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  |  注册

  • 安全为本 效率提升 智慧彰显 协同奋战——建设“四强空管” 实现民航强国梦

    李贺 编 辑:陈虹莹 2021-10-31 15:44:00

      摘要:“四强空管”建设为新时代空管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命题,开启了新征程。本文主要分析了“四强空管”建设的重要意义,并结合空管通导系统工作,提出推进“四强空管”建设的具体措施,旨在促进民航空管系统高质量发展,不断筑牢民航强国根基。

      一、引言

      2018年民航空管系统工作会上,民航局冯正霖局长提出要全面提升“强安全、强效率、强智慧、强协同”的“四强空管”建设力度,切实建立与当前飞速发展的民用航空需求相对应的空中管制体系。这是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民航局党组结合自身特点,确立的立足全局、面向行业、聚焦关键、凸显特色、带动整体的空管重大发展战略判断和工作目标指引。

      安全、效率、智慧、协同,四个既互相独立又相辅相成的词汇,勾勒了空管未来发展的总方向,指明了体制改革的总目标,奠定了制定措施的总依据。

      二、安全为本

      安危相易,安不忘危,保持空管系统的绝对安全是建设“四强空管”,实现民航强国梦的基石。

      2018年国庆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接见川航“中国民航英雄机组”全体成员时明确指出:“安全是民航业的生命线,任何时候任何环节都不能麻痹大意。” 2021年3月15日,民航局冯正霖局长在民航局月度安全运行形势分析会上再次强调,全行业必须聚精会神,脑要紧起来、心要细起来、眼要亮起来、脚要勤起来、脸要红起来、手要硬起来,全力抓好航空安全工作。因此在推进空管体制深化改革的同时,持续改进与之相适应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不断捋顺安全与发展、安全与效益、安全与正常、安全与服务的关系,随时将安全作为最大的权重进行决策与变革,牢记安全是一条永远不可逾越的红线。

      作为民航工作中重要安全保障型组织之一的通导系统,其首要职责就是保障民航飞行安全和管制运行安全。作为当代通导人的我们,更应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民航安全工作的批示精神,从严落实民航局确保安全运行平稳可控26条措施,抓住关键问题、狠抓整改落实,严诚信红线、筑规章底线,全力确保工作落实到位、措施取得实效。要通过“规章促安全、管理促安全、建设促安全、人员促安全”实现全方位的安全把控。

      规章方面:不断推动完善空管法规标准、运行规范、技术标准等各类规章制度,实现各层级各专业各领域法规标准有效衔接,形成一整套系统完备、科学严谨、运行高效的法规标准体系。以《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工作规则》、《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运行保障与维护维修规程》为基础,不断优化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手册和运行单位的各类运行手册。

      管理方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重要指示,做到责任落实到位,着力加强风险防控和隐患排查“两个体系”建设,完善危险源和安全隐患“两个数据库”,加强安全形势分析研判,实现安全关口前移,及早采取针对性措施,牢牢把握安全主动权。坚持“以问题为导向”,集中精力、集中资源解决安全生产问题。开展设备分级管理和五种重点设备的评估及保障运行数据分析工作,加强重点设备的巡检维护大修,抓住隐患排查的重点,有针对性解决问题和隐患。坚持安全隐患“零容忍”,进一步细化自查、抽查、督查措施,建立问题清单,逐个整改到位,坚持“五必查”机制落实,通过严格管理提高运行管理水平。

      建设方面:加大基本建设力度,加快实施空管“强基工程”,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全国飞行流量管理系统、全国协同决策系统、全国飞行计划集中处理系统建设、民航通信网、ADS-B等重大工程项目建设步伐。通过不断加快推进系统建设,为安全生产运行创造有利的条件。统筹推进老旧设备升级改造,探索开展雷达、导航、甚高频系统性设备全国统一招标选型工作。

      人员方面:加强通导专业资质能力建设,扎实推动工作重心向基层倾斜、保障资源向基层倾斜、人员配备向基层倾斜,强基固本,以开展技能竞赛、论文大赛、资质能力排查、班组建设为抓手,在重点领域、关键工种开展岗位大练兵、大比武,激励一线员工比技术、比技能、比精神,锤炼精湛的专业技能,努力使一线班组成为守住民航安全底线的最强防线,将川航“中国民航英雄机组”的非凡英雄精神熔铸于每个平凡空管人的血液中,体现在空管人的平凡岗位上。

