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  |  注册

  • 关于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客改货”应对疫情的思考

    陈熹熹 编 辑:陈虹莹 2021-11-02 13:40:00

      摘要:新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民航业更是受到巨大冲击。疫情爆发以来,集团公司各机场大量航班取消、客流大减,其中南京机场国际客运航班基本停摆,客流量降至去年同期的3成。尽管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复工复产有序推进,但航空市场复苏慢于预期。面对严峻的发展形势,南京机场多措并举、迎难而上,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营发展“双胜利”。

      一、读原著、悟原理,从新思想里寻策问道

      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政治担当,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果断作出疫情防控一系列重大决策。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各地区各部门立即响应,全国动员,全民参与,全国一盘棋,迅速形成了抗击疫情的磅礴之力。在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党中央再次审时度势,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企业有序复工复产,从而将疫情冲击减少到最低,将增长潜能发挥到最大,再次向世界展现了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

      古人云“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危与机往往同生并存,克服了危就是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辩证思维告诉我们,发展越是面临困难挑战,越要把握变与不变的辩证法,坚定必胜信心,危中寻机、化危为机,催生发展新动能,开辟发展新境界。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共克时艰、奋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增强了信心、鼓舞了干劲、指明了方向。

      面对机遇和挑战,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最为关键。只有全面掌握市场发展趋势,利用好国家政策红利,千方百计寻良机、育新机、创生机,努力形成更多新的经济增长点,才能变被动为主动,破解发展困境,才能推动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二、育新机、开新局,从新形势里谋求发展

      新冠疫情虽然让民航业遭受了重创,但随着国内疫情逐步控制而国外疫情全面爆发,中国成为全球疫情防控支援中心,航空货运则成为国际医疗防疫物资运输、保障国际供应链畅通的重要途径,航空货运也因此迎来了一波新的发展契机。

      3月24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我国国际航空货运能力存在明显短板,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国际航空货运能力,努力稳定供应链。江苏省是经济大省、开放大省,经济外向程度高,深度融入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国务院这一重大部署,对于加强我省航空业发展特别是国际航空货运发展,是重大利好。同时,受疫情影响,民航局在收紧国际客运航班总量的同时,鼓励各航空公司利用客机执飞全货运航班,为货运航班计划审批开辟绿色通道,挪出许多大型机场高峰时刻供全货机使用,这为集团公司货运发展创造了绝佳的机会。

      一直以来,航空货运发展形成了客机腹舱资源为主、全货机为辅的供给结构。但国内疫情爆发后,国内外航空公司大面积削减航班计划,国内通达国际的客运航班大幅度衰减,腹舱货物运输通道基本中断,导致腹舱供给量极速下降,航空货运运力严重不足。为缓解货运紧张局面,快速提升国际航空货运能力,除了采取加密和新增国际货运航线的方式外,国内外航空公司纷纷推出“客改货”航班补充国际航空运力。“客改货”带货新模式应运而生,成为天际线上的新生力军,逆风飞翔。

      南京机场审时度势、顺势而为,把握货运发展模式更新迭代的契机,采取一系列积极措施谋求新的发展。通过主动走访航空公司,积极推进国际“客机带货”、国际货机+“国内卡车”的运输模式,落实优惠政策,与航空公司共渡难关;为航空公司和物流企业搭建“无缝”对接平台,在货源组织、舱位利用等方面加强合作;优先保障防疫物资运输,集中人员、设备设施力量,开通绿色通道,确保快速高效;对小龙虾、螃蟹等鲜活货物,实行优先收运、优先配载,提振国内货运。通过完善航线网络、创新销售模式、提升服务体验等方式,多措并举提升航空货运能力。南京机场货运发展迎来了高峰期,上半年,南京机场共完成货运航班7600架次,货邮11.9万吨,同比增长28.2%。其中,完成“客改货”421架次,货邮6964.3吨,完成全货机7179架次,同比增长10.9%,货邮11.2万吨,同比增长20.7%。

