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荷兰史基浦机场考察学习情况的航空枢纽建设建议
在新发展阶段,上海正根据中央要求,以强化全球资源配置、科技创新策源、高端产业引领、开放枢纽门户“四大功能”为战略着力点,全力构建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积极服务新发展格局。加快推进上海航空枢纽建设,强化和提升辐射长三角、服务全国、面向全球的开放枢纽门户功能,显得更为重要和紧迫。结合对荷兰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机场的考察学习情况,就加强航空枢纽建设提出粗浅建议。
一、史基浦机场主要发展情况
(一)枢纽地位。荷兰国土面积41864平方公里,2019年人口为1733万,境内拥有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机场、埃因霍温机场、鹿特丹-海牙机场等5个主要机场,其中史基浦机场的旅客吞吐量占全国达89%,可以说史基浦机场就代表了荷兰的航空。史基浦机场是荷兰和欧洲重要的航空枢纽,每年都有大批旅客以该机场作为进入欧陆地区的门户。自2009年以来,史基浦机场的旅客吞吐量一直持续上升,2019年旅客吞吐量7171万人次,位居全球第12、欧洲第3,货邮吞吐量157万吨,位居全球第20、欧洲第4,曾多次获世界最佳机场称号。受航班时刻限制,史基浦机场鼓励越来越多的宽体客机投入到航线运营中,尽管客座数上升,但史基浦机场的客座率仍保持在85%以上。
据快报统计,受疫情影响,2020年1-11月,史基浦机场旅客吞吐量1965万,位居全球第23、欧洲第3;货邮吞吐量132万吨,位居全球第14、欧洲第2。
(二)基础设施。史基浦机场占地总面积为6,887英亩(2,787公顷),拥有6条跑道,其中一条主要用于通用航空。史基浦机场采用单一航站楼概念,即所有设施都位于一个单一屋顶下,并通过中央广场(史基浦广场)辐射。航站楼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指定为1、2和3号大厅,共有7个登机区域。史基浦机场有165个登机口,其中包括18个用于宽体飞机的双重式登机口,还有2个设有专门处理空客A380的第三个通道。史基浦机场东侧有一个专门的通用航空航站楼,称为荷航飞行中心。
(三)未来发展。史基浦机场为满足未来市场需求,于2016年启动了新的设施建设项目,包括一个新的登机指廊和一个新的航站楼,总计可以增加年旅客吞吐量1400万人次的保障能力,工程预计2023年投运。史基浦机场还给未来预留了新的指廊建设空间,远期还可再增加1400-1500万人次的年保障能力,机场设施最终可以保障年旅客吞吐量1亿人次的规模。据史基浦机场航空市场、航线与业务发展总监Wilco Sweijen介绍,荷兰政府已同意2020年之后史基浦机场的年航班容量上限从50万增加至54万架次,这将为史基浦机场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二、主要启示及建议
(一)持续提升航空枢纽国际联通性
史基浦机场与世界其他地区关系密切、联通顺畅,已发展成为欧洲最好的枢纽机场之一。2018年,有108家航空公司在史基浦机场通航了全球98个国家/地区的327个目的地(其中有135个为洲际航点);欧洲以外地区的旅客数量显著增长,尤其是到北美的旅客数量增长了9.1%;非洲方向的货运量也增长了7.2%。荷航及其代码共享合作伙伴,在史基浦机场可为212个航点市场提供服务。因而,史基浦机场拥有欧洲排名第二的直达目的地网络和频次,并在全球范围内枢纽连接性方面排名第二。未来,史基浦机场的目标是使荷兰连接到全球300多个直达目的地。
从相关渠道信息获知,世界级城市机场体系中的伦敦国际通航点460个、国际航班出港周频为9983班,纽约国际通航点170个、国际航班出港周频为3206班,东京国际通航点149个、国际航班出港周频为2825班。亚太地区主要航空枢纽的首尔仁川机场国际通航点194个、国际航班出港周频为4183班;新加坡樟宜机场国际通航点195个、国际航班出港周频为3955班。
相比之下,2019年上海国际通航点142个,国际航班出港周频约2094班,国际航线覆盖的“广度”和“深度”有待进一步优化。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9年12月印发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巩固提升上海国际航空枢纽地位,增强面向长三角、全国乃至全球的辐射能力。为此,建议在新增航权和时刻分配时,要考虑上海航空枢纽作为长三角机场群核心枢纽和龙头机场的重要地位,给与适当政策倾斜,进一步提升国际联通性,强化开放枢纽门户功能,增强对客货运输的吸引力和国际竞争力,更好地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
(二)加快建设轨道上的机场
