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  |  注册

  • 浅谈“键对键”时代机场群众思想工作坚持“面对面”之重要意义

    孟幻 编 辑:陈虹莹 2021-11-03 14:56:00

      摘要:当今之中国,已全面进入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改变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使我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交往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机场群众思想工作同样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本文将围绕互联网时代如何做好机场群众思想工作提出自己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机场;群众思想工作;对策

      据CNNIC 2021年2月最新发布的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 70.4%;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9.86亿,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 99.7%。我国 IPV6 地址数量为 57634 块/32,域名总数为 4198 万个,即时通信用户规模达 9.81 亿,网络新闻用户规模达 7.43 亿,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 7.82 亿,网络支付用户规模达 8.54 亿,网络视频(含短视频)用户规模达 9.27 亿,在线政务服务用户规模达 8.43 亿。数据表明,毋庸置疑,当今的中国,已全面进入了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改变着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使我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交往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网络虚拟、开放、自由、互动、快捷的特点,受到了社会的极大追捧。特别是近年微信、抖音等爆炸式、裂变式的发展,更是将网络的社会作用发挥到了极致。

          一、我国机场当前“键对键”式群众工作现状及“键对键”式群众工作局限性

         网络的蓬勃发展,给机场的群众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拓展了工作渠道,延伸了工作手臂,丰富了工作模式,扩大了工作对象。正因如此,一时间,各机场、各部门建网站、微信群,网络问政、网络议政、网络施政、网络执政,蜂拥而上,你追我赶,好不热闹。笔者随机调查,截至目前,全国超90%的民用机场都建有自己的门户网站,几乎100%的机场及机场的下辖单位都建有自己的互联网工作群。毫无疑问,网络正日益成为机场群众工作的重要载体和途径。

      看似繁华背后,我们需要的是更冷静、更理性的判断和分析, “键对键”真的可以敲开千家万户?“一根线”真的可以连接党心民心?我看未必。当前,为什么员工自杀事件在各机场时有发生?员工因情绪管理不到位被旅客投诉事件在各机场每天都在上演......?这些都值得我们反省和深思。

      受众者多、覆盖面广、方便快捷是我们赞誉网络最常用的三个特点,但就这三个特点在我们当前群众工作中表现出的局限性同样明显。

      (一)网民众多,但实际工作对象却有限

      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9.86亿,机场员工人手一台手机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机场一般都规定工作时间员工不能携带手机,这实际限制了我们的工作对象和工作时间。

      (二)覆盖面广,但针对性、工作效果却有限

      我国互联网普及率目前达到了70.4%,且每年还在以数千万网民的数量快速增长,覆盖面不可谓不广。但网络虚拟的特性决定了其广种薄收、针对性不强、效果不佳的特点。网络背后,是男?是女?是老?是少?对于我们所希望的是接受?不接受?接受多少?赞同?不赞同?甚至反感?都不得而知。我们不怕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夜路,怕就怕天亮了,才发现走错了方向,背离了愿望。《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报告》曾指出:“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将政务微博、微信等作为延伸、拓展手段,加大与网民的沟通互动力度,关注和引导网络舆论,支持科学民主决策。但是,包括咨询投诉、在线访谈和意见征集等传统方式在内的互动保障机制仍不够完善,咨询回复时间较长、答复推诿或语焉不详、态度粗暴不负责任等现象屡屡出现,严重影响了政府的公信力和权威性。”

      (三)方便快捷,但深入群众却有限

      网络方便快捷的特点,可以很快就与群众套上近乎,表面上看是与群众“近”了,但现实生活中感情距离却远了。做好群众工作不仅是一种“知”,更是一种“行”。“喊破嗓子,不如做好样子”,“讲一千,道一万,不如做给大家看看”。群众工作其实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生活,不必高端、大气、上档次,却一定要朴实、低调、有内涵。现在,群众中有这么一段顺口溜:“五六十年代摸得到脚(同住),七八十年代听得到声(广播),九十年代看得到烟(小汽车),21世纪瞧得到影(电视新闻),现在是再也见不到人(网络)。”这些话,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对我们一些党员干部严重脱离群众的形象写照。

           二、坚持“面对面”群众工作的重要意义及“面对面”群众工作的优越性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党的群众路线,是党在革命斗争实践中创造并不断发展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的看家本领。历史经验反复证明:什么时候党的群众路线贯彻执行得好,党群关系密切,我们的事业就胜利发展;什么时候党的群众路线贯彻执行得不好,党群关系受到损害,我们的事业就遭受挫折甚至失败。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大跃进”、“文化大革命”就是坚持群众路线与否的鲜明的正反案例。习近平同志明确指出:“提倡面对面做好群众工作,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体现了我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体现了领导干部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具体实践,必须始终坚持下去。”

      无论社会如何发展,技术如何先进,面对面做群众工作的优良传统都不能丢,其有着无可比拟的工作优势,举其大端,至少有三:

      (一)看得见,摸得着,更具亲和力

      在北京庆丰包子铺吃包子,在兰考村民家门口吃花生,无需着墨,仅两幅简简单单的生活画面,一位亲民、爱民、为民的总书记的形象便跃然纸上。总书记为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放低身段,离开键盘,不在网络背后“躲猫猫”,亮明身份走进群众中,用活生生的人讲实实在在的话,办实实在在的事,这种工作方式可使群众工作更具亲和力,大大增强党员干部和群众之间的亲切感、信任感。

          (二)声音大,听得清,更具说服力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打开天窗说亮话,一言一行总关情。走进群众讲话,贴近群众聊天,感受群众冷暖,聆听群众需求。像亲人、朋友那样与群众谈生活、谈思想、谈感情,谈家长里短,谈春种冬藏,这样的方式能使沟通交流更加充分,即使有不同的观点和主张,也能在充分的沟通交流中实现求同存异。同样的问题,同样的话,网络说,当面说,效果当然不一样,后者更具说服力。

