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  |  注册

  • 围绕高质量发展原则 提升新疆机场航班正常和服务工作层次和水平

    张军 编 辑:王亚玲 2019-05-30 15:51:00

      “民航局高度重视航班正常和服务工作,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理念,推动落实“真情服务”工作要求,坚持统筹谋划、分步实施,近年来每年召开专题工作会议,研究部署专项行动,民航航班正常率和服务质量实现了根本性、系统性转变,取得了显著成效。”

      4月23日~24日,2019年民航航班正常和服务质量工作会议在乌鲁木齐召开。民航局副局长李健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总结了以往的成绩和经验,深入分析了当前面临的形势,确定了今年民航航班正常和服务质量工作的总体目标,研究部署了下阶段的工作任务。

     

      民航局高度重视航班正常和服务工作,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理念,推动落实“真情服务”工作要求,坚持统筹谋划、分步实施,近年来每年召开专题工作会议,研究部署专项行动,民航航班正常率和服务质量实现了根本性、系统性转变,取得了显著成效。笔者认为,对机场而言,航班正常率和服务质量是高质量发展的综合体现,是机场运营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是衡量机场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必须进一步抓好抓实、持续提升。实现今年的航班正常和服务工作目标,关键是要聚焦高质量发展要求,将民航局工作部署和李健副局长讲话精神分解落实到具体工作中,持续提高新疆机场运行保障能力,努力提升人民对民航服务的满意度,让广大旅客切实体验到民航业发展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

      增强“定力”,建立航班正常和服务工作的长效机制

      60多年前,周恩来总理对我国民航工作作出了“保证安全第一,改善服务工作,争取飞行正常”的重要批示。这一重要批示作为民航工作总的指导方针,充分体现了航班正常和服务工作水平是一个长期持续提高的过程,需要我们保持定力,常抓不懈。一要加强真情服务和企业文化引领。做好服务工作,资源是“硬件”,文化是“软件”,要持续推动以航班正常为核心的民航服务文化建设,不断充实和完善具有新疆机场特色的服务文化。2019年,新疆各机场将持续开展服务质量创新活动,加强当代民航精神和服务先进典型的宣传推广,根植“旅客和客户的需求就是我们的服务目标”理念;以多种形式营造学习英雄机组、英雄模范的先进事迹和弘扬工匠精神的浓厚氛围;持续引导广大干部职工践行真情服务,扎扎实实完善服务功能;围绕文化主题,结合端午、中秋、国庆等节庆活动,全方位、多平台实施线上、线下服务文化推广,通过特色表演、特色文化元素展示等互动方式,动员候机楼商家和驻场单位积极参与,营造特色服务文化氛围;乌鲁木齐国际机场每月推出“映像空港”文艺演出,鼓励各支线机场设立专门的“文化艺术区域”展示各类地域文化乐器等工艺品,打造机场特色名片,优化旅客体验。二要强化服务工作法制化建设。持续加强《民航服务质量管理规定》宣传贯彻学习,全面对标《规定》各项要求,加大人员培训力度;对标民航政策、规章、标准,组织编印《新疆机场集团服务质量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细化服务管理手册和员工业务操作手册,全面推进手册实施,确保各项服务工作规范化、精细化、标准化;制定《新疆机场集团服务质量管理系统管理使用办法》,充分发挥系统平台作用,提高服务质量管理工作水平。三要持续推进服务品牌建设。制定统一评定标准,开展“星级机场”和“星级班组”创建活动,积极参与争创国内外及新疆地区服务知名奖项和品牌;大力宣传推广民航局消费者事务中心“12326”服务质量监督电话;升级“96556”新疆机场服务质量监督电话相关功能和管理制度,把“96556”建成新疆机场综合服务品牌,广泛宣传、普遍推广。四要持之以恒加强“三基”建设。结合服务保障实际,建立健全“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的“三基”建设实施方案,明确工作措施、具体步骤、考评要求;加强团队协作、按章操作、技能培训、日常管理、业绩考核、风险防控、经验推广、提质创新,注重平时养成与勤学苦练,努力在平凡的岗位做出不平凡的成绩。

