必须更加重视利用非现场监管方式获取数据信息。要加强对行业各类数据信息系统的建设,要能够深入企业运行管理系统,按照监管需要自动抓取相关数据;要增强企业对报送安全数据信息的责任意识,及时准确地上报各类安全数据信息,确保行业监管部门能够全面掌握行业安全运行状况。
     

     

     

    三是着力加强对安全信息和数据的系统整合。安全信息和数据的整合共享是推动实施数据驱动安全监管模式的重中之重。近两年,围绕推进民航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民航局层面的各类政务信息系统由44个减少到28个,同时基于数据中台理念,建成了民航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民航统一身份认证等系统,基本打破了不同业务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的壁垒,但由于目前行业仍缺乏一整套上下贯通、左右互联的安全数据信息互联互通、共享共用的标准体系和平台机制,导致各类安全数据信息流动不充分,“数据孤岛”现象仍然存在。行业监管部门要建立健全民航数据资源管理机制,完善行业数据治理标准规范体系,明确安全数据信息管理责任,建立安全数据信息基础数据库,编制安全数据信息目录,制定安全数据信息分类分级标准,实现数据资源清单化管理。要深入推进民航系统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建立统一的公共数据平台,全面打通民航系统各级、各类、各区域安全监管业务系统,实现各类安全监管数据信息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汇聚融合、集约共享。
     

     

     

    四是全面强化对安全信息和数据的开发利用。对安全信息和数据的开发利用能力和水平,是决定数据驱动安全监管效能高低的关键因素。从数据信息的绝对数量来看,目前行业各级监管部门积累了大量的安全数据信息,但由于分析加工、综合运用不够,数据信息价值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从数据信息处理的角度看,利用好行业安全数据首先要将分散在各类监管系统中的非结构化数据转变为统一格式的结构化数据,深入分析挖掘相关数据信息与安全管理之间的底层逻辑关系,建立一整套的安全数据信息分析理论、方法、模型、工具,通过组合、对比分析多源数据,不断开发监管数据融合产品,充分发挥数据在民航安全运行态势分析和预判、重大隐患识别等安全监管领域中的作用。在对安全数据信息进行整合开发后,将更加有利于行业监管部门构建形成非现场监管、日常现场检查与综合性安全审计有机结合的安全监管体系。其中,非现场监管重在给监管对象“画像”,依托获取的数据,借助数据分析模型、风险状况进行分析评估,为现场检查提供线索建议;日常现场检查重在给监管对象“查体”,一线监察员根据非现场监管提供的信息,“带着问题进现场”,开展针对性的安全检查;综合性安全审计重在“会诊”,给监管对象“全面体检”,结合非现场监管和日常现场检查的数据信息,由多个专业、更高层级的监察人员“组团进驻”,从组织、系统等层面对监管对象开展全方位、深层次的检查评估。
     

     

     

    五是切实增强对系统安全监管的综合支撑保障能力。系统安全监管不仅涉及监管理念的调整,更是需要政策法规、组织结构、职能职责、方法手段、资源配置、人员素质等安全监管全链条、各层面的要素优化调整。要加快构建完善与系统安全监管相适应的政策法规体系,健全行业安全数据治理法规制度,为安全数据信息的获取、分析、利用提供法制保障。调整优化政府监管组织机构设置,设立专门的安全监管数据信息管理职能部门,统筹负责行业安全监管数据信息的收集、分析、利用以及全局性数据信息系统的规划建设以及运营管理等。优化监管职能职责,实施行政处罚查处分离制度,基层监管部门主要负责日常现场检查、安全事件调查等数据信息收集工作,由上级监管部门实施追责处罚。加大资金投入,为系统安全监管提供有力的技术装备保障。构建民航特色的数字素养和技能培育体系,提升监管干部队伍数字思维、数字技能和数字素养,着力培养一批既善于开展现场监察、能够有效识别防范风险隐患,又善于分析挖掘数据信息底层逻辑、提炼总结安全规律的复合型监察员队伍。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只要把提升政府监管部门获取、分析和利用安全数据信息的能力作为推动民航安全治理向事前预防转型的重要抓手和主攻方向,紧抓不放、协同推进,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民航安全监管工作效能将显著增强,行业本质安全水平必将迈上新的台阶。(作者单位:民航局综合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