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  |  注册

  • 《中国适航报告》之不让须眉的开路先锋

    编 辑: 2017-01-18 16:39:00

    谈吐不凡 深入浅出

    2015年12月,笔者应邀出席中国民航适航工作的一次研讨会。在当天晚餐的饭桌上,笔者与一位女士初次见面,她就是民航中南管理局适航审定处副处长、ARJ21-700型飞机适航审查“国家队”的机载软件审查员王敏。

    王敏有一双会说话的大眼睛,炯炯有神,闪着灵动的光。在餐桌上大家聊起了一个颇有意思的话题:智能扫地机器人。王敏对此颇有研究,她绘声绘色地介绍了美国、日本和中国的几个智能扫地机器人品牌,以及它们各自的性能、价格和技术指标,大家听得津津有味。

    除了话题新鲜外,王敏的口才也让人印象深刻,她还能将软件控制产品描述得通俗明了。

    再次与王敏见面,是今年2月我到广州采访,她来接我。不过王敏并不是从市内过来,而是2小时前刚刚从上海飞回的广州,其对时间的高效运筹能力可见一斑。

    我们在车上聊到了中国南方航空公司原董事长于延恩。她大眼睛一亮:“我也认识他,于总是我的委任代表,前段时间我们一起在珠海审查一款小型教练机,按照我们确定的适航标准和验证方案,于总作为局方试飞员执飞试飞科目。”说着话她翻出手机图片给我看。何其了得,一个弱女子竟然曾指挥过中国三大航空公司之一的南航老总进行试飞,真是令人刮目相看。

    行路难,开路更难。ARJ21-700型飞机的机载软件审查工作从起步开始就困难重重。ARJ21-700型飞机采用了具备世界先进水平的计算机控制系统,但如何保证机载软件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可靠性,对适航审查工作中的申请人——中国商飞——来说完全是一个新课题。即使是中国民航局也从未有过完整审定一个型号飞机软件的经验。但就是在缺乏实践经验、标准指南和人力资源的多重困境下,机载软件审查工作起步了。

    该项目任务最初落到两个人的肩上,一位是毕业于北京大学的民航西南管理局适航审定处的高级工程师张农基,另一位就是毕业于中山大学计算机科学系的王敏。

    2004年8月,民航局派他们两人前往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以下简称FAA)管理学院接受有关机载软件标准和审查方法的培训。

    出师未捷 折损大将

    起初,ARJ21-700型飞机的总体安全系统性审查工作由审查组副组长成伟牵头,机载软件方面的审查工作则由张农基、王敏负责。

    张农基是一位经验丰富、意志坚定、事业心很强的同志。2003年张农基进入适航“国家队”时,刚刚做完胆管手术,不过当时医生认为胆管的问题是小毛病,所以允许他在手术恢复后可以外出。但一到美国,王敏就发现张农基的脸色不好,便对他说:“张工,您别硬挺着,在房间里好好休息。我一个人去听课,回来给你转达。”王敏还就此事向审查组领导做了说明,领导指示:“身体不适,马上回国。”但张农基坚定地说:“我能坚持。”等到身体状况稍有好转,他就立即与王敏一起投入到了第二周的学习当中。

    当时他们的学习强度非常大,时间安排也很紧凑,而且只有他们两人是国际学生,其余学员全是美国FAA的软件工程师,但张农基一直以顽强的毅力坚持着。

    回国之后,张农基立即住进医院,经医生检查后才发现,这哪里是什么胆管的小毛病,张农基被确诊为病情十分凶险的胰腺癌。没过多久他就去世了,永远地离开了适航“国家队”,离开了等待其施展才华的ARJ21-700型飞机机载软件审查工作。

    如今,十多年过去了,适航“国家队”的战友们一想到张农基,就忍不住默默落泪。没办法,天嫉英才,适航审查工作才刚起步,适航“国家队”就折损了一员大将。

    重担压肩 严格把关

    张农基不幸去世,ARJ21-700型飞机机载软件审查工作的重担就落到了王敏柔弱的肩上。在成伟的耐心指导和帮助下,王敏艰难地开始起步了。

    王敏的基础好、悟性高,学习讲究方法。她先将在美国培训期间学到的内容重新加以整理,进一步熟悉了国际通行的机载软件标准和适航审定程序。同时她还回顾和总结了成伟和张农基平时传授给她的系统安全性审查经验和相关知识,并根据机载设备计算机的特点,重温了大学期间所上相关专业课的内容。

    此后,准备就绪的王敏才进入了ARJ21-700型飞机的审查工作现场。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她按照标准和程序,制定切实可行的审查框架,并做出了大家一致认可的审定计划安排,一步步扎扎实实地向前推进工作。