      增强“实力”,打牢航班正常和服务工作的资源基础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做好航班正常和服务工作,资源能力是重要基础。作为机场运营管理者,我们要不断改善地面保障资源配置,配齐机场各种保障设施设备和地面保障人员,努力让资源保障能力与航空运输需求增长相匹配。一是增强空管保障能力。持续推广ADS-B、HUD、PBN等航行新技术在新疆机场特别是中小机场的应用,不断提升管制运行效率,提高气象预报精准度,加快提高冬春季雾雪、夏秋季风沙等复杂天气下的运行保障能力和管制指挥效率。二是提高地面保障资源配置能力。持续完善机场跑滑系统,优化地面保障流程和机位安排等,提高航班靠桥率,推广“预登机”模式。大力提升各支线机场(尤其是中小机场)中途备降的快速响应和保障能力。三是完善机场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源配置。实施喀纳斯机场冬季运行改造工程;研究喀什、库尔勒、和田机场新建第二跑道及克拉玛依机场改扩建项目;补充紧缺人才,加强专业培训,落实提升中小机场综合保障能力54条措施。四是推进支线机场差异化管理。固化“双机场”“三机场”安全管理及运行保障模式,推进库尔勒机场空管实验室和远程塔台项目建设,实现库尔勒、且末、若羌三机场集中指挥,同时与航空公司、油料公司等驻场单位建立AOC体系;强化军民航协同运行,充分发挥协调机制作用,促进军民航深度融合发展。

      增强“动力”,加大航班正常和服务工作的科技支撑

      改革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要进一步加大新技术应用,深挖内部潜力,切实提升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一是促进民航“无纸化”服务提质升级。简化乌鲁木齐机场“无纸化”乘机办理渠道及乘机流程,加强设备升级改造,杜绝远机位登机仍使用纸质凭条等问题;加强5个“百万级”支线机场“无纸化”建设,持续优化支线机场“无纸化”办理渠道及流程,使疆内19个支线机场均实现“无纸化”出行功能;在乌鲁木齐机场开展国际和港澳台航班“无纸化”通关试点工作。要充分运用多种媒介,加大“无纸化”便捷乘机的宣传力度。将“无纸化”服务提质升级工作纳入服务质量评估。二是大力推进自助式服务。加大各机场自助值机、自助行李托运、人脸识别等设备投入,同时加强对自助服务流程的宣传和引导,不断优化旅客出行体验。改造乌鲁木齐机场行李传输及值机系统,购置自助行李托运系统、自助安检设备及自助登机设备;在伊宁机场开展“全自助值机、行李全自助托运”服务模式试点,投入更多自助行李托运设备,至年底前使自助值机、自助托运旅客占比达到70%以上。三是不断探索智慧安检新模式。持续推进乌鲁木齐机场“旅客差异化安检”“诚信安检”试点工作,完善旅客乘机诚信安检数据收集工作;推广无接触式安保,打造以自助证件查验设备、自助人包精准绑定设备、自动回筐线等设备组成的旅客无接触式安检一体化示范通道。深入研究旅客大数据研判方式方法,提升晚到旅客引导效率;创新传统手提行李判图模式。四是推进行李全流程跟踪系统建设。全力配合航空公司开展行李全程跟踪试点工作,完善行李查询系统,实现旅客对行李的全流程跟踪;组织调研RFID行李全程跟踪技术,年底前完成调研报告;完善行李提取可视化服务功能,在阿克苏机场开展“阳光行李”规范化试点;乌鲁木齐国际机场分公司阳光行李项目实施后,进一步总结提炼经验,制定枢纽机场“阳光行李”运输保障服务规范,切实提升行李运输服务品质。

      增强“合力”,提升航班正常和服务工作的协同水平

      机场是民航航班正常和服务工作链条上的重要环节,民航服务品质的提升需要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一是加快推进机坪管制移交。10月底前完成乌鲁木齐机场移交工作,实现航班推出开车、地面滑行、滑跑起飞的高效衔接。二是强化信息共享。全面提高驻乌鲁木齐机场各单位间的信息共享和资源共享程度,逐步实现与中国民航运行数据共享与服务平台的直接对接;10月底前完成乌鲁木齐机场ACDM二期建设。三是强化运管委职能。乌鲁木齐国际机场加强以运管委为核心的统筹运行管理,完善工作制度和工作机制,真正发挥高效协同联动作用;以冬季保障能力为重点,统筹空地资源,完善特殊情况下运行总量、飞行计划动态调整机制,提升信息共享和协同联动能力。四是强化地面保障协同配合。在签订相关地面服务代理协议时,进一步明确地面服务各保障环节的职责和标准,加强与航空公司的协调配合,实现空中服务与地面服务协同提升。

      2019年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已经确定,新疆机场集团将以落实2019年民航航班正常和服务工作会议精神为主线,努力提升协同运行效率,不断完善机场保障功能,推动机场航班正常率不断提高,推进机场服务从标准化向智能化、个性化迈进,奠定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以实际工作成效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作者系新疆机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