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  |  注册

  • 输入性疫情,机场以及重点地区如何防控?

    李瀚明 编 辑:王亚玲 2020-02-27 14:43:00

      

      韩国、日本、意大利、新加坡、甚至是美国。在中国抗击疫情进入攻坚战之际,世界其他国家也出现报告发现确诊病例的情况。 

        

      于是中国自然产生了一个问题——怎么防止疫情“出口转内销”。是否可以简单地学习日韩当年的模式?还是说必须寻找中国特色的模式呢? 

        

      我们先来用一个中国特色的比喻。我们国家是民以食为天的国家,那就用一锅汤来比喻。 

        

      机场禁区像是一锅高汤。旅客的出发流程相当于: 

      1. 食材倒入汤里(旅客通过安检进入禁区); 

      2. 煮一煮(旅客在禁区内的活动); 

      3. 把汤用勺子舀到碗里,分发给别人(旅客出发前往目的地) 

        

      机场的安检像是一个漏斗,把世界各地的中转旅客和本地出发旅客汇集到了安检之后的一小片禁区。接下来,旅客就从这一小片禁区开始,向机场禁区的各个角落移动。 

        

      

        

      于是旅客在机场禁区“这锅汤”里移动,并最终沉淀到登机口区域。在一个正常情况下的机场禁区内,旅客像汤里的分子一样呈现出“沉淀+浮游”的趋势:沉淀是指登机口区域坐卧的旅客,浮游指在免税店区域逛街的旅客。 

        

      机场平日都是鼓励移动的(请各位读者想象一位正在搅拌汤的“看不见的大厨的看不见的手”)。移动会增加机场零售和餐饮的截面客流量——只有客人流动起来,才有收益。这就像是煮汤时要开火加热,多加搅拌,才能入味一样。 

        

       “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一个不对的食材,在汤里翻动,会让整锅汤味道都不对。因此,为了限制住旅客在场内的活动,防止在机场里的交叉感染,需要考虑两个因素: 

        

      1. 旅客在机场里逗留了多久; 

      2. 旅客在机场内的活动范围。 

        

      因此,每个机场在疫情期间都对这两项是严格控管: 

        

      1. 旅客不能提早太早到机场(劝导)。 

      2. 机场内会执行单向人流管制(旅客进入机场后必须最快速度到达登机口区域老实呆着)。 

        

      最后,飞机就像是舀汤的汤勺,舀出汤来送给旅客。舀汤的模式有这么几种: 

        

      

    机场多 

    机场少 

    机场多 

    “多对多”模式 

    典型例子如跨大西洋航线 

    类似“千叟宴” 

    “一对多”模式 

    例如韩国-中国航线 

    类似食堂大锅饭 

    机场少 

    “多对一”模式 

    例如中国-韩国航线 

    类似“满汉全席” 

    “一对一”模式 

    例如韩国-新加坡航线 

    类似自己在家做饭 

        

      假如这锅汤坏了,我们要确定两个因素:一是责任(疫情从哪儿来);二是影响(疫情可能扩散到了哪里)。 

        

      

    一个厨师 

    多个厨师 

    一个食客 

    两者都知道 

    知道疫情的扩散范围 

    但不知道疫情从哪儿来 

    多个食客 

    知道疫情从哪儿来 

    但不知道疫情的扩散范围 

    两者都不知道 

        

      显然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因此各国都在注意“影响”。“x对一”比“x对多”模式最大的优点在于,疫情的扩散范围可控。而“一对x”又好过“多对x”,因为传染的可能性可控。 

        

      例如,高铁就是比较容易扩散疫情的渠道,因为它是多对多的。一个从武汉飞北京的飞机旅客,只能把疫情扩散到北京一个城市;一个武汉往北京的高铁旅客,就可能在高铁上传染给石家庄、郑州下车的旅客。为什么这一次的疫情比17年前SARS快?的概率因为17年前没有高铁。 

        

      因此,日本和韩国只是禁止了湖北省人入境,而美国却要禁止整个中国内地入境——因为中美航线多对多的结构,和中日、中韩航线多对少的结构明显不同。同理,中美航线在疫情发展后迅速从“多对多”演变成了“一对一”,也是这个原因。 

        

      让我们回到东亚。在不断航的前提下,把中韩、中日、中新等航线,从“多对一”缩减为“少对一”甚至“一对一”是最好的办法。我们建议根据现在各航线的需求,指定一些接受点。 

        

      那么,如何选择这个一呢?这个一应当满足三个条件: 

        

      1. 范围可控。要防止旅客在入境之后快速进入城市或者国内航空网络。 

      2. 医疗条件好,抗疫压力小。对于有症状的旅客能方便即刻隔离。 

      3. 最好还是需求大的地方,符合市场规律。 

        

