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新发展格局下“异地货站”建设研究

常晓涛 编 辑:张彤 2023-04-21 14:27:00

  俄乌冲突下百年变局与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交织叠加,给本就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带来了极大不确定性,同时“去中国化”的国际局势严重阻碍了全球经济复苏,加剧全球供应链重构和经济金融网络碎片化。在各项危机叠加的影响下,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和稳定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航空物流发展模式不够完善,制约因素较多,在抵抗风险方面能力不足,尚不能满足双循环发展新格局的要求,如何创新航空物流模式,应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成为国家航空物流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一)国际市场 

  地缘政治动荡、全球化断链和经济下行趋势加快,正在给航空物流带来极大的挑战。随着俄乌冲突的持续发酵,国际关系进入动荡变革期。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和相关领空关闭,不仅拉长了货物运输时间,也增加了航空公司在东北亚与欧洲的航空运输成本。同时,欧美政府鼓吹对华脱钩断链”,加速去俄油气和去中国商品化,谋求近岸和友岸生产,全球产业链呈现从全球协作向局部协作演变的格局,使得航空物流面临持续性的结构巨变。除此之外,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和货币汇率变化带来的成本增加,将给航空物流运营带来极大的挑战。在当前全球化逆转和贸易保护主义崛起的背景下,受持续高通胀压力影响,发达经济体施行的货币紧缩政策促使全球经济下行风险增大,全球贸易量将呈现疲软状态。欧美作为全球主要消费市场,经济增长放缓将对我国进出口贸易产生显著影响。根据国际航协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航空货运需求同比下降8%,随着全球经济增长趋缓,我国航空货运需求增长或将同步放缓。  

  (二)国内市场 

  新冠疫情的大流行虽然已经结束,但其带来的后遗症依然存在2022年上半年,部分机场出现了货站货物积压、集疏运体系效率低下等问题,供应链物流链通畅受到严重冲击,从国内经济形势来看,当前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三驾马车”驱动力削弱,减缓了航空物流市场复苏步伐 

  首先,投资面临压力。当前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呈现逐步下滑的趋势,投资结构出现分化,房地产开发投资持续走弱一定程度上压低了投资增速。考虑到房地产业具有产业链条长、上下游行业多、金融关联性强的特点,房地产市场下滑将通过关联产业传导减少对航空物流的需求,整个航空物流产业链将产生连锁反应。不仅如此,金融风险的增加,导致市场投资者信心下降,影响到市场的资金流动性和融资渠道,使得航空物流行业融资变得更加困难,对航空物流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其次,出口形势堪忧。随着美国大搞贸易保护主义和技术霸凌,与过去相比,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在减弱。中国出口订单急剧减少,航空货运量与市场价格稳定性将受到冲击,供需失衡导致市场竞争加剧,价格竞争将变得更为激烈,未来航空物流整体发展计划将变得更加谨慎。再则,消费市场低迷将导致航空物流业货运量减少、供应链延迟、行业整体利润下降等问题。当消费需求下滑时,航空公司为了维持利润空间依据现行货量调整航班计划,减少航班数量,导致货运时间增加,物流供应链容易出现延迟,生产商无法及时获得所需的原材料和零件,从而出现生产停滞情况,最终导致总成本上升,不利于航空物流可持续健康发展,航空物流市场的稳步复苏受到威胁。 

  2023年开年以来,1月中国民航完成货邮运输量49.0万吨,同比减少25.1%,货邮吞吐量113.6万吨,比去年同月减少26.6%,根据国内多家上市机场航司运营数据情况来看,货运量普遍下降。从国内上市航司来看,国航、东航、南航、海航、春秋、吉祥6家航司货物运输量合计为25.5万吨,不足2019年的60%。从上市机场来看,上海的浦东、虹桥机场、广州机场、厦门机场同比增长率均呈现下降趋势。 

   

