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  |  注册

  • 全域旅游视阈下我国低空旅游项目开发策略

    张洪 编 辑:张薇 2019-07-15 16:27:00

      低空旅游是域旅游背景下“通用航空+旅游”跨界融合的新生产业,兼具新、奇、特、高等特点,在传统景区向全域旅游发展进程中,能够满足飞行体验、空中观光与高端旅游的游客需要,有效填补旅游市场的空白,满足多元化的市场需求,是通航产业链在旅游领域延伸的新兴业态。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国家着力推进全域旅游战略,旨在扩大国内游泳消费市场,低空旅游产业的大力发展将促进我国旅游业供给侧改革并推动各地通用航空产业的创新发展。

      一、低空旅游是全域旅游领域的新兴产业

      随着低空空域的逐步开放与通用航空利好政策的频发出台,在各地方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我国低空旅游产业迎来了历史最好的发展机遇。民航局冯正霖局长在调研时强调:“让低空游览等新型消费方式真正走进百姓视线”,“让通用航空在”热起来“的基础上真正”飞起来“”。我国国土幅员辽阔、旅游资源丰富、各地景点分散,特别是特殊的地形地貌,低空旅游把传统的旅游视角从通常的平视和仰视中解脱出来,使用通用航空器作为旅游观光的乘用工具,利用空中俯瞰的方式以更崭新的视界来欣赏更广阔的风景,具有新奇刺激的旅游休闲体验,对于传统旅游业具有革命性意义。在全域旅游的新时代,低空旅游产业的发展将进一步推动通用航空与旅游的资源整合、深度合作、协同发展和商业运作,对构建各地空中短途旅游观光运输网络、丰富旅游产品体系,现已成为我国各地传统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与通用航空领域的新经济增长点。随着我国国民对美好生活的旅游需求及消费能力的不断增强,加之低空的逐渐开放、通用航空政策放宽、国民树立航空消费理念、国产通用航空制造业壮大、通用航空人才培训发展及相关地面基础设施健全,我国低空旅游消费的市场规模将快速增长,未来低空旅游产业潜力巨大。

      二、我国低空旅游项目运营总体状况综述

      当前,在国家政策鼓励与地方政府支持下,我国各地积极规划发展通用航空与航空运动,不少民营资本纷纷投资进入通用航空产业,低空旅游成为重点开发的项目内容。我国部分通航公司为了提前市场布局与率先抢占经营权,低空旅游项目已遍及多个省市自治区的知名景区(点)与城镇,国内部分景区开启了低空旅游时代。总体而言,目前我国各地开发的低空旅游项目定位认知不足,基础服务领域比较落后,通用航空配套设施不足,相关主题拓展产业发展也滞后,飞机等固定资产支出和运营成本高企,产品定价难以亲民,尚未形成规模化消费市场,仅仅以时尚体验性客群为主,客流量较低,连续性较差,消费客户群体亟待培育,整体盈利比较困难,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仍在摸索之中。由于低空飞行的特殊性,专业人才缺乏,运营盲目,管理不规范等,导致低空旅游项目不安全事件增多,增加了公众对低空旅游的安全担忧。现阶段各地低空旅游项目没有实现常态化运营,单纯以低空旅游盈利还比较困难,尚未形成大众化消费市场。虽然地方政府与通航企业热情很高,但旅游市场反应较冷,部分项目开发定位存在偏差,没有形成景区与通用航企之间的互动双赢格局。

      三、国内低空旅游项目开发现状原因剖析

      我国各地低空旅游产业现在是“内热外冷”,通航公司单靠低空旅游项目支撑难以实现盈利。造成国内低空旅游项目经营现状主要为三大原因:

