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  |  注册

  • 浅谈空管基层单位青年匠人素质的培养

    王军 编 辑:王亚玲 2018-11-29 20:27:00

      空管分局(站)作为空管系统基层单位,必须不断适应新形势,按照国家、民航、空管发展的新要求,明确自身在空管发展建设大局中的使命和责任,牢牢把握“队伍是根本”“人才兴业”的基本方针,从修德行、育特质、明方向入手,积极探索青年匠人的培养方法,传承工匠精神,为民航事业的高质量安全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

     

      修德行,培育青年匠人之本

      百行德为首,百业德为先。德是方向,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做事先做人,青年人为人处世,首先要修德行。

      修感恩之心。感恩是积极向上的思考、温和处事的态度,是高尚的人格、健康的思维方式。常怀感恩之心,不念人过,不思人非,不计人怨,最终施及别人,惠泽自己。

      知道感恩才能懂得珍惜。一是感恩父母。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抚育我们长大成人,给我们舒适温暖的家,父母无私的关爱陪伴我们生命的每一个阶段。二是感恩单位。从这个角度出发,大连空管站以开展青年职工家访、青年职工文化沙龙、工会主席接待日等活动为抓手,使部分青年职工明白了“你对单位怀有怎样的心态,决定了你未来在单位的发展”的道理,学会了感恩单位。

      懂得感恩才能惠泽自身。以大连空管站正在开展的“匠心传承”活动为例,23对师徒以师传技能、经验、操守、作风和徒承技艺、知识、素质、精神的方式,培育空管青年匠人。同理,青年职工知道感恩单位,就会珍惜单位提供的培训机会、实践机会,努力工作。单位根据其表现,也会提供更多的机会、资源,助其进步更快,这是一个良性循环。总之,只有懂得感恩的人才能得到更多的指导、帮助和关心。

      修谦虚之心。满招损,谦受益。大连空管站在服务青年职工的同时注重思想引导,在入职培训期间适当增加挫折教育,让这群高学历的青年学会“当一次傻瓜”,使他们能够认真听取师傅的指导和教诲,主动思考,努力学习和实践;能够竖起“倾听之耳”,倾听对方的建议和意见,吸取经验与教训,提高自己的能力水平。

      修责任之心。大连空管站各级组织以“在岗1分钟,尽职60秒”培养青年职工,通过组织参观红沿河核电站、大连造船厂等单位,邀请专家对民航系统发生的不安全事件进行分析等,持续强化青年职工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把责任之心体现在实际行动中,落实到工作的各方面。

      古语云,“积行成习,积习成性,积性成命”。也就是说,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习惯,人人皆有之,但有高下之分、优劣之异。勤勉与懒惰,整洁与邋遢……习惯一旦养成,不易改变,会影响人的行为和人生走向。良好的习惯可以成就一个人,让其卓越超群,受益终身;不好的习惯祸害无边,可以让人碌碌无为甚至葬送人生。

      育特质,筑牢青年匠人之基

      育持之以恒的韧劲。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做匠人,学技术,想要达到一流水准,必须有持之以恒的钻研精神,甘于平凡,耐住寂寞。2017年~2018年,大连空管站两次邀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民航青年岗位能手”称号获得者、东北空管局预报员方纯纯到大连作报告。她用4年多时间,对沈阳桃仙机场20多年的几万张天气图和观测资料进行整理及分析,总结出桃仙机场雨夹雪、雷暴预报指标。她的先进事迹让青年职工深刻认识到,选择了空管就要热爱它,每天为它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心无杂念地去积蓄能量,默默无闻地去夯实基础。当你积累的能量大大超过其他人的时候,你就会脱颖而出。

      育时不我待的拼劲。“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一个人的学习时间也是有限的,特别是青年更不能浪费青春,要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去。大连空管站加大对青年职工的培训力度,为其提供更多的实践和外出学习机会,使其在短时间内看到自己的成长,激发学习动力。同时,在此基础上开展“身边的榜样”评比、“空管榜样”宣传贯彻等活动,激发青年职工的主观能动性,让其懂得珍惜时光,抓紧时间学习提升。