      三、效率提升

      磨砺以须,倍道而进,基于安全基础上的效率提升是建设“四强空管”,实现民航强国梦的关键。

      面对中国民航巨大的发展需求和安全运行保障压力,唯有走基于充分安全基础上的高效发展之路,才能应对时代对民航发展的实际需要。把握好安全与效率之间的平衡,需要我们把握和实践“安全第一”原则,突破“安全与效率不可兼得”的保守思维限制,勇于改革创新,在更加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从大局出发,制定科学的运行标准和安全限制,不断深化空管体制改革,统筹规划,合理分配人力、物力资源,激发空管系统内部的发展潜力,调动外部的有力发展条件,为空管运行效率释放更为广阔的空间。

      通导作为运行服务型组织,其工作要围绕民航各类用户对通导的各类需求而开展,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着力提高运行能力和服务水平,从“提升维护效率”、“提升服务效率”和“提升人员配置效率”等方面出发,构建通导新形象,塑造通导服务新品牌。

      提升维护效率:在设备保障等级、配置模式分级、备件购存方面推进精细化管理,研究其与投入成本的平衡点,有效提升维护效率。提高应急保障能力,加大备用系统、备用设备、备用频率使用,加强跨区联合演练、与管制联合演练,提高应急处置技能,加快应急处理速度,防范系统性风险,防范大面积、长时间的影响。完善台站和综合机房的现场精细化管理,从环境精细化管理向业务管理精细化方面推进。落实各专业骨干参与的巡检工作。推进国产化设备的使用规划,进行国产化备件替代研究,提升厂家支持维护效率。

      提升服务效率:推进通导的运行保障服务向管制一线深入,在管制运行现场推广技术主任席设置,“单点积极响应”管制用户需要,为管制提供高效优质服务。从技术提升方面满足用户的需求,如开展话音识别项目研究管控管制“错忘漏”风险。通过不断地转变运行保障方式和提高技术水平,提升服务效率。

      提升人员配置效率:推进技术人员多岗位多执照和“大运行、大岗位、大值班”运行,实施区管综合机房和终端综合机房集中保障管理。推进台站的无人值守。推动通导企业为主业服务和向市场化转变,抓好维护维修体系中公司化改革推进工作。给予基层单位管理者人员设置、岗位设置、薪酬分配等方面更多的自主权。人员配置效率的提升,是服务和维护效率提升的基础。

      四、智慧彰显

      雏凤清声,一鸣惊人,彰显中国智慧的科技创新是建设“四强空管”,实现民航强国梦的源泉。

      “智慧空管”是空管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基于智慧的技术创新,构建彰显中国科技智慧的空管体系,是时代发展给民航空管人提出的新的挑战。

      当前,全球空管正处在向绩效型的新航行技术大规模商业化运用转变的关键阶段。我国空管与世界空管在科技运用上基本同步,已经进入独立性、专业化和一体化的发展新阶段,但我国空管与欧美等航空发达国家在新技术应用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差距。空管通信技术装备需要由传统的话音通信向数据通信转变,导航技术装备需要由陆基导航向星基导航转变,监视技术装备需要由传统雷达监视向ADS-B、多点定位与雷达监视相融合的多元传感监视技术转变。同时,具有中国特色智慧的空管技术创新,要以飞行信息、航班信息、气象信息、设备状态等空管信息的数字化、可视化为目标,提升空管运行科技支撑水平,实现“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向科技创新要安全、向技术进步要效率、向设施设备要发展。