      一是客观环境制约条件较多。

      尽管国家推进空域管理改革与军民深度融合发展,当前空域审批流程与周期都大为简化和缩短,但我国还未建立完善的低空空域分级分层管理规章制度体系,景区或城区上空的低空空域开放不充分,飞行管制较多,运营靠天吃饭,航空器驾驶员、通用航空技术人才与低空旅游经营管理人才稀缺,还存在噪音扰民等因素限制。国内不少景区或景点缺乏雷达设施、导航服务、气象及通信等通航管制航务设施,也缺少固定基地运营商(FBO)与低空飞行服务站(FSS)等通用航空地面保障服务基础落后,项目相关的住宿餐饮、娱乐休闲等配套设施不足。

      二是项目消费体验吸引力不强。

      低空旅游主要以观光为主要项目,航线设计不合理,旅游线路单一,项目内容简单,单纯的飞行体验难以抓住游客的心,回头客较少,产品体验的便利性不佳,低空旅游俱乐部等组织尚缺乏成熟的商业模式,相关主题拓展产业发展也滞后,影响游览产品的丰富度。同时,低空航空器等固定资产投入和运营成本较高,导致低空旅游项目经营成本与产品价格偏高,对普通旅客而言性价比一般。国内很多通用机场地处偏远、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再加上服务意识较差,吸引力不强,难以达到游客预期,玩过低空旅游的客户普遍反映体验差,导致消费客户粘性不足。

      三是宣传营销手段运用不足。

      互联网时代旅游消费者极其重视体验,喜欢社交化的产品。国内低空旅游的运营商销售推广渠道少,广告宣传手段不多,项目品牌知名度低,社会影响力较弱,特别是喜欢新鲜、刺激、冒险的青年客户群体不能培育起来。我国缺失航空消费文化氛围,国民航空消费观念薄弱,加之飞行运行过程中的噪音扰民问题,其市场培育还需经历较长过程。

      四、新时代我国低空旅游项目的开发策略

      低空旅游项目的开发与运营需要充分考量当地客观环境与自身实际能力。项目所处客观环境需符合经济水平与消费市场、天气气候、空域情况、景观状况、旅客规模、交通及生活等综合配套等适合开展低空旅游业务的具体条件。开发运营低空旅游项目的通航企业还必须具备低空旅游运营的资质要求、经营能力以及符合规定的起降场地、航空器、航路航线、专业技术人员等关键要素。基于现状,笔者提出我国各地开发运营低空旅游项目的如下基本策略。

      (一)科学规划与精准布局低空旅游项目。

      我国各地要注重通用机场建设与景区景点建设相结合开展布局规划,保证低空旅游发展与当地空域规划、旅游规划、通用航空产业规划、土地规划等的整体性与协调性。在启动规划低空旅游项目时,要立足于当地的土地、空域、旅游等要素,根据当地旅游景点或地形地貌的特征,从当地旅游产业实际情况和满足市场需求出发,确定是项目形式是空中游览、飞行体验或者其他项目,再确定产品设计和机型选择,注意避免视觉污染、噪声等以符合环保要求与景观完整,注重低空旅游项目与地面综合交通方式的有效衔接,运用低空飞行器整合区域范围内的团状或带状旅游景点,通过跨区域合作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树立“全域旅游”目标成立低空旅游发展战略联盟,统筹通用航空资源与旅游业资源的协同联运与融合共享,全面打造区域性低空旅游品牌。

      (二)合理确立低空旅游项目选址与类型定位。

      选址与布局是决定低空旅游项目成败的关键因素。低空游项目要选择独特旅游资源、空中观光效果好、极具视觉冲击力、消费客流规模大的景点落地开展运营,这样才能保障和提升项目的盈利水平。一般来说,低空旅游机场选址或起降场地要根据低空旅游项目的特点,充分考虑项目周边交通的通达性,相邻的休闲娱乐的消费场所。城市型游览一般在市内公园、体育场、楼顶等地设置起降点,景区型游览则要求起降点尽可能的接近景点。同时,低空旅游对气候条件要求较高,雨季天少、雾霾天少,恶劣天气较少,能见度天数多,所在地点的可飞天数应比较多,这样才能保证常态性开展低空游览业务。室内的飞行体验项目则天气影响不大。因此,低空旅游项目的选址与类型定位应综合考虑低空空域、旅游消费群体、可供观赏的空中俯瞰的特别风景或新奇的飞行体验、季节差异、空域航线限制、政府噪音管制等因素。