史基浦机场是最早的多式联运中心之一,所有交通工具都汇集在一起,其中史基浦火车站位于史基浦机场的正下方,换乘十分便捷,该客运站每天24小时提供前往荷兰国内阿姆斯特丹、乌得勒支、海牙和鹿特丹等主要城市的交通服务,通达的国内站点超过17个;同时,史基浦火车站还是Thalys国际高速列车的停靠站,将史基浦机场直接连接到比利时的安特卫普、布鲁塞尔和法国的里尔、巴黎北站、勃艮第圣莫里斯(冬季)、马赛(夏季)等城市,国际列车每天在机场进出有16个班次。2018年,乘坐火车前往史基浦机场的旅客人数占旅客总量的42.1%,达到了规划设定的40%的发展目标。未来,史基浦机场将努力推动与整个荷兰和欧洲其他国家的主要经济中心,建立更有效的火车连接,以实现更多国际列车来往于史基浦机场,推动对史基浦的多式联运枢纽进行升级,包括连接和开发旅客量较小的市场。
从公开报道看,当前全国各地纷纷掀起了机场改扩建的热潮。比如三大主枢纽之一的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于2019年完成总规修编并启动了三期扩建工程,未来将拥有5条跑道、3座航站楼和交通中心。长三角范围的南京、杭州、合肥、宁波、温州等城市也完成了机场总规修编,将陆续启动机场改扩建。
参照借鉴史基浦机场的多式联运经验,在机场改扩建过程中,要积极推动建设以机场为核心的综合交通枢纽,努力打造虹桥综合交通枢纽2.0版,特别要根据实际情况尽量多的选取高速铁路、普速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合适方式接入机场,通过现代轨道交通运输体系将长三角机场群联系在一起,推动建立轨道上的长三角机场群,构建功能互补、联通顺畅的长三角机场体系,增加长三角地区旅客进出机场的选择度和便捷性,提高区域航空国际竞争力,提升上海航空枢纽辐射长三角地区、服务一体化发展的能力。同时,要针对大城市机场集疏运体系中公路运输压力日趋增大的实际,采取有效举措鼓励旅客选择轨道交通方式进出机场,推动轨道交通出行旅客占比逐步提高,充分发挥轨道交通快速、便捷、可持续的运输优势。
(三)做强中荷航线,推动货运发展
中荷航权约定,中方航企可以执行客运航班25班/周和货运航班35班/周,但货运航班可以通过占用客运航班,在35班/周的基础上超量安排13班/周。荷兰是我国航企重要的货运市场,2018年中方航企执行了45班/周的货运航班,就是通过占用客运额度实现的。
据中国驻荷兰大使馆官网介绍,荷兰是我国在欧盟内重要贸易伙伴。2019年,中荷双边贸易额851.5亿美元,其中中方出口额739.4亿美元、同比增长1.5%,进口额112.1亿美元、同比下降9.1%;截至2019年12月,荷兰在华投资项目数3668个,实际投资金额213亿美元,我国对荷全行业投资214亿美元。总体来看,中荷两国仍存在较强的贸易互补性,双边贸易前景将持续向好。
据了解,中国是史基浦机场在亚洲的最大市场,占比达到35%。自2000年以来,中国方向的增长率是史基浦机场平均增长率的4.9倍,包括中国国航、东航、南航、厦航、中货航、金鹏航空在内的9家航空公司开通了中国至史基浦机场的航线,连接北京、天津、西安、郑州、上海、成都、重庆、杭州、宁波、厦门、广州及香港等12个城市,其中5条为全货运航线,每周航班量超过100架次,包括64个客运航班。据史基浦国际机场货运业务发展总监Roos Bakker介绍,2018年史基浦机场的货运周转量达到欧洲前三,在史基浦的前10大货运目的地中,上海高居第一。
目前,浦东机场是史基浦机场最重要的货源地和货物目的地,史基浦机场也是浦东机场在欧洲仅次于法兰克福机场的第二大目的地机场,每年在浦东机场与史基浦机场之间有超过20万吨的货物运输,分别约占史基浦机场总吞吐量的12%、浦东机场的5.5%。考虑到史基浦机场在欧洲内部、北美等其他区域业务比较稳定,远东市场是其主要增长点;同时,由于法兰克福机场的货运时刻、仓储设施的限制,史基浦机场有望成为浦东机场最重要的欧洲大陆口岸机场。2020年前11个月,虽然遭受疫情影响,但史基浦机场的货邮吞吐量在全球和欧洲的排名,比2019年分别提升了6位和2位,体现了史基浦机场在航空物流方面的重要性。在因此,在中荷贸易前景向好的形势下,以及史基浦机场与欧洲其他国家良好的连接性,史基浦机场是未来浦东机场扩展货量、提升货量一个非常理想的目的地机场,建议两个机场加强协同,通过加密全货机航线、提高腹舱带货能力等不同方式,做大做强中荷航线,有助于推动双边贸易发展和服务新发展格局。
(四)提升旅客体验,促进“双循环”发展