    当时,为了进一步推进系统安全性和电子、电气及软件专业适航审查工作,民航局请来一位美国专家对中方人员进行培训。这位专家曾经参与过大量航空机载软件开发工作,还是机载软件国际标准的起草人之一。王敏利用给这位经验丰富的计算机科学家当翻译和助教的机会,虚心请教,潜心研究,进一步坚定了信心,按照既定工作方法和审定计划有序开展工作。

    最初的审查工作只是围绕着机载软件本身展开,但机载软件从来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飞机的一部分。飞机所要实现的功能,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软件完成的。因此,机载软件审查必须与飞机的审定过程相匹配。机载软件是为飞机和系统服务的,必须基于飞机和系统的需求,对软件进行审查。这些理念都是王敏在审查工作的实践中逐步摸索和形成的。

    ARJ21-700型飞机的机载软件供应商来自于美国和欧洲国家,由于知识产权保护和出口限制,以及当时西方国家对华的航空技术封锁倾向,大部分相关软件技术资料并没有随产品出口给中国。这在无形中给适航审查工作带来了巨大困难,适航“国家队”的相关工作人员只得远涉重洋到国外软件供应商的研发现场实地学习。

    王敏和后来进组的王鹏、阎芳等人不辞辛苦,从飞机顶层设计和系统需求出发,充分保证了飞机需求被正确实现。这个审查思路,在ARJ21-700型飞机的审定过程中被一直贯彻了下来,从而确保飞机符合适航标准。

    在审查飞行控制系统软件时,为配合飞控系统的地面试验和飞行试验进度,王敏常常工作至深夜。

    起初,她发现根据中国商飞提交的符合性资料无法明确飞控系统对飞机的具体需求,从而无法进一步审查飞控计算机软件的追溯性与正确性,这违反了最基本的软件审定原则。她不讲情面,毫不客气地写明不符合项,退回资料并要求申请人予以纠正。

    为了从源头上解决问题,王敏与飞控系统的审查人员密切配合,与申请人多次进行需求梳理,完整明确地呈现了飞控系统需求,继而以此为依据,进行飞控计算机的软件审查,确保了飞控系统适航验证试验的开展。

    飞控系统是全机20多个含软件的系统中的重中之重,因此飞控计算机的软件必须符合相应规章条款的要求。时任民航局适航司司长的殷时军曾多次对王敏说:“一定要守住这一道底线,确保符合适航标准,不能有纰漏。”

    王敏当然知道飞控系统软件审查的重要性,因此她铁面无私,严格把关。申请人都怕她,怕她工作时那副不苟言笑的严肃面孔,怕回答不了她提出的一个又一个问题,怕无法按照要求提供符合审查标准的工程资料。

    事实上,ARJ21-700型飞机飞控系统的适航审查工作,其完成期限一直在往后拖延,这也是为了尽最大努力保证飞控系统的可控性和安全性。

    高风险的压力、工作量的压力、保证工作进度的压力不断袭来,使身体本来就瘦弱的王敏体重一度下降了五六斤。

    在适航审查任务最密集的阶段,她一个月要往西安飞三四次,一个月中有半个月在陕西阎良吃油泼扯面、羊肉泡馍。在其他人眼里,西北的羊肉是美味,但她却忍受不了羊肉的膻味。这个吃惯了精细清淡的潮州菜的广东女子,为此饱受肠胃之苦。她通宵达旦地读、思、审、评文件,半夜里肚子常常饿得咕咕响,从广州带来的蛋黄派吃完了,牛油饼干没有了,就泡一大杯浓咖啡坚持到天明。后来,王敏不无感慨地总结道:“说是脑力劳动,最后拼的还是体力。”

    广受认可 获封“第一”

    王敏在ARJ21-700型飞机的机载软件适航审查工作中,精于发现,善于思索,勇于实践,勤于总结。除了归纳梳理出基本概念、基本框架、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外,她还特别重视工作中的人际关系处理,与其他同事经常沟通、交流,而她的这项特质也极大地保证了工作的进度与质量。

    在实践中,机载软件的审定工作要与试飞性能、机械系统等各个专业的审查工作相互协同。例如在准确定义飞机需求的过程中,王敏就与机械系统专业组的老专家黄绍臣密切沟通,并与飞控软件供应商——美国霍尼韦尔公司——通力合作,确保了飞控系统需求的正确呈现。

    作为代表公众利益的适航审查人员,王敏在工作中铁面无私,严谨专注,使得申请人对其充满了敬畏之心。中国商飞的很多工程师都爱称呼这个弱女子为“王老师”,愿意和王敏一起探讨机载软件的技术问题,共同寻求解决方案。这一切都得益于王敏开朗的个性。

    在执行审查任务时,王敏还要和飞机系统供应商和软件开发商打交道,其过硬的专业英语能力为审查欧美供应商的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与此同时,王敏非常了解西方人的逻辑思维和行为方式,在工作中按照国际通行的机载软件标准和程序进行审查,获得了欧美机载软件供应商的一致认可与赞许。