      (三)零距离,无障碍,更具实效性

      面对面、零距离地做群众工作,可以获得大量第一手资料,了解更真实、更丰富的社会现实,有助于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同时,面对面与群众打交道,有利于换位思考,从实际出发,从群众的立场出发,从群众的利益出发,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忧,从而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大家知道,毛泽东同志撰写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对中国革命最终取得胜利的重要贡献,但这份光辉的纲领性文献,不是坐在家里桌前引经据典写出来的,而是毛泽东同志历时32天,步行700多公里,对湘乡、湘潭等县进行实地考察,广泛接触访问大量群众,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材料后写就的。

        三、“键对键”时代如何做好“面对面”群众工作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知经误者在诸子。”“键对键”时代做好“面对面”群众工作,需做到以下几点:

          (一)心里想着群众,对群众怀有深厚的感情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做群众工作,不仅 “身”要入,“心”更要入。只有心里装着群众,与群众心连心、心交心,遇事才会把群众的冷暖和利益想在最前面。做群众工作,如果对群众缺少感情,态度生硬蛮横,方法简单粗暴,往往会把小矛盾闹成大问题,将容易办的事弄得很难办。反之,如果对群众饱含深情,尊重他们,信任他们,真心诚意地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反映,一些复杂的矛盾和问题就会变得简单起来。有位信访局长讲了这样一件事:一位70多岁的退休老职工为自己的身份问题,上访了十几年,无论怎么做工作,老人都听不进去。一次,他登门看望老人,坐到炕上与老人整整唠了一天,也未解开老人的思想疙瘩。后来,当老人用锈迹斑斑的茶碗给他倒了一碗水,他端起来就喝,没想到这一平常举动使老人的眼睛一下热了,老人激动地说:“以前我儿媳来了不喝我倒的水,干部来了也不喝我倒的水,嫌我脏,我就不相信他们。”这位信访局长就是因喝了这碗水,与老人的心一下子贴近了。老人的心锁终于被打开了,从此再也没有上访。

      早在2008年,人民论坛杂志组织了“群众最喜欢的干部类型”专题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对群众有感情的干部。

      (二)嘴里会讲群众话,用群众的语言做群众工作

      群众最喜欢的是大白话、大实话,最厌烦的是夸夸其谈的官话套话。现实中有的干部面对群众,引经据典,口若悬河,或自说自话,官腔十足,结果是群众非但听不进去,甚至还很反感;有的干部与群众谈话,不是平等交流、有商有量,而是疾言厉色、发号施令,在自己与群众之间挖开一条思想和感情的鸿沟,令群众生厌。话讲了一大堆,却得不到认同,可见会讲群众话,在群众工作中有多重要。

      讲好群众话,一要摆正位置。不以官老爷自居,把自己当成一平头百姓,既和群众面对面,更和群众肩并肩,以普通朋友的姿态和群众推心置腹,坦诚相见,这样才能得到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所讲所言,群众才会从心里真正接受。二要通俗易懂。邓小平同志的“发展才是硬道理”、“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让人听了就忘不了。十八大后中央政治局常委与记者见面会,习近平同志诚恳道一声“让大家久等了”,一下子拉近了与在场中外记者的距离;考察武汉市民之家,一句“美女,你好”,令群众津津乐道,倍感亲切。只有说群众听得懂的话,才有效果,才有魅力。三要会找话碴。从群众熟悉、关心、感兴趣的事说开去,如菜篮子、米袋子、钱袋子,就业上学、看病住房等。只有会找话碴,跟群众才会有说不完的话,才能让群众坐下来听下去。

       (三)腿上要有行动,用实际行动为群众办实事

      群众是最朴实、最讲实际的。群众认干不认说,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办实事才能赢得民心。倘若只和群众讲大道理,不为群众办实事,牛皮吹上了天,工作却没进展,久而久之,就会失去群众的信任,大道理讲得再好,群众也不会买账,更谈不上听得进了。因此,说一千道一万,为民办事才是最大的大道理。做群众工作一定要少讲空话,多干实事,既讲道理,又办实事。只有通过一点一滴的小事,切实解决好老百姓关心的实际问题,把好事做实,把实事做好,让老百姓心里感到温暖,老百姓才愿意坐下来听干部多说话,群众工作才能做得下去。

          (四)为人要正,公平公正做群众工作

      “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自古以来老百姓就有“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公”的心理和“服理不服人、认理不认官”的特点。一碗水端平,公道办事,可以说是群众工作需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则,也是群众对干部的最起码要求。办事不公,就会影响干部的形象,公开伤害群众的利益和感情。面对群众工作各种错综复杂的情况,不能办事偏心,看人偏面,要多从大局、集体利益出发,处理公平、公正、公道;要耐心细致,通情达理,情理交融,既不失原则,又让人接受;无论对象是谁,要一视同仁,不以权谋私,不嫌贫爱富,不欺软怕硬。只有这样,才能在群众中树立威信,才能赢得群众的支持和信赖,才能推动群众工作,干好群众工作。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群众,是真正地与群众心贴心。

      当然,强调“面对面”,绝不是否定“键对键”,键对键”有其优势,“面对面”有其长处,我们在广泛的群众工作中,要注意把两者结合起来,让“键对键”和“面对面”互为补充,相得益彰。正确处理好两者关系,这不仅是工作方法问题,而且是对群众的感情问题,反映着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和党性修养。(作者:孟幻)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之江新语》M

     

      2.党的十八大报告R

     

      3.党的十九大报告R

     

      4.《2020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R

     

      5.《2020年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总报告》R

      6.《2020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R

      7.《2020年中国政务微博客评估报告》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