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  |  注册

  • 刍议新时期民航强国战略下机场人才队伍建设

    沈健 编 辑:陈虹莹 2021-10-31 15:31:00

      摘要:民航强国战略内涵丰富、立意高远。自2008年《民航强国战略的构  想》发布以来,中国民航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新时代民航强国战略建设提出了八个方面基本特征。人才是民航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对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机场作为实现民航强国战略的重要基础设施,建设一支符合时代要求和机场发展需要的人才队伍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本文从人才为民航强国提供智力支持、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困境出发,探讨机场人才培养、引进、留住、使用方面的机会点,力求发现助力机场高质量发展的人才队伍建设之路。

      关键词:民航强国  机场  人才队伍  困境  建议

      Abstract: The strategy of strengthening China's civil aviation has rich connotation and lofty intention. Since the publication of 《The concept of strengthening civil aviation strategy》 in 2008,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civil aviation has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In the new era, the strategic construction of civil aviation power has put forward eight basic characteristics. Human resource is an important strategic resour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ivil aviation, which plays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 achieving this strategic goal. As an important infrastructure to realize the strategy of strengthening civil aviation,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build a talent team that meets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era and the needs of airport developmen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opportunities of airport personnel training, introduction, retention and us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alents providing intellectual support for the strengthening civil aviation strategies and the difficulties, so as to find the way to help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airport.

      Keywords: Strategy; Airport; Human resource; Difficulties; Suggestions

       [中图分类号] U8   [文献标识码]A

      一、机场人才为民航强国提供智力支持

      (一)机场人才在民航强国战略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1.人才的界定

      关于人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  进一步加强人  才工作的决定》明确,“具有一定的知 识或技能,能够进    行创造性劳动,为推进社会主义物   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在建   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伟大事   业中作出积极贡献,都是党和   国家需要的人才。”[1]《民航人才队伍建设中   长期规划(2010-2020年)》中提出,“人才是   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   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   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2]由此可见,人才具有具备一定的知识技能,能够作出贡献的特征。换言之,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为机场发展作出贡献的劳动者便是机场所需要的人才。

      2.人才作用的发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谁能培养和吸  引更多优秀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 占据优势[3]。机场人才作用的发挥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贯彻落实国家、民航局关于机场建设发展有关部署安排,确保政策落地生效。二是制定并推动实现机场自身发展战略。三是保证机场安全生产、运行效率、服务品质、资产管理等目标完成。四是实现机场经营管理目标,激发企业效能。五是推动科技创新运用,提升机场价值。在实现机场发展目标的过程中,人才也通过岗位实现个人价值,是一个互利共赢的过程。

      (二)民航强国背景下机场需要打造什么样的人才队伍

      建设民航强国,需要一支全方  位多层次、专业化、国际化的高素质人才队伍[4]。服务民航强国战   略是机场人才队伍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在新的形势下,机场要完善跨领域、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加快培养一批高水平管理人才、科技人才和工匠人才[5]。打造一支与民航强国相适应的结构全、素质高、规模大的民航人才队伍[6]。

      从人才类型来说,机场需要打造一支集领导  人才、经营  管理人才、工程建设人才、运营  人才、信息  技术人才、专业岗位人才、国际  化复合型人才等多位一体的综合性人才队伍,以满足机场建设、运营发展的需求,在市场竞争的条件下取得稳步发展。

      从岗位划分来说,规划发展、合同法务、财务管理、党群纪检、安全质量、航空安保、品牌服务、航空业务、商业管理、场务管理、灯光管理、鸟害防治、机坪管理、楼宇工程、行李系统、运输服务、流程效率、信息系统、采购固投、能源环境、消防救援、行政管理等都是一个完整的机场岗位设置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从经验层次来说,机场的建设发展既需要具有丰富从业经验的各类人才,发挥他们的经验优势推动各项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同时,作为新生力量,经过学校专业知识培养的应届毕业生也是机场急需的储备人才,他们可塑性强、理论知识储备丰富,具有很强的创新思维和拼搏精神,能为机场建设发展注入新鲜血液,推动业务转型、科技创新、行业变革。

      二、机场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困境

      (一)岗位分工细,专业程度高,准入门槛高

      民航业高科技、高风   险、高投入的行业特征决   定了机场人才队伍建设必须提高标准,设置精细   化的岗位分工,严格岗位技术规范[7]。分工精细化、专业化的直接影响就是准入门槛高,导致人力资源市场上符合岗位要求、专业要求、经验要求、资质要求的候选人规模十分有限,符合条件可供机场选择的人才空间并不可观。