  120231月我国上市机场航司货邮运输量 资料来源:民航资源网 

  (三)政策支持    

  针对当前我国航空物流暴露出的短板,提升航空物流能力已然上升为国家战略。在创新方面,《“十四五”民用航空发展规划》中提出要加快形成创新驱动模式,构建自主可控的航空物流网2022年11月,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已发布的四批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中共有9个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航空枢纽经济发展与当地产业战略协同,成为产业链、供应链、创新价值链的重要支撑。3月5日在两会开幕式上,政府工作报告中要求继续发挥进出口对经济的支撑作用,完善现代物流体系。在市场稳定方面,上年12月中旬民航局下发《安全有序恢复航空运输市场的工作方案》,制定未来国内航空市场恢复目标,确保航空货运产业链供应链稳定。1月10日民航局印发《航空物流保通保畅工作指南》。2月6日国务院下发《质量强国建设纲要》要求提高物流服务能力,加快形成国际国内双循环发展格局。 

  围绕“创新发展”“提质增效”等目标,从中央政府到民航局,在平稳物流发展、提升供应链服务能力、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等方面出台一揽子政策,促进航空物流行业恢复发展 

  (四)对策研究 

  虽然国际政治经济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全球价值链区域化态势愈发明显,航空市场充斥着不平稳、不安定的因素,是这些外部因素也为重塑中国贸易格局提供了绝佳机遇。中国应当把握产业转型升级关键节点,鼓励国内航空物流与制造业企业“抱团出海、布局全球通过推动双方在供需合作及供应链层面的协同发展加速制造供应链和流通供应链的相互融合,为培育中国本土服务体系完善和竞争优势明显的全球性航空物流综合服务商打好基础 

  为实现这一目标,一方面应当加快推进海外货站建设,以对华友好国家作为蓝图起点进行布局,通过构建海外服务网络实现国际航空货运网络通达性的快速提升;另一方面应当在国内货源腹地建立异地货站服务平台,抓住中国庞大内需市场优势促进国内货源的整合和流通,提高航空物流行水平和服务质量通过海外货站、异地货站相互映射实现新发展格局下的双轮运转,提高中国航空物流行业整体竞争力和国际市场占有率。 

  二、异地货站项目 

  异地货站是指建设、运营主体在货源地设立的具备部分空侧货站功能,集收运、预安检、理货、报关等服务于一体的航空货站。建设运营主体可以是机场、异地货站所有者、综合物流集成商及其组成的合资公司等。 

  (一)概念特征  

  异地货站通过前置部分业务流程,将机场航空货物运输服务延伸至货源地,实现货源地收发运、属地报关查验、卡车转运等一站式服务在转运过程中,依托航空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实现货站与机场之间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提升信息流转和共享的效率通过异地货站的建设,货运代理和货主可以在当地就近办理业务,并通过定班卡车将货物运送至机场进行收发货。在降低物流企业时间成本和运输成本的同时,也为拓宽物流通道、提升货物运输的通达性提供了便利。 

  (二)实施路径 

  异地货站在实施过程中有以下几个要点: 

  一是在选址上综合考虑。区位条件涵盖了地区的运输便利程度、经济发达程度、地方政策以及生活条件等诸多因素。区位条件的优越性可以为异地货站的发展奠定良好发展基础。对于货站而言,周边交通条件的好坏、运输环节的多少、运输手段及运输时间的不同,均对交通运输成本构成直接的影响,综合运输体系的完善可有效辐射周边较大范围产业经济区在经济结构上,选择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导的地区,在货运腹地市场和空运需求上具有先天优势,可为航空物流发展提供充足货源支撑在地方政策上,要考虑当地政府对制造业、现代物流业以及对外开放是否给予支持,有力政策与资金支持可以保障异地货站项目顺利安全落地、培育及运营海关的支持可在通关便利保障有效落实检绿色通道,进而推出一站式通关服务提高效率。 

  二建立多元合作关系。第一阶段,建设运营主体要与异地货站所在地企业确立合作关系,签署合作协议,通过租用现有货站、规划建设新货站等方式,双方建设运营异地货站第二阶段,应与货运代理企业、综合物流集成商、地面服务代理企业、供应链服务商及海外货站合作方等上下游物流企业合作,拓展航空物流链条,加强物流与产业链协同形成规模效应第三阶段,应大力吸引国际货运航司参与项目,根据市场需求为当地企业提供航空货运运力支撑,打造高效便捷的航空货运产品。 

