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  |  注册

  • 浅论机场航站楼托运行李待取区域合理布局之重要意义

    孟幻 编 辑:陈虹莹 2021-10-29 10:41:00

      摘要:航站楼内托运行李待取区域,是乘坐民航飞机的到港旅客落地后离开航站楼前人员最集中的一个区域。托运行李待取区域的设计布局是否合理能影响旅客对到达机场的客观评价。托运行李待取区域的空间大小,行李转盘、休息区域、更衣室、盥洗室等硬件设施布局会对到港旅客心理上产生不同的效果,影响个人的心理感受,决定其对后续服务的评价。本文围绕南宁机场近年来对托运行李待取区域的设计布局合理性的探索研究,提出自己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智慧机场;行李待取区;设计布局;建议 

        

      一、研究背景、现状和目的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地区联系愈加紧密,作为快捷、高效的民用航空运输业,其发展更是突飞猛进。在新时代机场发展建设的大势中,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和实体经济等多方因素共同作用下,一大批智慧交通、智慧机场的创新举措不断涌现。民航局局长冯正霖在加快民航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会议上,要求机场业全力推进“平安机场、绿色机场、智慧机场、人文机场”建设,这是民航局首次明确提出建设智慧机场的任务。 

      机场智慧化应该是以机场协同决策(缩写为:ACDM)为核心,以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为支撑,实现机场自动化运行。简单的说,智慧化就是“AIauto”(即“人工智能”+“自动化”),机场的运行将被越来越多的智能所代替。随着“智慧机场”的推行,开展民航旅客差异化服务是大势所趋。目前所有乘机的旅客抵达南宁机场后都会在经过一楼到达出口前要先在托运行李待取区域停留。尤其是机场到港高峰期,一小时内4架次航班接踵抵达,旅客从至少3个方向汇集在托运行李待取区域,即有至少300名旅客聚拢排队离开航站楼。此时的托运行李待取区域设计布局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旅客对南宁机场服务质量的直观感受。 

      另外,随着各项“安检新规”的陆续下发,对安检执勤规范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安检执勤时的情况处置等方面要求越来越严格。旅客到达一楼托运行李待取区域后,可能有部分旅客因物品遗落在航空器或控制区内等问题企图折返回航空器、控制区内的频率也随之增加而出现人员回流的现象。这就导致非机场工作人员有威胁航空器的风险。这是因为从安全角度出发,非机场工作人员“原路返回”处理问题,有可能将托运行李中的某些“不可随身携带而可托运”的物品,诸如:非管制器具(菜刀、大剪刀、大水果刀、手术刀、文艺表演用刀、矛、剑、戟等)、钝器等带入控制区内,对于控制区内的航空器、人员安全造成安全隐患。 

      按照南宁机场现行规定,为防止上述不安全事件的发生。在T2航站楼东、西两侧到达层(二楼)与托运行李待取区域(一楼)连接处设置了2个防回流岗位,专门为“原路返回”旅客解决遇到的问题。这样不仅对该岗位执勤人员业务技能水平有很高的要求,对托运行李待取区域的设计布局的要求更高。因此研究、分析怎样的托运行李待取区域设计布局才能够满足多方面的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开展民航旅客差异化服务,推行“智慧机场”人文服务新模式。根据不同的旅客的需求,设计出简易的控流系统布局方案。怎样的布局更利于维执勤人员开展引导等工作,又能让旅客感受到舒适、称心,是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 

      二、研究对象的简述 

      (一)防回流岗位执勤概况 

      根据《民用运输机场安全保卫设施》(MH/T 70032017)要求,目前T2航站楼隔离区内东、西两侧均设置防回流岗位(以下简称:该岗位),具体负责对国内到达旅客实施监管,防止到达旅客重新返回二楼隔离区。东、西防回流岗位现场如下图所示: 

        

    微信图片_20210310104044 

      1.防回流(西)二楼 

        

    微信图片_20210310104052 

      2.防回流(西)一楼处 

    微信图片_20210310105130 

      3.防回流(东)二楼 

        

        

    微信图片_20210310105140 

      4.防回流(东)一楼 

        

        

    微信图片_20210310105154 

      5.托运行李待取区域一楼(东) 

        

    微信图片_20210310105205 

      6.托运行李待取区域一楼(西) 

        