      空管设备是一个国家民航科技的集中体现,代表国家科技创新和企业科技的综合实力,而通导作为空管系统中技术创新型组织,需要加快各类新技术研究应用,以技术促进安全水平、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提高。通过新技术应用和科技创新,不断降低管制劳动负荷,提升运行保障效率,不断提高空管安全运行保障能力和水平。一方面,以空管现代化战略(CAAMS)为框架,以空管技术为基础,夯实空管信息化基础设施,以信息网络为重要载体,搭建空管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智慧空管,聚焦基础建设、生产运行、空中服务和决策分析等重要领域,综合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以数据为中心的空管运行体系,基于数据挖掘及分析提供辅助决策等服务,推进空管系统向人机一体智能化方向发展,最终形成新型的智慧空管模式。另一方面,加快新技术应用,特别是有助于提高管制安全和运行效率的一些新技术,稳步推进ASMGCS、AMAN、DMAN、CDM、AEROMAX 、CPDLC、DCL、GBAS、HUD 、AIDC等系统建设和技术应用。同时加强科研核心能力建设,加大对创新实验室和开放实验室支持力度,出台空管系统科技成果奖励办法,激发空管科技工作者活力与创造力。

      五、协同奋战

      戮力同心,砥砺前行,目标一致的团结协作是建设“四强空管”,实现民航强国梦的手段。

      协同是一个行业系统性运行的本质要求,也是实现空管高质量发展的必要环境和条件。空管系统是一个涉及多部门、多学科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群策群力,协同运行,才能保证高效顺畅的运行。跨区域协同、跨单位协同和跨专业协同是空管事业协同奋战的主要着手点。

      跨区域协同:首先是推进业务管理的跨区域协同,需要各地区设备保障单位之间协同工作,统筹调度人员,解决在运行和项目建设中出现的人员短缺问题。其次是推进设备建设和运行维护的跨区域协同,加快空管统一运维平台的规划、建设,不断提升空管系统的整体服务水平。

      跨单位协同:加强与地方政府的联系沟通,加强与民航局机关、地区管理局和监管局的政策沟通,加强与新闻机构的舆论沟通。与工信部、广电部门密切配合,完善无线电干扰跨区联动排查机制,做好无线电管理工作。与有关科研组织以及高校积极合作,为培养优秀人才开展交流活动。与国外空管、民航机构等开展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交流,互相借鉴学习,让我国空管融入到全球空管的发展行列当中,从而提升我国空管的管理水平和世界影响力。

      跨专业协同:加强空管系统内部各部门协同运行,从全局出发,以空管系统安全高效运行为共同主旨,明确管制部门、设备保障部门、气象部门之间的协同决策机制和管理办法,避免流程中存在责任空缺。推进空管各专业的协同、通导各岗位各系统的融合,以及与非空管专业的协同。在运行管理上与管制部门、气象部门、情报部门进行对接,优化运行管理模式。研究通导、气象和情报数据的融合,促空管安全,提空管效率。

      六、总结

      安全为本,效率提升,智慧彰显,协同奋战的“四强空管”建设理念,是打造全球一流的航空服务提供者必须的客观要求。快速推进“四强空管”建设进程中,我们要做到以下四点:

      夯实全行业思想基础,全面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提高思想认识、提升政治站位,切实把重要指示精神转化为对民航空管安全的政治担当,转化为对人民利益的高度负责,转化为真情服务的人民情怀,转化为践行当代民航精神和工匠精神的自觉追求,转化为实现民航强国战略目标的强大动力。

      科学把握发展规律,主动适应国内外发展环境变化,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不断完善法律法规,适当调整运行模式,加快新技术应用步伐,提升科技支撑能力,提升科技创新活力。科学编制“十四五”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统筹把握当前和长远,合理设定目标任务,满足发展需求。

      坚持人才兴业的发展战略,全面加强“三基”建设,稳步提升通导队伍素质能力。坚持严格管理、严密作风、严肃纪律,加强通导专业人员资质能力培养。加强复合型技术人才培养,鼓励一专多能、一人多岗、一人多照。做好各专业岗位培训复训工作,提高一线员工技术能力。依托国内外重点高校和科研院所,培养一批懂技术、善管理、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

      促进各区域之间协同作战和平衡发展,保证全国空管队伍的整齐划一。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不平衡,发展落差仍然存在,通过区域、单位之间的协同作战,促进人力与非人力资源在不同单位间的流动与交往,可以保证空管系统以一个整体的方式全面发展,不留短板。

    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在2021年3月31日调研国家空中交通管理工作时指出,空中交通管理是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航空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在建设“四强空管”的理论引导下,新一代的民航空管人必将立足根本,统筹兼顾,锐意创新,精诚协作,为民航强国梦的实现,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作者:李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