  三完善服务体系在异地货站项目运营中,建设运营主体需要根据客户需求,逐步建立完善货物通关流程、地面操作标准,实现航空货运全流程一站式电子化操作打造便捷高效的服务体系通关模式创新方面运营主体可以与两地海关展开全方位、深层次合作,加强双方在商品分类、制度法规、通关流程、贸易统计等方面的协同推动海关监管模式创新,推进监管前置、数据共享、监管互认等通关便利化措施的实施,简化通关流程,缩短通关时间,为客户提供高效便捷的通关服务。操作标准统一方面,通过两地共同建立货站操作标准,在货站载运工具、集装设备、票证单据、作业规范等方面加强标准衔接,推动两地货站服务标准一致化,提升客户服务体验。在运营流程电子化方面,通过开发异地货站信息平台,为航司、货代、货主提供货物订舱、货物追踪、多式联运等服务,实现航线操作单证电子化、物流过程可视化,为不同主体之间实现信息互联互通全方位数据共享提供支撑 

  四是异地货站服务功能实现。在信息联通上,异地货站使用机场操作系统,实现两地货站信息系统一体化,保证数据进行及时有效传输;货邮预安检上,将安检流程与标准完整部署在异地货站,预安检模式可提前将存在疑问的货物进行拆包或退回,通过检查后货物即为受控状态,施加预安检标签,在运输过程中对卡车实施在途监管。安检申报信息和安检结果通过系统同步至机场,机场依据安检数据有针对性地采取快速通道、整托安检、提前布控等措施,在满足民航局安检要求的前提下,缩短安检时间;收运仓储上,业务前置于异地货站,货物抵达异地货站并通过安全检查后,完成收运并隔离存放,视同收运至机场货站;货物通关上,为最大化货物运转效率,丰富货站可将异地货站部署在海关监管场所内,支持货物清关、报关、通关一体化以及查验等功能,满足货物各类关务业务场景,进一步提升整体运转效率;货物安保。货物交付给货站后,货站对货物提供安保服务,保障货物的安全,安保服务范围包括但不限于货站、在途等区域。 

  三、未来愿景 

  (一)布局意义 

  异地货站的布局建设不仅意在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也为打造安全、智慧、高效、绿色的航空物流体系提供了落实方案。通过异地货站的布局建设,一方面增强了对“全链条”的把控能力。面临风险冲击时,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能够相互依存、共同应对、灵活调整,迅速恢复生产和运输活力。另一方面也加强了跨区域货代企业、机场、海关等合作伙伴间战略互信与高效联动,保障产业链内循环多路径供给,最大程度降低突发情况对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冲击。 

  异地货站是为保障货物畅通运输而产生的新型服务产品,是落实民航局航空物流发展要求的重要举措。通过异地货站项目构建国内货物网络布局,实现机场与货源地互联互通,同时通过海外货站项目打造全球物流枢纽体系,实现国际货站互转互调。两种模式互为映射,以帮助上下游企业解决货物地面操作、通关与配送问题为突破点,提供全面的供应链保障和增值服务。不仅有效克服“最后一公里”的服务难题,满足周边企业“站到门”配送需要,也为加快建成高效率“全球123快货物流圈”,实现航空物流保通保畅,提供可靠解决方案。 

  异地货站为培育国内物流企业提供了新途径。当前国内物流企业在综合物流、服务能力、服务产品等方面与UPS、DHL、 FedEx等国际大型物流集成商存在差距,布局异地货站,可以为国内物流合作伙伴做大做强提供实践路径,推动其逐步发展成为国际一流大型物流集成商。通过加大国内物流企业与供应链上下各主体之间的合作力度,逐步完善国内站点网络、信息网络、服务网络等,助推其广泛参与全球现代供应链和价值链分工,延伸国际贸易服务链条,为高新技术、高端制造、跨境电商等各类企业提供全球性服务,最终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二)未来格局 

  将异地货站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发展模式,以全球性的眼光布局枢纽点,充分发挥“通道+枢纽+网络”的作用,是贯彻落实国家“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大部署、应对突发事件对全国供应链造成阻断的有益尝试。在当前“一带一路”背景下,构建高水平、高起点的区域和全球现代供应链服务体系,不仅需要供应链跨地区、跨企业的协同整合,也需要相关行业组织主动推出符合我国利益的国际航空制度规则,从国家战略层面深度参与全球现代供应链体系建设,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话语权,为推动交通强国民航新篇章的实现做出积极探索实践。(河南省机场集团航空物流高质量发展研究院院长 常晓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