      该岗位目前安排8名安检人员,按早、晚班分两批执勤上岗,时间从当日首个国内航班到港前执勤到当日最后一个国内航班到港后清场完毕。 

      根据以往工作记录(非疫情期间),每天国内到港航班约为185架次。按旅客数量120/架次计算,则每天约22200人到港,且经过东、西两侧回流的人数之比约为1:3(此数值根据航班停靠机位分析得出)。该岗位执勤人员当日工作结束时间呈随机分布,即在次日00:0106:00之间的任意时间结束。每年的夏季(全国范围内的雷暴恶劣天气影响)、冬季(受全国范围内寒潮、大雾影响),该岗位执勤人员“超大夜”(即航班延误到凌晨5点以后到达)班次数远远高于平时,经常出现7-9月、111月(次年)航班上午5点才能结束的情况。这样的情况不仅对于排班勤务有不利影响,同时长时间的通宵达旦执勤也无益于员工身体健康。 

      (二)托运行李待取区域概况 

      T2航站楼托运行李分拣区域位于航站楼1,占地面积约为:105m×28.7m。根据航班类型将空间分为:国际到达和国内到达两个区域。其中国内到达由东向西共分布4个行李转盘,国际分布2个行李转盘(国际区域暂不做本文讨论)。国内托运行李待取区域可最多容纳4个航班的到达旅客同时领取托运行李。 

      三、防回流闸机位置的设立与分析 

      (一)闸机位置的选定 

      本文所述内容均为依据现场实地观察所得。根据图1、图2所示,防回流(西)执勤岗位有西水平、西垂直、东水平3条过道。在与托运行李分拣区域(西)连接位置有:楼梯、扶梯、AOC通道、远机位4个出口。整体特点是:出口多且分布广、人员流动性大、不利于人员管控。若在防回流(西)岗位处加装闸机管控每个出口则至少需要四列才能达到效果。故建议将闸机一列横亘一楼托运行李分拣区域,这样将容易管控兼顾每一个出口,同时也留有足够的空间,避免旅客在到港高峰时出现拥堵。相比之下,如图3、图4所示,防回流(东)执勤区域情况简单,只需负责管控东垂直、东水平部分(其中101-104机位属于国际航班停机位,这里不做考虑)1个出口且一楼无远机位出口开放。从结构对称、美观考虑,建议与防回流(西)设计一致,即在防回流(东)一楼采取与闸机在西边同样的布局方式。效果如图7、图8所示。 

        

    微信图片_20210310115537 

      7.防回流(东)、防回流(西) 

        

        

        

        

    微信图片_20210310115544 

      8.托运行李分拣区域 

        

      (二)闸机种类的对比与选定 

      闸机是一种通道阻挡装置,主要应用于交通中心、小区出入口、大型公共场所、科研院校、企事业单位等,闸机主要用于管理人流并规范人员出入。根据用途可分为:乘机验证闸机系统、铁路闸机系统、收费检票闸机系统、人脸识别闸机系统。最基本最核心的功能是实现一次只允许通过一人,保证通行的平稳有序。闸机根据对机芯的控制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机械式、半自动式、全自动式。根据拦阻体和拦阻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三辊闸、摆闸、翼闸、平移闸、转闸等。上述5种闸机优缺点如下表所示: 

        

    闸机类型 

    优点 

    缺点 

    备注 

      

      

      

      

      

      

      

      

    三辊闸 

    1.能够非常有效的实现单次单人通行,安全性和可靠性都比较高。 

    2.成本较低。 

    3.防水防尘能力较强,对环境的适应性很强,适用于室外和室内。 

      

    1.通道宽(指可以允许行人通行的宽度)比较小,一般在600mm左右。 

    2.通行速度相对较慢。 

    3.受拦阻体形态的限制,不适于携带行李者通行。 

    4.外观的可塑性不强,大部分款式美观性不足。 

    5.机械式和半自动式三辊闸的闸杆运转过程中会有机械碰撞,噪音较大 

      

      

      

      

      

      

      

      

    摆闸 

    1.通道宽的范围是所有闸机中最大的,一般在550mm-1000mm之间,某些高端产品可以做到1500mm,比较适合用于携带行李包裹的行人或自行车通行,也可以用作行动不便者专用通道。 

    2.桥式摆闸相对于三辊闸,增加了行人通行检测模块,可以有效检测通行目标,防尾随能力较强。 

    3.外观形态的可塑性是所有闸机中最强的,拦阻体的材料种类丰富,箱体的形态也多样化,易于设计出非常美观的造型,因此常用于写字楼、智能楼宇、会所等高端场合。 

    4.闸摆运转过程中没有机械碰撞,噪音比较小。 

    1、成本较高,尤其针对一些特殊定制的机型,如增大通道宽,采用特殊材料的闸摆,技术难度会相应增加很多。 

    2.部分机型防水防尘能力不足,只适用于室内,环境适应能力没有三辊闸强。 

    3.受拦阻体形态的限制,摆闸的耐冲撞性比三辊闸低,行人非法快速通行易损坏闸摆和机芯。 

    4.如果厂商设计不好会大大降低产品的可靠性,以及降低避免人身伤害的防夹防撞人能力。 

      