      (二)机场建设速度快,客货运量骤增,机场业务量人才缺口大

      从近10年来发布的民航业发展统计公报可以看出,截止2019年底,我国颁证运输机场从175个增加到238个,平均每年新增6.3个机场。旅客运输量从2010年的2.6  8亿人  次骤增到6  .6亿   人次。全国民航   运输机场旅客吞  吐量由5 .6  4亿人次增  加到13.52  亿人次。货邮运输量从56  3.0万吨   增长到753.14万吨(见图表1-3)[8]。《民航业  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   2020年)》中提到,“预计到2020年,民航  从业人员总量将达到240万人”。不难得出,巨大的数量增长背后机场庞大的人力资源需求。

     
     
     

     
     
     

      (三)知识迭代,技能更新快,经验人才少,培养供应后劲不足

      随着机场建设速度的加快以及运行保障、安全管理、服务水平要求的提高,加上机场治理能力、发展转型的需要,随之而来的技术进步、设备更新、标准提升等影响直接造成人才培养后劲不足,难以适应知识迭代、技能更新的快速变化。有经验从业人员规模小,人才培养的速度、数量、质量与用人需求形成巨大断层,难以满足一流机场建设发展的迫切需要。

      (四)配套保障体系相对滞后,人才流失风险大

    普莱斯构建了员工离职模型,他认为造成人才流失的变量包括选择机会、家庭责任、常规培训、工作契合度、积极\消极情感、工作自主性、分配的公平性、工作压力、薪资待遇、晋升机会、工作的程序性以及社会支持,并认为人才在外部选择机会多,对

     
     
     

      工作满意度低的情况下更容易流失[9]。

      图1.普莱斯模型

      对于机场来说,薪酬福利水平低、工作负荷大、晋升渠道不顺畅等内部原因,以及人才对追求自我价值的需要、工作业绩得不到认可、家庭责任等都会导致人才流失情况的发生[10]。人才的流失会影响机场员工队伍的稳定性,造成运转效率和服务质量的下降,进而不可避免的降低机场的竞争能力[11]。此外,企业文化、同事关系、培训提升、住房通勤等配套保障系统的滞后同样会导致人才外流。

      三、机场人才队伍建设的相关建议

      (一)培养人才方面

      从政府方面来看,政府在人才培养中  一般发挥着“中 间人”的作用。可以结合十四五规划,通过制定人才培养相关的政策,提供制度保障、资金支持,从战略角度统筹推进人才培养工作。通过出台政策,利用公共政策工具提高对市场需求的响应质量,提高政策供给与政策需求的适配水平,发挥政策的最大效用,促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12]。这要求决策部门在制定政策前注重充分调研掌握实际情况,政策实施中注重过程跟踪和效果反馈,并做好阶段性成果评估,适时修订或制定新的政策,形成一个完整闭环。

      从教育机构来看,要综合国家政策、民航发展与社会需求、院校发展规划、生源状况、毕业生发展等科学设计学科专业、制定招生计划、培养方案,在保证生源质量的前提下,扩大招生规模。同时,增加师资投入,引进高水平领军人才和先进的教学设备。通过推动校企联动,建立高等院校与机场联合培养机制,加强在校期间的理论知识培训和实践实习。同时,探索机场专业管理人才、技术人才进高校授课,高效教师进入机场挂职交流的双向渠道,以此拓展学生接受教育维度、师资队伍教学水平提升、在职员工理论知识储备更新,实现教学共赢效果。

      从机场来看,作为用人单位,机场应在充分分析人员队伍情况的基础上,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掌握自身需求。结合  政策支持和单位实际,根据经营管理  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一线  操作岗位等不同员工  的特点,从政治理论、职业素养、专业技能、道德品质等方面制定培训方案。开展专项培训、定期集中轮训、外出交流学习、在线教育、学历教育等有针对性的培养。同时,应完善培养考评反馈机制,注重实践考察,增强培养效果,实现环链管理。针对特殊人才需求,可以搭建校企直通车,联合高等院校实行订单式培养。

      (二)引进人才方面

      从十九大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到,“人才是实  现民族振兴  、赢得国际竞争主动  的战略资源。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加快建设  人才强国。”引进人才是建设人才队伍的重要环节,要进一步拓展多渠道、多形式的人才引进模式[13]。通过校园招聘、社会招聘等传统渠道补充高知识、高技能人才。通过海外招聘、干部选调、专项计划等渠道补充急需人才、高水平管理人才、科技人才和工匠人才,形成多渠道、海纳百川、不拘一格降人才的人才引进局面。