      育积极思考的钻劲。“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考是消化的过程,把错误的纠正,把有用的保存,把无用的遗忘。如果不加分辨地全部吸收,结果将是消化不良。学习业务的过程同样如此,需要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多问为什么,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大连空管站在培育青年职工主动思考的同时,还从业务考核等外因入手,适当施加压力。在业务考核内容上从深从广,职能部门不定期抽查,站领导跟班期间随机提问,层层深入,让青年职工养成独立钻研、务求甚解的良好学习习惯。

      育专心致志的干劲。《匠人精神》一书中写道,秋山木工在培训期间有剃光头、禁止谈恋爱、日本盂兰盆节才能回家等诸多规定,其目的就是让学员们专心学习,什么也别想,抛开一切私心杂念。为此,大连空管站为青年职工发放了《匠人精神》一书,用秋山利辉先生总结出的一流工匠培育法则——“匠人须知30条”教育青年,用他培养出50多名日本著名工匠的案例激励青年。通过组织开展《匠人精神》读书交流活动,让青年职工在抒发感想和交流体会过程中,深刻认识到只有专心致志学业务才能成为匠人,进而在今后的实践过程中,逐渐养成专心致志、集中精力做事情的习惯。

      明方向,激励青年匠人之源

      树立强烈的自信。要成为一名匠人、一名专家,自信心很重要。能否成为匠人,起决定作用的不是智商,不是经济条件,而是一流的人品、良好的习惯,因此要有信心。有信心,就有志向,就能磨炼自己的心性,养成良好的习惯,打牢自己的基础。大连空管站以“一网、一报、一号”为平台,加强对身边先进人物的宣传。非管制专业毕业的一级管制员,电子专业的数据库专家,中专毕业的维修“大咖”……平凡、真实的人物事迹让青年职工颇有感触,坚定了他们成为匠人、专家的信心和决心。

      制定合理的规划。要成为匠人、专家,是理想,是奋斗目标。没有目标,就没有方向;没有规划,就缺少动力,不能成就事业。但这个奋斗目标不是一两年能够实现的,要一步步实现。因此,青年职工要做好职业规划,制定合理的阶段性目标,然后持续努力,一步一个脚印,不断攀登。比如管制员,三级、带班主任、二级、一级,每个级别有一定要求,要积极准备,努力晋升。通导、气象专业也是一样,高级工程师不是终极目标,要当首席管制员、首席技术专家、首席预报员,每个阶段都要有奋斗目标。在日本,每年都会举行“技能五环全国大赛”,共有40个竞技科目。该赛事促使工匠精神不断传承,造就了5万多家百年企业。所以,在空管系统,青年职工要把参加技能大赛作为自己的目标,特别是参加中国民航空管岗位职业技能大赛。这是检验个人业务技能的最好方法,也是成为岗位专家的平台。

      培养宽广的胸怀。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只有心怀远大的理想、抱负,才会有巨大的动力而为之奋斗。像周总理那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把救国救民、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有了这样的理想信念,必将激发巨大的动力,必将成就伟大事业。伟人尚且如此,何况我辈常人。习总书记在《致全国青联十二届全委会和全国学联二十六大的贺信》中指出,“同人民一起奋斗,青春才能亮丽;同人民一起前进,青春才能昂扬;同人民一起梦想,青春才能无悔”。空管青年,理应有宽广的胸怀,心系国家,心系安全,不论在哪个岗位上都要有争先创优、争当一流的理想。我要做一名保障飞行安全的一流管制员,做一名技术精湛的顶尖专家,做一名掌握天气变化规律的首席预报专家……有了这样远大的理想,才会刻苦钻研业务,克服一切困难,勇往直前,在火热的青春中放飞人生梦想,在拼搏的青春中成就事业华章。

      在民航强国建设、空管战略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基层单位必须加强对青年队伍的管理培训,做好匠心传承工作和青年匠人的培育工作,使青年职工德才兼备、情理兼修,逐步成为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勇立潮头的开拓者,在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中实现人生价值,在民航事业发展中贡献青春力量。(作者系民航大连空管站党委书记 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