      (三)专业设计低空旅游使用机型与游览航线。

      因此,受飞行成本的制约,低空游览线路规划一定要精准与恰当,要让游客尽快进入观景效果佳的核心观赏区,体验多样化、层次感强、连续性好的空中观赏资源。机型的选择要充分考虑到游览的航线、客户的定位,依据空域的要求并结合各种低空飞行器的性能,考虑飞机的安全性能和减噪能力,选出最优最匹配的机型。空中游览航线的规划设计应结合选址景物特色、空域繁忙度、游客集聚度、噪声污染情况、商业氛围等因素,根据不同的飞行类型,依托地理水文、农林植被、、历史人文等当地禀赋的景观资源,设计与选取最佳的空中游览飞行航线,确立运营中心点,开通多条航线,网络化布局起降场,静态和动态结合,增加产品的多样性,注意地面产品和空中产品的搭配,长时间游览和短时间体验产品的搭配,满足不同类型游客在短时间内达到优质观赏质量、高效游览效率的消费需求。

      (四)加强低空飞行安全管理与综合保障。

      确保安全是空中游览项目开展的关键所在。我国从事低空旅游业务的通用航空企业要严守“飞行安全”底线,坚持依法依规运营,守住诚信红线和规章底线,严格管控飞行员,健全飞行员管理机制,加强通用航空维修、航务等专业技术人才引进与培育,确保其受过专业培训并状态良好,并严把飞行安全风险关,通过健全通信、导航、空管、航油等配套设施完善FBO基地与FSS系统建设,对参与者开展必要的航空安全教育和应急自救培训,建立低空旅游项目的相关安全管理规章标准,杜绝发生低空游览飞行事故。同时,低空观光游还需要有相应的住宿餐饮、安全保险、医疗援救、生活休闲、度假服务等配套,与周边景区和城镇的业态优化整合,以实现低空旅游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五)完善服务品质提升产品客户体验。

      低空旅游项目需要根据不同类型的的客户需求(飞行体验需求、空中观光需求与高端旅游需求),基于游客角度因地制宜设计好使游客满意的产品,是低空旅游项目能持续运营并作出口碑的前提。通过立足现有旅游资源,充分挖掘当地文化内涵,赋予低空旅游产品特色,突出当地景观特征和生态环境优势,结合当地历史人文、地形地貌、宗教文化等资源,依托旅游景观、城市风貌与村镇形态,设计空中路线与形式,将观光产品向运动体验、主题消费、文化衍生产品升级,运用互联网思维提升产品的便捷性、时尚感、社交化与附加值,增强低空飞行体验的层次和内涵,推进低空旅游产品体验化发展,打造低空旅游主题品牌,更好地满足客户多元化的消费期望期,构建差异化的产品体系,提升低空旅游产品的整体品质,提升低空旅游项目的产品内容丰富度与深度参与体验感,以全新的旅游体验方式进驻广大旅游消费者的生活。

      (六)依托低空飞行优化产品业态结构。

      低空旅游项目要根据各地实际情况有机搭配短途运输、私人包机、航拍航测等业务,结合旅游淡旺季、节假日情况及天气状况,合理协调空中游览、飞行体验以及飞行培训等内容,尽最大可能降低单位成本,提高低空飞行器的利用率与收益,同时也能够锻炼作业能力与提升服务水平。运营低空旅游业务的通航企业既要开发高端化、个性化的产品,也要推出大众化、经济型的产品,并积极打造水上飞机+游艇、直升机+邮轮/游艇、直升机+陆基活动等组合产品,通过与陆地或海洋旅游产品的完美切合,利用多元化的产品定位来引导市场需求,不断完善低空旅游产品体系,实现多维度立体化低空旅游服务。围绕低空旅游项目布局、拓展与集聚航空研发制造、航空运营和服务、通航培训和飞行俱乐部等相关产业项目为一体,依托低空旅游构建以低空飞行为核心主题的通用航空产业门类,形成以空中观光、飞行培训、私人飞行、飞机销售、节庆赛事、空中婚庆、空中航拍、空中巡查、医疗救护、应急救援、航空科普、航空探矿等低空衍生产品,形成“低空+”的产业发展格局。