      

      

      

      

      

      

      

      

      

      

      

    翼闸 

    1.通行速度是所有闸机中最快的。 

    2.通道宽介于三辊闸和摆闸之间,一般在550mm-900mm之间。 

    3.外观形态比较美观,闸翼的材料比较丰富。 

    4.紧急情况下闸翼会快速缩回箱体中,可以很方便的形成无障碍通道,提高通行速度,易于行人疏散。 

    1.控制方式比较复杂,成本较高。 

    2.防水防尘能力不足。 

    3.外观形态比较单一,可塑性不强。 

    4.受拦阻体形态的限制,翼闸的耐冲撞性比三辊闸低,行人非法冲关易损坏闸翼和机芯。 

    5.对厂商的技术要求比较高,如果设计不好会大大降低产品的可靠性,以及避免人身伤害的防夹能力。 

      

      

      

      

      

      

      

      

      

      

      

      

      

      

      

      

      

      

    平移闸 

    1.安保性较强,由于拦阻体面积较大,可以有效防止行人上爬下钻非法通行。 

    2.外观形态非常美观。 

    3.通行速度较快,与翼闸类似。 

    4.通道宽介于三辊闸和摆闸之间,一般在550mm-900mm之间。 

    5.紧急情况下闸翼会快速缩回箱体中,可以很方便的形成无障碍通道,提高通行速度,易于行人疏散。 

    1.控制方式比较复杂,成本较高。 

    2.防水防尘能力不足,一般只适用于室内,如果用在室外必需加雨棚。 

    3.外观形态比较单一,可塑性不强。 

    4.对厂商的技术要求比较高,如果设计不好会大大降低产品的可靠性,以及降低避免人身伤害的防夹能力。 

      

      

      

      

      

      

      

      

      

      

      

      

    转闸 

    1.全高转闸的安保性是所有闸机中最高的,在所有闸机中唯一可以实现无人值守。 

    2.能够非常有效的实现单次单人通行,即一次只能通过一人,安全性和可靠性都比较高。 

    3.防水防尘能力较强,对环境的适应性很强,适用于室外和室内。 

      

    1.通道宽一般在500mm左右。 

    2.通行速度相对较慢。 

    3.受拦阻体形态的限制,不适于携带行李者通行。 

    4.外观形态的可塑性不强,大部分款式美观性不足。 

      

      

      1.各类闸机优缺点简介 

    b8eaff91686bee28169d33f740eeffb1 

      9.平移闸机 

        

      根据上述表格、对比可以看出,平移闸机(如图9所示)更能适应于T2航站楼一楼托运行李分拣区域防回流人流管控。采用上述机型、布局能较好的解决T2航站楼托运行李待取区域空间跟不上旅客流量的增长速度这一问题。该设计能利用有限的空间和格局,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物尽其用,发挥出最大的价值。如下图所示(效果图仅体现设计效果,具体情况已实际为准): 

    微信图片_20210311154421 

      10.托运行李待取区(西)效果图 

        

    微信图片_20210311154428 

      11.托运行李待取区(东)效果图 

      然而,就像没有一成不变的管理模式一样,不合时宜的设计布局终将被淹没在飞速发展的浪潮中,本文提到的最佳设计布局也仅仅只能适应当前的发展需求,后续仍需要不断发展和探索,才能与时俱进。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先进技术广泛应用将使机场的服务、运行更加高效、多元。未来的机场应该具备先进智能的图像识别系统,快捷高效的安全检查技术,人性化的值机、过检流程设计,面对人们日益增长的安全、优质、便捷服务的需要与当前硬件、软件局限性较大两者之间的不平衡,我们应积极探索、不断改革,探索与世界联通的道路,与时代发展并肩的思路。(作者:孟幻)

        

        

      参考文献 

      1.《民航安全检查员》第五版,中国民航出版社;J 

      2.《民用运输机场安全保卫设施》(MH/T 7003—2017),中国民用航空局;201776日;S 

      3.《安检站岗位作业指导书安全检查站国际旅检科防回流岗位》,南宁吴圩国际机场安全检查站;S 

        4.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闸机系统设计,王建楹、胡扬超 中船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三研究所。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