      这就是为什么江苏、山东部分省市采取了海外疫区入境旅客集中居住14天的隔离措施。鉴于已经实施了集中居住,那么,应该在一个“特定区域”集中处理,之后再用大巴包车、高铁专列、甚至是包机统一送到目的地。例如,如果需要一个大机场的话。北京大兴是不错的选择。这是一个有着足够容量,同时离其它地区较远的地方,可以专门隔离旅客。 

        

      同时我们也应该善用一些科技。例如新加坡对隔离人员采取了每天通过智能手机打卡的措施。居家隔离实际上是一种叫做地理围栏的技术:旅客的位置不应该超过某个位置。在带有北斗和GPS的手机越来越普及的今天,这应该不是什么难事。同时,也应该登记手机号码,由运营商协作确保居家隔离人员不逾越自己家这个围栏。 

        

      这话听起来有些马后炮——但这是对没有微信等中国人熟悉的沟通方式的入境外国人来说,是有必要的。 

    举一个例子:韩国

      韩国是典型的多对一模式。不计港澳台,仁川机场出发可以到达43个中国航点。可以看到,除了省会和副省级城市等大中城市以外,韩国城市的分布还存在三个规律: 

        

      1. 东北朝鲜族人、赴韩务工人员聚集区(延吉、佳木斯和牡丹江) 

      2. 韩国企业设厂地点(南通、盐城、扬州、温州、临沂、威海、烟台) 

      3. 韩国人热门旅游景点(张家界、黄山、三亚) 

        

    华北、东北 

    省确诊 

    华东 

    省确诊 

    中南、西南、西北 

    省确诊 

    北京 

    410 

    上海 

    337 

    河南 

    郑州 

    1272 

    天津 

    135 

    江苏 

    南京 

    631 

    湖北 

    武汉 

    65596 

    河北 

    石家庄 

    317 

    南通 

    湖南 

    长沙 

    1017 

    辽宁 

    沈阳 

    121 

    盐城 

    张家界 

    大连 

    扬州 

    广东 

    广州 

    1347 

    吉林 

    长春 

    93 

    浙江 

      

    杭州 

    1205 

    深圳 

    延吉 

    宁波 

    广西 

    桂林 

    252 

    黑龙江 

    哈尔滨 

    480 

    温州 

    海南 

    海口 

    168 

    佳木斯 

    安徽 

    合肥 

    989 

    三亚 

    牡丹江 

    黄山 

    重庆 

    576 

      

    福建 

    厦门 

    296 

    四川 

    成都 

    534 

    山东 

    济南 

    756 

    贵州 

    贵阳 

    146 

    青岛 

    云南 

    昆明 

    174 

    临沂 

    陕西 

    西安 

    245 

    威海 

    新疆 

    乌鲁木齐 

    76 

    烟台 

      

        

        

      可以看到,一是中的朝鲜族聚集区的吉林省、辽宁省、黑龙江省情况本身较好;但如果韩国疫情逆向传染,后果可能就是前功尽弃,非常严重。二是中的江苏省、山东省本地有相当的感染者,已经执行了较好的防疫措施。3的话湖南省、安徽省是湖北的邻省,情况已经非常严重;而海南省则较好。 

        

      因此,这个时候,要考虑这么几件事情。 

        

      1. 对于本身疫情控制较好,但中国籍务工人员较多的东北,需要注意防止社区爆发——中国公民在吉林、黑龙江省内多有住所、亲戚,应通过住址登记、社区网格等措施,登记公民所在位置,防止疫情扩散。 

      2. 对于疫情比较严重,而且韩国企业较多的山东、江苏,应结合当地韩国制造业工厂较多,企业尚未完成复工的现实,请求暂无法复工的韩国企业协助在厂区宿舍等地对外国入境者进行隔离,防止韩国疫情倒流市区,降低本地医疗系统的压力。 

      3. 对于三亚、黄山、张家界等旅游景点,可考虑利用尚未复产的度假村等作为隔离点,集中隔离收治韩国入境者。 

        

      这里的关键是防止入境疫情和本地疫情合流——没有人知道病毒是否在海外发生了变异。在这个时候,合理征用厂区宿舍、旅游景点内的酒店等离市区较远的措施隔离外国人,可以高效地在外国人语言不通的情况下降低沟通成本。例如,2003年SARS的时候,香港政府就征用离市区30公里的麦理浩夫人度假村(可容纳280人)和鲤鱼门公园(可容纳282人)隔离SARS密切接触者。 

        

      同时,外国人所在的领事馆必须参与进来,协助提供该人在出发前的行踪,便于分析了解疫情源头;同时,领事馆也能起到协助沟通和登记的作用。 

        

      对于其他国家也是如此。 (作者:李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