      货运快速发展的同时,南京机场航线网络和保障能力也得到进一步完善和提升。一方面,南京机场的货运航线网络得到了较大的丰富和完善。疫情发生以来,南京机场多条洲际航线以“客改货”方式运行,有针对性地加密莫斯科、布鲁塞尔、法兰克福、米兰、赫尔辛基、新加坡、香港等航线,新增了冰岛、南特、慕尼黑等航线,进一步丰富了航线网络,优化了航线结构。目前,南京机场通过全货机、“客改货”等形式已通达欧洲、美洲、非洲、亚洲40个国家和地区的64个城市;另一方面,南京机场货运的保障和服务能力得到了一次集中提升。为做好“客改货”航班保障,我们梳理流程、制定方案、评估风险、召开专题研讨会,调集保障力量,全力满足保障需求,向社会充分展示了南京机场的综合保障能力。

      三、重谋划、补短板,从新变局里开辟新篇

      在此次疫情“危机”中,南京机场航空货运发展取得了亮眼的成绩。但“客改货”是在疫情爆发特殊形势下产生的发展模式,随着水运和铁路运输的放开,以及防疫物资需求时效性的降低,“客改货”模式将会渐渐淡出航空市场。数据显示,南京机场“客改货”新型货机业态在3月份“上线”,5月份达到了高峰期,货邮吞吐量实现13.5%的增幅。进入7月份,国际及地区货运航班(含“客改货”及全货机)基本恢复常态,仅剩10家航空公司执飞货运航班。因此,从长远看,加快全货机发展是南京机场打造国际航空货运枢纽的关键。

      疫情期间,南京机场航空货运也暴露出了短板和不足:一是保障效率还不够快。在面临“客改货”航班数量持续增加,保障机型不断丰富的情况时,货站人员和设备面临较大缺口,货站保障压力剧增;二是运力不足,航线网络不健全,除了邮政航空公司,南京机场缺乏货运航空公司,特别是全货机数量少,同时也没有实力雄厚的物流公司进驻;三是通关环境还不够优良,货邮通关做不到7*24小时,跨境电商及国际快件业务开展得不灵活;四是货运补贴政策力度不够,物流企业的成本较高,国际货运缺乏强有力支撑。

      面对问题和不足,需要积极转变思路,坚持问题导向,倒逼货运转型发展,实现硬核保障再提升,内生动力再增强。如何加快南京机场货运发展,我认为可以从4个方面推进:

      一是优化货运发展政策。按照省和南京市支持国际航空业务发展的分工,机场配合同步出台起降费、货物处理费等减免优化措施,进一步降低物流综合成本,深化与物流企业合作,加大市场开发力度,稳步提升区域综合揽货竞争力。

      二是引进货运航空公司和物流企业。受疫情影响,国际航线变动较大,要积极配合政府相关部门深入研究国际航线的恢复和拓展,积极施策,推进外航尽快复航,同时加大力度引进货运航空公司和有实力、有品牌的物流企业进驻。此外,要进一步创新经营思路,可通过混改来转机制增活力,鼓励货航与物流企业的深度融合,打造高效、专业的全货机运营平台。

      三是加强航空货运智慧化建设。借助国家大力发展“新基建”的东风,加快打造航空货运智慧化系统。一方面整合数据资源,搭建货运信息化服务平台和信息应用系统,实现航司、海关、机场、货代“业务协同、服务整合、信息共享”的新型业务模式;另一方面加快探索信息技术在航空物流体系的智慧化应用,通过企业内外、产业之间、线上线下等各方面的跨界融合,为客户提供先进性、经济性和便利性的物流服务。

      四是打造有核心竞争力的保障体系。优质的服务保障是机场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因此,一方面要加强航空货运标准化工作,建立科学有效的机场服务标准体系,实现机场运行的安全可控,全面提升服务品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快硬件设施建设,提前启动南京机场三期工程中的国际货运区建设,同时增强地面物流设施服务功能,提高装卸、搬运等设施设备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进一步提升综合保障能力,夯实航空货运发展基础。(作者:陈熹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