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  |  注册

  • 让互联网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助推器”

    周永琴 编 辑:王亚玲 2019-11-14 19:51:00

      “政治工作过不了网络关就过不了时代关”。当前,互联网的发展给企业传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严峻考验,以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发展势头迅猛,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是做好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举措。

     

      以笔者所在的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为例,近年来越来越多的“90后”年轻员工加入机场大家庭,他们思维活跃,年轻有朝气,为民航工作增添了活力;但不可否认的是,不少年轻员工“个性十足”,有自己的意见和想法,不轻易接受别人的意见和建议。作为一名长期从事一线单位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层管理者,笔者想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谈谈新形势下,如何打造“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思维,做好员工思想政治工作。

      “互联网+”环境给企业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机遇

      (一)思想政治教育时空限制被打破,“面对面”沟通转变为“键对键”交流。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有时间、地点、场地等限制,是一种“面对面”的教育方式。而互联网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则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受教与授教不必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更多的是“键对键”的沟通交流。很多之前的通知、培训、讨论、交流等,现在都习惯通过网络实现。微信群、QQ群作为很好的工作交流平台,大大提高了授教与受教者之间的沟通效率,大家可以随时互动和反馈意见。

      (二)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更强,受教与授教者“平等对话”的机会更多。因互联网具有虚拟性、平等性、匿名性,所以受教育者在网络世界里能够抛开现实的约束和顾虑,敞开心扉,袒露自己的内心世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通过员工的QQ空间、微博主页、微信朋友圈等,可以更加真实、准确地了解员工的思想动态和利益诉求,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同时,网络也缩短了大家的心理距离,一些员工不方便当面讲的问题,在网上却可以大胆地表露。管理者也可以改变姿态,用更加贴近生活、诙谐幽默的语言与员工交流,与员工成为朋友,这样的互动极大地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三)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和手段更加多元,“网络元素”让思想政治教育更加“生动”。互联网能够增强政治教育的生动性。由于互联网具有信息量大、传输快、覆盖面广、形式多元化等特点,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添加“网络元素”,能够使其打破传统的一对一、面对面的枯燥方式,让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具有多元性、互动性和广泛性。管理者可以运用网络技术,将教育内容中的文字、图像、声音、动画融为一体,寓教于乐,使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互联网+”环境给企业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挑战

      (一)互联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年轻员工正确价值观的形成。由于网络信息来源的广泛性,信息准入标准缺乏统一性,使得世界各民族文化在网络上发生激烈的碰撞与交融。部分国家或组织利用网络的开放性,通过各种网络文章、影视资料、网络游戏、互动交际平台等将自身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以捆绑的方式向每一位用户进行灌输。有的传播平台如自媒体等,往往为了吸引眼球而出现偏离事实的报道,甚至出现“庸俗、低俗、媚俗”等内容,这些“三俗”信息难免会对年轻受众产生影响。

      (二)互联网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年轻员工之间的人际关系。网络所提供的虚拟化生活、工作、娱乐、休闲方式,带给了人们更多的快乐与自由,同时也容易使一些人沉迷其中而不能自拔,年轻员工群体尤甚,一些自制力不强的员工很容易养成“网瘾”,沉迷于网络游戏,将本该用于学习或与人交流的精力和时间都用在了打游戏上。有些人整天在网上与来自五湖四海的网友沟通交流,而在现实生活中却寡言少语不爱讲话,这种方式无疑会影响到他们现实中的人际关系。

      (三)互联网分化了年轻员工的社会责任意识。一些年轻员工受网络上的西方文化和不良信息的影响,容易模糊理想信念,急功近利,注重个人利益,价值取向歪曲,对“我”之外的事缺乏应有的责任意识。沉浸在虚幻网络世界里的他们,与现实社会脱节,往往很难适应社会的不断变化。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一旦遇到不如意,不懂得用合法合规的途径去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稍有不快很容易情绪激动、走极端,甚至做出一些违法违规的事情来。

      (四)互联网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产生极大冲击。网络的出现,给传统的讲课、讲座、报告会、个别谈心等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带来极大挑战,其教育效果正日益降低。理论课程课堂教学形式单一,讲座和报告信息量少,面对面沟通受时间地点限制……传统的方式已无法满足新形势的要求,这种“你讲我听”的单向强制性教育方式亟待改变。

      顺应“互联网+”环境新要求,探索基层一线思想政治工作新路径

      一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主动把思想政治教育融进互联网,实现互联网和思想政治教育同频共振。信息化时代,只有把思想政治教育与互联网紧紧联系在一起,才能让其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基层一线单位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借助微信、微博、网站等网络平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让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互联网,让互联网带动思想政治教育,进而让互联网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大“助推器”。要不断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子,实现互联网和思想政治教育融为一体、同频共振。充分利用互联网全媒体、多样化的传播手段,传播思想政治教育好声音,传递思想政治教育正能量,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威信力。

      二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转变教育理念,杜绝“以权压人”,善于在疏通中引导,在引导中疏通。新时代要做好基层一线的思想政治工作,就必须充分树立“平等”的工作理念,顺应人自身的发展规律,尊重人的个性,不能僵化处理人和事,绝不能“以权压人”。在工作中应该营造一种平等、宽松、和谐的气氛,切实关心一线人员的疾苦,贴近普通群众,多做真正受职工群众欢迎的事,使大家在和谐、融洽的环境中潜移默化的接受教育,通过充分调动“个体”的积极性,促进“群体”素质的提高和进步。

      三是“打铁还需自身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不断提升自身素质。面对快速发展的网络科技及思维活跃的年轻群体,一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政治素质、互联网技术、能力水平都面临严峻考验。要让受教育者“心悦诚服”地接纳,首先,教育者本身必须跟上时代步伐,如果孤陋寡闻,不善于捕捉网上各种各样的信息,去伪存真,有的放矢,就会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大打折扣。其次,教育者如果自己没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就很容易在形形色色的网络文化中迷失自己,误导员工。最后,如果没有熟练的电脑技术,不善于借助最新的网络工具,必然无法满足受教育者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本身就是员工学习的榜样,所以只有不断地学习、提高认识和能力,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授教者。

      四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变“说教式”“注入式”教育为符合心理规律的“诱导式”“解惑式”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有针对性地学习一些年轻人容易接受的方式方法,包括日常沟通交流的形式,要尽量地“接地气”,平日里要多组织一些青年员工感兴趣的活动,真正地从过去“说教式”“注入式”教育转变为符合心理规律的“诱导式”“解惑式”教育。采取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员工乐于接受的活动方式,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并注意把一线员工关心的热点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网络为我们提供了丰富鲜活的素材,要想让思想政治教育成为精神大餐,既营养又美味,还需要从“配方”“工艺”“包装”上入手,让教育内容既有思想性又有趣味性。

      五是思想政治工作要有效融入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激发员工带着主人翁的精神去工作。安全生产是企业的首要任务,和谐稳定是企业发展的前提。因此,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围绕安全生产中的热点、难点和重点,做好一线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重视员工的主体地位,及时掌握员工的情绪变化,让广大干部员工全身心地做好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要采取以员工为核心的管理思想,多考虑员工的利益,注重激发员工的潜能,让员工带着主人翁的精神去努力工作。要积极听取员工提出的各种建议和意见,激发广大员工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的积极性,不断在自己的岗位上奉献力量。(作者系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 周永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