      (三)留住人才方面

      筑巢引凤吸引人才是人才队伍建设的前置环节,留住人才方能让他们发挥聪明才智,为机场发展做出贡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以识才的慧眼  、爱才的诚意  、用才的胆识  、  容才的雅量、聚才  的良方,把党内和党外、国内和国外各方面优   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伟大  奋斗中来。”人才作为机场的核心战略资源之一,是机场发展的“动力源泉” “智慧中枢”。因而,要树立人力资源就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培养以人为本的机场文化,持续推进和加强人才储备库建设。深入挖掘人才需求,灵活运用激励工具,实施有效的物质  、精神激励措施。构建覆盖薪酬、住房、交通、培训、子女教育、医疗、退休待遇等完善的保障体系。加强职业生涯设计,完善职称考评机制,拓宽人才职业成长道路。让人才在机场有归属感、荣誉感、获得感、幸福感,从而充分激发他们立足岗位施展才华的热情。

      (四)用好人才方面

      “聚天下人才而用之”,人才的价值在于使用,人尽其才是机场建设人才队伍的刚性诉求。为人才施展才华提供舞台  、创造条件、增强事业黏性是关键。要着眼长远,建立科学的选拔任用机制,让“发光”的人才走上领导岗位,发挥他们搭班子、带队伍、育新人的作用,挖掘人才更大的潜力。

      要科学运用人才管理工具,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科学看待人才成长探索过程中的失误错误,区分原则红线与探索性试验中的失误之间的区别,防止“一票否决”滥用,旗帜鲜明为那些敢于担当、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营造为敢于担当者撑腰鼓劲的良好氛围[14]。同时,要注重加强人才的内外部交流,让新理念、新模式、新技术不断充实提高人才的知识储备和技能本领。

      四、结论

      人才是发展的关键,是民航强国的软实力。机场人才队伍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推动机场高质量、高水平发展,服务民航强国战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出行需求的向往。人才队伍建设要面向未来、面向市场、面向旅客。要充分认识机场人才发挥的作用,深入分析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困境,对症下药,打通政策制定与教育机构、市场、用人机场之间的供需通道,形成人才培养、吸引凝聚、激发活力,管理和使用人才的完整闭环。(作者:沈健)

     

      

      [1]中国政府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Z].2003年12月26日,原文地址:http://www.gov.cn/test/2005-07/01/content_11547.htm

      [2] 中国民用航空局.《民航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N].《中国民航报》,2011年2月17日第001版。

      [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习近平: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Z].2013年10月21日,原文地址:http://cpc.people.com.cn/n/2013/1021/c64094-23277634.html

      [4] 中国民用航空局.《民航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N].《中国民航报》,2011年2月17日第001版。

      [5]中国民用航空局.《关于印发<中国民航四型机场建设行动纲要(2020-2035年)>的通知》[Z].援自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2020年3月3日.原文链接: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3/25/content_5495472.htm

      [6]中国民用航空局.“民航行业人力资源管理专家库2018年年会在京召开”[Z].援自中国民航网,2018年12月18日。原文链接:http://www.caacnews.com.cn/1/1/201812/t20181218_1263202.html

      [7] 袁骏.“航空业人才管理成熟度研究—以MU公司为例”[D]. 复旦大学,2013年。

      [8]中国民用机场.2010年-2019年民航业发展统计公报[Z].2011-2020年发布,援自中国民用航空局官网统计数据:http://www.caac.gov.cn/XXGK/XXGK/index_172.html?fl=11

      [9] James L. Price. Reflections on the determinants of voluntary turnover.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power, 2001, Vol. 22, Issue 7, pp. 600-624.

      [10] 陈明.“宁夏机场有限公司人才流失问题的研究”[D].宁夏大学,2017年2月。

      [11] 余辉.“SA机场技术服务型人才流失应对措施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6月。

      [12] 敬永春,杨婷,唐春勇.“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政策供需适配偏差及矫正:以四川省为例”[J].《中国人力资源开放》,2020年第1期。

      [13] 肖鹏.“浅谈民航专业人才的引进及培养”[J].《人力资源开发》,2019年第6期.

      [14]薛琳.“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 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 [N].人民日报,2018年9月11日,原文载于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11295618357428494&wfr=spider&for=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