      (七)协同跨界融合创建低空旅游产业体系。

      随着全域旅游的发展,低空飞行器将回归游客载体和空中通道的功能,附加高价值项目成为关系低空旅游项目发展的核心要素。根据当地旅游资源特色,嫁接传统旅游项目,将低空旅游项目嵌入全域旅游产品链条,通过构建跨行业的、专业的服务平台,结合房地产开发、主题乐园/主题剧场、主题展馆(智慧旅游展示与体验设备)、高尔夫球场、汽车营地、科普基地、农林作业、包机服务、康体养生、文化体验、演艺娱乐、休闲度假、商务会展等产品延伸以实现跨界合作,并且利用森林防火、紧急救援、科学考察、生态示范等政府购买服务方式的公益工作,发展通用航空关联产业为支撑的低空旅游综合型旅游目的地,推动低空旅游从航空圈走向更广阔的大众消费市场,探索各地“个性化消费、特质化发展”低空旅游发展道路,打造各具品牌效应的“航空小镇”或“航空飞行营地”,构建系统化全域旅游供给新体系。

      (八)创新营销模式与渠道开发培育消费市场。

      由于我国公众对低空旅游认知度不高的原因,需要通过开展创新性的宣传营销工作与渠道开发,积极实施多渠道营销的协同效应,让低空旅游进入大众视野成为旅游选择的时尚,进而影响游客对旅游产品的选择习惯。创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商业模式,进一步培育旅游消费热点、释放旅游消费潜力、开拓旅游消费市场。培育航空消费文化。一是应用互联网新媒体开展网络营销。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互联网发稿+搜索引擎推广+精品文章推送等形式广泛宣传低空旅游项目,吸引社会大众的兴趣,建立运营企业与手机客户端的直接联系,最好是能把宣传受众变成消费用户。二是借助影视文化载体做好宣传营销。通过电影电视局的制片商合作,在影视剧中植入低空旅游情节,将影视观众转化为低空旅游产品客户。并且制作低空旅游项目专题宣传片,在城市中心广场、游客集散中心或游客休息场所播放。三是建立多元化的合作营销体系。除了与各大旅行社、宾馆酒店、航空类社团合作外,并加强与网络电商销售平台达成销售代理协议,利用航空会展、飞行赛事、航空文化交流等活动,扩大低空旅游爱好者和消费者群体。四是密切与各类企业机构的战略合作。通过与大型企业、集团公司、商业银行、保险机构、车友会、高尔夫俱乐部等单位签订合作协议,使低空旅游项目成为重要客户接待、会员活动、节日庆典、员工奖励或福利等,使低空旅游成为一个社交化产品。五是重点做好针对80后、90后群体精准营销。大力发展低空飞行俱乐部、低空旅游行业协会,实施低空旅游项目网络化布局与会员制运作,结合航空文化的广泛深入传播,突显航空消费体验和飞行生活方式的重要价值,培育年轻一代的消费爱好和体验需求,以激活低空旅游消费市场。

      五、小结

      低空旅游项目既可以扩大通用航空市场空间,又可以提升旅游产品的体验品质,促进经济价值提升和产业转型升级。我国各地开发低空旅游项目应秉持“通航+旅游”理念,充分发挥低空飞行移位换景的优势,将旅游资源由平面向立体延伸,通过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积极整合资源,培育消费市场、加强市场引导、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商业经营模式、拓宽投融资渠道等多方面下功夫,丰富和完善低空旅游产品功能,提升低空旅游项目的服务品质与消费体验,推动传统孤立的“景点旅游模式”转化为新兴时尚的“全域旅游模式”,进一步拓展与繁荣我国新时代低空旅游产业生态。(中国民航网 智库专家张洪,原文发表于《空运商务》2019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