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  |  注册

  • 找准切入点 研究解决新疆机场当前面临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张军 编 辑:王亚玲 2017-11-30 17:47:00

      “我们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就是要全面准确把握其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结合民航局和自治区政府决策部署以及新疆机场集团当前的主要任务,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通过深入分析,找准切入点研究解决新疆机场当前面临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着重将如何满足广大旅客对航空服务的美好需求,作为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具体行动。”

     

      党的十九大立足于新时代发展的新使命,对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做出系统谋划和部署,着力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为我们描绘了全面决胜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集中体现了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我们党聚焦社会主要矛盾深刻变化,始终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奋斗目标,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全国在自治区党委九届四次全会上强调:“要奋力开创民生改善的新局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满足全区各族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民航局局长冯正霖在民航系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电视电话会议上指出:“要深入分析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在民航的具体体现,系统分析民航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具体表现,健全完善措施,认真抓好落实。”我们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就是要全面准确把握其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结合民航局和自治区决策部署以及新疆机场集团当前的主要任务,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通过深入分析,找准切入点,研究解决新疆机场当前面临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着重将如何满足广大旅客对航空服务的美好需求,作为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具体行动。

      新疆机场服务质量整体提高 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存在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包含了多方面的内容,在民航的具体体现主要是人民对航空出行的便捷性及高品质航空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为此,新疆机场集团自成立以来,就致力于为广大旅客提供高品质、高效率的航空服务。始终坚持“旅客和客户的需求就是我们的服务目标”,努力完善服务功能,改进服务举措,提升服务品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旅客的出行体验。一是新疆机场覆盖范围更广。机场的覆盖面和辐射能力直接影响旅客的出行方式选择。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民航局等有关单位的大力推动和支持下,新疆机场实施了新一轮机场新建、迁建和改扩建,使新疆机场布局更加合理、功能更加完善。随着若羌新机场于今年底建成投产,新疆机场数量将达到20个(含石河子),比成立之初翻了一倍,新疆机场密度增至1.2个/10万平方公里。异地城市候机楼的启用、机场快线和机场巴士的逐步运营及配套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进一步拓宽了机场辐射范围。广大旅客选择航空出行的意愿逐步增强。二是新疆航线网络更加完善。新疆目前共开通航线257条,其中国内航线233条,国际(地区)航线24条。有17个国家、24个国际(地区)城市、75个国内城市与乌鲁木齐国际机场通航。已初步形成了“疆内成网,东西成扇”的航线网络格局,实现了与全国所有省会城市通航目标,国际城市通航点不断增多,疆内支线直飞内地、疆内支线机场之间串飞、环飞航线四通八达;通用航空蓬勃发展,航空出行已悄然融入了各族旅客的日常生活。三是新疆机场服务更加规范。当前旅客出行更加注重获得感和幸福感,这是人民美好生活的“软需要”,对机场方方面面的保障要素都提出了更高要求。新疆机场集团积极行动,对真情服务底线要求进行了生动实践。新疆机场持续提升保障服务功能,航班正常性有了明显提升。今年旺季期间,乌鲁木齐国际机场航班放行正常率连续两个月位居全国大型机场第一名。各保障环节更加顺畅便捷,服务质量不断提高,旅客的出行体验在高品质的规范服务中获得了极大提升。

      在着力提高新疆机场整体服务质量的同时,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制约新疆机场服务保障能力提高的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存在。主要体现在:一是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出行方式发生深刻变化,对航空业务的需求也随之增加。乌鲁木齐枢纽以及喀什、阿克苏等主要支线机场普遍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机场建设及软硬件基础设施改造滞后于民航发展速度,与广大旅客对航空服务的美好向往存在一定差距。二是新疆机场服务管理体系虽然逐步健全,但服务管理理念仍须进一步更新,服务管理培训仍须进一步加强,投诉管理系统不健全等问题依然存在。三是对标国内先进机场,新疆机场在整合各类资源协同化运行、人性化服务、智慧化管理等方面仍有较大进步空间。

      如何解决新疆机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为切实满足广大旅客对航空服务的美好需求,解决新疆机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笔者认为应当在践行真情服务上多下功夫,进一步增进各方的协同意识,共同致力于新疆机场保障能力提高,用实际行动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回应广大旅客期待。

