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厦门机场实施国际进港电子货运的研究报告
摘要:
本文从厦门机场国际进港电子货运实施后的流程、功能、作业模式、成效、存在问题进行汇总分析,进而归纳总结实施国际进港电子货运的意见和建议。
引言
电子货运项目是IATA继电子客票后提出的又一重要项目,其核心是对物流链操作流程、数据交换格式、数据传输交换节点标准化规范,以达到用互联互通的电子信息交换替代纸质单据信息交换的目的。自2007年IATA在全球范围内启动电子货运试点至2019年8月,据IATA统计数据显示全球e-AWB使用率为63.9%,全球航空电子货运之路推进仍需较长时间。
一、厦门机场国际进港电子货运发展历程
2014年下半年,海关推动通关无纸化改革,部署无纸化报关系统和新舱单系统,厦门机场所属货站(以下简称元翔货站)以此为契机,与天信达公司和福建电子口岸有限公司合作,分别建立了航空业内的数据交换通道和本地通关数据交换平台,为国际业务实现电子货运完成技术基础的建设。
2014年12月,元翔货站生产管理系统已经实现SITA电报FFM、FWB、FHL和FSU等各类报文的自动交换,电子货运的技术架构基本成型。
2015年10月国际业务部门完成业务流程梳理,并制定了电子货运推广计划和实施方案。以此为标志,元翔货站在电子货运推广方面基本完成了货站环节的业务和技术的准备。
2019年初与厦门兆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福建电子口岸有限公司合作,构建航空物流平台,在厦门市政府、自贸委及海关大力支持及IATA和APMEN专家指导下,8月国际进港电子货运正式上线,成为中国大陆首家实现空运进口电子货运的机场货站,同年6家国际航空公司加入该项目。
图1-1 中国大陆各机场电子运单占比
二、元翔货站国际进港电子货运现状
(一)国际进港电子货运流程
图2-1 国际进港电子货运流程
(二)业务功能
1、电子运单:实现国际进港货运单和舱单电子化。
2、到货自动通知:进港货物主动以邮件、短信方式通知平台注册客户。
图2-2 航空物流平台各节点通知
3、网上营业厅:平台可提供分拨申请、自助缴费、业务预约、提货单打印、货物追踪等服务。
图2-3 航空物流平台货物实时状态
4、自助柜员机:客户可在营业厅自助终端办理业务(打印提货单、缴费)。
图2-4 自助机办理提货单打印
(三)电子货运模式与原有作业模式对比分析
表2-1 电子货运模式与原有作业模式
(四)实施电子货运后成效
表2-2 电子货运成效
(五)存在问题
1、航空公司部分站点仍未实现e-AWB,且部分货物报关所需产地证等资料仍需纸质版,无法实现进港业务袋的取消,仍需配备外勤人员。
2、航空物流平台未注册客户仍需提供纸面提单。
3、航空公司报文特种货物信息与实货不相符。
4、航空公司报文信息缺失,电子运单无法正常推送至注册客户账户。
5、货物拆理、发货环节未实现100%无纸化。
三、国际进港电子货运发展建议
(一)航空公司报文统一标准,监控运单电子信息传输质量,确保信息传输覆盖率和传输正确率。
(二)海关总署及地方海关支持报关资料无纸化,如原产地证明等。
(三)航空公司所有站点实现e-AWB且随附单证无纸化。
(四)构建全国统一航空物流平台,实现海关、航空公司、空运货站、货代/报关行/货主之间数据传输及数据安全。
(五)推动更多的航空公司和货运代理人加入多边电子运单协议,形成规模效应,实现全流程、全客户降低空运成本。(作者:黄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