在航空运输业内,史基浦机场一直以其便捷的陆侧公共交通,人性化的客运设施,智能化的办票和旅客管理系统而享有很高的声誉。据史基浦机场航空市场、货运及客户体验总监Maaike vander Windt介绍,史基浦机场致力于为客户提供绝佳的体验,史机浦机场的愿景是为每位乘客提供恰到好处的体验。史机浦机场的旅客满意度在欧洲枢纽机场中排名第六。史基浦机场着重从入境便利度、到达便利度、公共卫生、热情好客四大维度提升旅客服务,并不断测试和使用新技术、新概念,切实提升旅客体验。Windt特别提到,史基浦机场与微信支付合作,联合打造首批海外智慧型机场。此外,史基浦机场积极打造无缝旅客流程,通过生物识别等新技术应用,为旅客提供绝佳的出行体验。在安检领域,史基浦机场不断探索和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打造安全、快速、便捷的旅程。在货运方面,Bakker表示史基浦机场拥有快速、灵活、安全的货运流程,为航空公司及货运商、企业提供全面的服务。同时,史基浦机场积极打造智慧货运空港项目,通过无纸化、数字化等手段,为客户提供可持续、可靠和安全的货运流程。上海机场也高重视提升旅客体验,2019年浦东机场和虹桥机场在国际机场协会(ACI)旅客服务质量满意度测评中分别位列全球第4位和第9位,已达行业领先水平,但史基浦机场的做法,也值得学习借鉴。要针对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实际,通过支持航司通过闲置时刻利用、开发客运新产品等举措,以及提升旅客服务体验等办法,刺激消费需求,加快推动国内航空市场恢复,并为疫情后国际航空市场全面恢复做好充分准备。
(五)改善营商环境,助推航空枢纽发展
荷兰以自由贸易为立国之本,虽从未专门规划特定区域作为自由贸易区,但却一直采取开放、包容、友好的贸易投资政策。通过向专业咨询公司和律师事务所了解得知,欧盟各国的税收、会计、海关监管体系和规定,虽然各有不同,但是在欧盟内部是互免的,各国达到了动态均衡。此外,荷兰还有一些自身的做法:1.注重“事实监管”。在国内,对空港海港的监管模式,有许多不同之处。但荷兰国内的海关机构和监管模式是高度统一的,对史基浦机场和对自由贸易港——鹿特丹港基本使用同样的监管模式。在荷兰,监管机构很少对流程进行监管,监管的对象是结构。也很少进行“事先监管”,以最后销售完税为节点,对行业共同体充分信任,甚至对于药品、活体动物等比较复杂的商品,承运人可以临时决定调整,只要在事后说明即可。2.贸易便利化措施。荷兰设立了大量保税仓库,并为进口商品提供税务免交或缓缴优惠。进口商品在荷兰海关保税仓库内暂存,期间可免缴关税、增值税和消费税;进口商品如处在荷兰海关监管下运输,在到达最终消费地前可不缴纳关税和增值税,这可为进口商节省现金流。此外,荷兰海关还出台了针对进出口货物加工的相关政策支持,如原料或半成品进入欧盟境内加工后再出口,可免缴进口关税、增值税或享受退税;海关监管下的商品出口至非欧盟国家或在欧盟外进行加工、修理后再次进入欧盟,可申请关税减免或零关税;进口产品如申请在海关监管下进行加工,可暂时免缴进口关税,之后按制成品税率缴纳关税。该政策对制药、医疗和信息通讯等行业尤其利好,因为原料(或零部件)进口关税较高,而制成品的关税较低或免征关税。3.引资优惠政策。一方面,审批做减法,为企业投资移除障碍、降低负担。国外投资进入荷兰基本不存在行业、审批限制。在荷兰注册企业门槛较低、程序简便,数天即可完成。在荷兰的外资企业享受国民待遇,在参与政府采购、公共招标、创业创新扶持项目等方面不受歧视。另一方面,服务做加法,为企业提供良好服务。例如,荷兰税务部门可通过与企业进行预先谈判来确定未来的缴纳税金额和缴纳方式,极大地减少了企业经营成本的不确定性。荷兰海关还为通关企业指定“客户经理”,上门提供咨询和合理化建议,甚至与业务量较大的客户合作设计优化报关流程。
由于荷兰良好的营商环境,许多跨国公司把注册总部设置在阿姆斯特丹及周边城市,目前有全球或欧洲总部超过465个。据阿姆斯特丹市投资局介绍,在史基浦机场30分钟车程范围内,有外资企业超过3000家,外籍雇员10万人左右,其中中国企业超过180家。这些跨国公司的入驻,极大的推动了荷兰的贸易和投资,也为史基浦航空枢纽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我国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在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排名中,我国已从2017年的78位持续大幅跃升至2019年的第31位。上海积极借助自贸试验区的投资贸易便利化制度创新等,持续改善营商环境。在2020年12月由上海发展战略研究所发布的《全球城市营商环境评估报告》中,上海位居第10位;《报告》指出上海还存在口岸货物进出口审核时间较长、税收激励不足等问题,在知识产权保护和破产办理方面和全球领先城市有一定差距。
营商环境的改善,有助于推动投资、贸易和人员往来,推动航空枢纽发展。作为机场当局,要认真贯彻国家民航局与海关总署签署的《推进航空口岸通关便利化战略合作备忘录》,认真做好工作对接,积极协调、加快推进航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完善机场群通关服务、普适国际通程航班政策、建立航空口岸信息共商共享机制等举措落实,为上海大力发展总部型经济提供更好的服务,并借力推动航空枢纽高质量发展。(作者:庄红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