      一是进一步完善新疆机场布局,确保广大旅客能够“飞得出”。民航局《关于进一步促进新疆民航发展的指导意见》、自治区促进新疆民航发展座谈会等进一步凝聚了新疆民航发展的强大力量,为新疆机场发展指明了方向。当前,要积极协助自治区优化新疆机场,统筹规划,分步实施,不断增加新疆机场数量,争取每个市县有机场。同时,加快实施“十三五”规划建设。“十三五”期间要新建、改扩建16个机场;至“十三五”末,新疆机场数量将达到30个,机场密度将加大至1.81个/10万平方公里。加快推进乌鲁木齐国际航空枢纽及其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将其打造成为我国门户枢纽机场的样板。新疆机场数量的增加,承载能力的增强,必将使更多旅客享受到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丰硕成果。

      二是进一步完善新疆航线网络,确保广大旅客能够“飞得远”。新疆具有发展民用航空得天独厚的优势,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用好用足自治区政府航线补贴政策,加大与航空公司沟通协调力度,大力宣传和推介自治区、各地政府出台的各类航空补贴政策,积极吸引航空公司入驻,加大运力投入。重点完善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特别是中西亚地区的航线网络,力争开通至欧洲国家航线。充分利用乌鲁木齐国际航空枢纽建设机遇,挖掘支线航空市场潜力,引导航空公司加快开通更多疆内支线机场直飞内地城市航线和疆内支线机场间的串飞、环飞航线。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航线网络体系,为旅客提供更加便捷的直达和中转服务。

      三是进一步提高安全保障能力,确保广大旅客能够“飞得安全”。安全出行是旅客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出行需求。要进一步巩固新疆机场安全管理模式和支线机场运行管理模式。持续推进安全管理“三基”建设,切实提高机场按章运行和综合保障能力。做好复杂天气运行保障工作,积极应对和妥善处理大面积航班延误。提高各机场飞行区道面维护能力,确保道面始终处于适航状态。持续巩固机场安全防范体系,提高现场管控力度,完善处置流程,加大检查准确性和安检工作效率。全面升级视频监控、候机楼门禁、飞行区围界等安防系统。为旅客安全出行提供坚强可靠保证。

      四是进一步完善航班正常保障举措,确保广大旅客能够“飞得准”。航班正常与否直接关系到旅客对航空服务的切身感受。要切实发挥机场管理者的作用,加强与航空公司、空管、各保障单位沟通协商,建立并完善协调联动长效机制,做好整体运行的组织协调。以乌鲁木齐机场航班正常为重点,带动全疆机场运行效率提高。提高乌鲁木齐Ⅱ类运行及非全跑道起飞使用率,加大HUD等新技术的投入及应用,积极实施航班快速过站保障模式。加快全疆机场航班信息集成系统(A-CDM)升级改造项目建设,搭建以乌鲁木齐机场为中心、各支线机场为支点的集群协同平台,实现快速化、集成化、扁平化运作。探索建立集中气象预报模式,建立机场间天气研判、预警和运行信息共享平台,为“飞得准”提供可靠依据。

      五是进一步改进机场服务举措,确保广大旅客能够“飞得舒适”。从旅客乘坐地面交通工具到达机场、接受安全检查、到候机全过程处处都应体现机场的真情服务举措。因此,要努力构建便捷的综合交通体系。积极协调推进机场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衔接,进一步探索完善空地、空铁运输模式,通过完善的地面交通服务进一步提升旅客体验。从旅客最关注的过检效率着手,完善安检保障流程。利用信息数据的集成分析旅客出行流程并及时改进,在保证安检质量的前提下提高过检率,根据机场实际,增加设备和人员投入,制作更加清晰的引导标志牌,减少旅客排队和误机情况发生。从旅客的切身体验出发,潜心研究机场的服务流程、服务设施、服务管理、服务标准和服务培训,制定行之有效的改进措施并持续推进落实。持续完善各机场服务设施及功能,为旅客提供更加舒适的候机环境。重点提高行李运输、特殊航空运输、投诉受理等重点环节的服务品质。对标学习国内先进机场,借鉴有益之处,推动“智慧机场”建设。努力提升旅客候机体验,实现机场服务品质有效提高。

      兑现对社会各界机场服务品质提高的承诺,新疆机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的困难需要克服。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只要我们始终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就一定能够实现新疆机场服务品质的大步提高,满足广大旅客对航空服务的美好需求。(作者系新疆机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