    王敏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也得到了中国适航“国家队”和中国商飞的充分认可,甚至给她封了一个“中华第一软”的名号。对于这个充满敬意的称号,她自己经常笑着调侃道:“我可是一枚柔软的女生!”如今这位“柔软的女生”,又成了我国“C919型大飞机合格审查委员会”的委员。

    寄情山水 成功登顶

    王敏的适航审定工作做得有声有色,她在业余时间的爱好也十分广泛,她爱旅行,爱读书,爱登山,爱潜水,也爱做饭……

    在她看来,人生在世,既要工作,也要生活。王敏主张在工作紧张、压力较大时更应该学会积极的休息,而旅行就是她积极休息的一种很好的方式。

    2015年国庆长假期间,她去伊朗旅行。笔者问她为什么选择了伊朗?她扑闪着亮晶晶的大眼睛说:“没有为什么,就是好奇,想看看这个戴着面纱、被傲慢与偏见妖魔化的神秘国家,走进这个有着辉煌历史和精美灿烂文明的国度。”

    王敏对世界永远保持着好奇心,旅行则成为她了解世界的窗口。她从不跟旅行团走,每次都是和驴友们一起规划,自助出行,必要时也会让当地的旅行服务公司按照她的需求定制旅行服务。就这样,以需求为基础的软件审查原则,被她创造性地移植到了旅行中。

    每次出行前,她都会通过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制定旅行攻略。在去伊朗之前,她就曾阅读了伊朗学者写的《伊朗文化及对世界的影响》以及美国学者写的《伊朗史》等著作,力求从不同视角先对伊朗有所了解。

    从波斯湾、设拉子、亚兹德、伊斯法罕、卡尚到德黑兰,在这条著名的“古典之路”上,她饱览了精美的伊斯兰文化和断壁残垣的波斯遗址。回国后她又读了伊朗最后一个王后撰写的《忠贞不渝的爱》一书,甚至深入研读了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波斯帝国史》和《古代伊朗文明探源》。读书,对这个“学霸型”的旅行达人来说,是获得知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王敏在旅行中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善于观察。作为民航人,她喜欢用“民航眼”来观察世界。比如,她发现当时正被西方制裁的伊朗还在使用古董型飞机,比如波音727、福克100和BAE146-300等型号的飞机。王敏认为,如果有朝一日西方国家解除制裁,伊朗的航空运输业必将有很大的发展,而她衷心希望届时国产的ARJ21-700型飞机能够打入伊朗的支线航空市场,C919型飞机能够打入伊朗的运输航空市场,从而与世界航空制造业巨人波音和空客比肩。

    登山是勇敢者的运动,能登上海拔5932米的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的人可谓是勇士,而早在2011年王敏就完成了这一登顶壮举。

    此前王敏曾读过海明威的短篇小说《乞力马扎罗的雪》,想到因全球气候变暖在20年内很可能会消失的雪顶,她下定决心飞到了坦桑尼亚,随后更一路穿过热带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森林带、高山草甸带、高山寒漠带和积雪冰川带,最终成功登顶,欣赏到了乞力马扎罗峰顶神奇瑰丽的雪景。

    王敏告诉笔者,当她在乞力马扎罗山爬到海拔4700米的基博营地时,突然狂风大作,飞雪漫天,强烈的高原反应让她呕吐不止,只得就地休息。

    第二天一早,身体刚刚有所恢复,能吃下东西了,她就要求继续登山,甚至还给登山向导写下了人生中第一份英文保证书:如有意外,责任自负。

    之后她靠着惊人的毅力成功登顶,在乞力马扎罗峰顶留下了勇者的足迹。说起那次登山活动,王敏很严肃地说,她的旅行既是娱乐更是休息,其所有旅行项目都经过了专业的风险评估,她从不冒险,更不会逞强,这种严谨的风格也像极了她在工作中的作风。

    早在2007年,王敏就曾经绕着西藏阿里地区的冈仁波齐神山徒步转山一周。在经过冈仁波齐神山海拔5700米的最高垭口时,那次经历让她毕生难忘。恶劣的天气、艰难的道路、严酷的高原环境,这一切都挑战着王敏体能和意志力的极限。中国民航局原总工程师张红鹰在得知此事后感慨地说:“一个弱小女子,敢于转此神山,太了不起了!”

    王敏,就是这样一位精通软件的专家、寄情山水的“大侠”。

    (刘斌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编审,中国作协2015年重点作品扶持项目《中国大飞机》作者)

    6月28日,国产喷气式支线客机ARJ21-700在成都双流机场迎来载客首航的历史性时刻。(范新宇/摄)

    王敏近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