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时代客舱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客舱空勤队伍与地面服务队伍相比,具有鲜明的特点:人员高度分散在天南地北、五湖四海、国际国内,“集中难”;单位与员工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一年见不上几次面,“见面难”;因生产运行大排班需要,单位组织开展“活动难”;各项规章制度,不能面对面传达,人员逐个“落实难”;队伍年轻化、思想多元化、需求多样化、视野国际化,思想政治工作“教育难”。
针对空勤队伍的“五难”特点,国航西南客舱三部党总支坚持问题导向,以改革创新精神,因地制宜开展工作,积极探索加强空勤队伍建设的方式和途径,推动空勤队伍建设逐步向规范化、系统化方向迈进。
加强宣传思想政治工作 聚人心提士气
如何把400多人的队伍凝聚在一起,让他们“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让他们有“飞出去,航班就是他们的家;飞回来,单位就是他们的家”的感觉?让他们有组织的归属感和凝聚力?这一直是空勤队伍探索的问题。
一是“微党课”务求吸引人、感染人。“微党课”是深入贯彻中央关于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和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要求,强化党员日常教育,在安全服务工作中更好发挥党员先进性的积极探索,主要是借鉴现代传媒技术,把“白开水式”的学习内容变成了生动形象的多媒体演讲,把抽象的理论变成了结合实际的引导,不仅改变了长篇大论作报告、一心埋头读报纸的党课形式,具有小切口、深挖掘、短小精悍、易学易记易掌握、“学”“做”结合不枯燥、形象生动有感染力等特点,而且容易在网络上传播,方便分散在全球各地的党员同志在网上学习。自去年至今,客舱三部党总支共举办131次党员讲解“微党课”,引起了强烈共鸣,受到了广大党员及职工的热烈欢迎。
二是多样宣传务求击中柔软的心。大力开展新闻宣传工作,发挥新闻宣传内聚人心、外塑形象作用。在形式上,除了传统的报纸等平面媒体外,选用美篇、初页等时尚形式,对先进人物、特色航班、班组建设、主题教育等进行密集宣传,用“规范、严谨、和谐、阳光”的客舱文化吸引人、凝聚人、鼓舞人。在时间节点上,提前谋划,让即将退休的乘务员飞完最后一个航班,就有鲜花迎接,有飞行纪念授牌,有多媒体鼓励,有平面媒体宣传,以全面开花的形式,多渠道、全媒体击中员工柔软的心。同时,发挥信息栏方便、快捷、接地气的特点,今年就适时推送了《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加强作风建设,打造规范严谨和谐阳光的职业化队伍》《奋战暑运旺季,我们一起努力》等文章,从全局角度鼓舞人、激励人。
三是谈心谈话一定谈到心坎里。谈心谈话的魅力就是真情沟通、氛围感染,坚持“四必谈”制度,谈思想作风,谈技能技巧,谈工作生活,以“拉家常”的形式,用点滴理解感染员工,理顺心气,用正确的价值导向引领人。适时梳理重点人员,开展教育面谈,进行航班跟踪,帮助解决实际困难,鼓励积极进取,用情感拴心留人。建立支委、党小组、党员以及不同层级员工的微信群,适时沟通交流,缩短空地距离,及时表扬或温馨提醒。坚持“单位与员工相互成就”思想,在涉及员工晋升方面,提供业务和技术指导,助力员工发展。针对年轻员工数量每年递增的实际情况,不断优化团组织设置,以督导队为单位设立了团支部,便于更好地谈心谈话,谈到员工心坎里。
加强新型班组建设 提高管理质量
一个督导队只有一位督导经理,却管理着200多名员工的休息、飞行小时监控、人力资源信息、不合格管理、体检、考勤与病事假、航班预占、空防安全、员工考核等工作,任务千头万绪,工作烦琐复杂。但6个班组、18个班组长管理200多人,就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大排班模式下的督导队管理困难的局面。这迫切需要我们开展新型班组建设,对传统班组管理进行全面重塑,让班组长成为督导经理管理的“四梁八柱”,发挥好班组“班、校、家”的作用,切实下移管理重心,下沉管理界面,提高管理效率。
一是组建班组体现“五个均衡”原则。合理搭配组员是班组建设的基础。管理三部每个班组人数总体控制在30人左右,在班组人员的搭配上遵循“五个均衡”原则:均衡乘务员等级资质、均衡党员人数、均衡人员绩效、均衡标杆班组成员、均衡团支委成员,确保各个班组在同一起跑线“起飞”,便于今后对班组建设成效的评估。同时,综合考虑“师徒关系”因素,将带飞教员与学员尽量均衡分配在一个班组,便于教员言传身教,确保师资力量的优化配置。
二是班组长选拔配置体现“好中选优”。班组长选拔是班组建设的关键。班组即党小组,班组长即党小组长。遵循本人自愿和组织推荐相结合的原则,选派责任心强、工作热情高、业务素质过硬、业务技能双优的党员主任乘务长担任班组长,2名副班组长中至少有1名乘务长,另1名副班组长由表现优秀、积极性高、有发展潜质的两舱或普通舱乘务员担任,确保班组长自身素质过硬,能够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三是定组飞行体现“客舱特色”。定组飞行是客舱部党委为增强队伍凝聚力、归属感,在生产淡季采取的另外一种运行模式,可以有效弥补因长期大排班带来员工和单位、员工与员工的距离感、生疏感,解决“集中难”“见面难”“开展活动难”等问题。在定组飞行的航班上,乘务组均由固定的班组组员组成,相互之间熟悉了解、配合默契,提高了航班管理效率。管理三部每月将定组飞行计划提前上报至运行部门,由运行部门统一安排,实施定组飞行。实施定组飞行模式以来,已经开展了15个班次的定组飞行,通过开展研讨PED使用、“安全在我心”等专题活动,统一思想,规范行动,增强了解,增进友谊,确保了管理部和客舱部的相关要求可以顺利落地。同时,特别注意发挥党小组长的作用,每月的党小组会都由党小组长组织召开,确保了党小组活动正常,把上级党组织的要求落实到每个党员。
加强学习培训 提升综合素质
客舱队伍是一支专业性很强的空勤队伍。在航班服务中,怎样保障客舱安全、空防安全,关键点有哪些?怎样改善服务、让旅客满意,核心点又是哪些?新员工在增加、老员工在晋升,怎样实现传帮带,让他们在航班中游刃有余地开展工作?如此等等,需要学习培训才能提升客舱服务质量,让旅客有更多的安全感、幸福感和获得感。为此,管理三部结合空勤队伍特点和人员结构差异,开展了大量培训工作。
一是滚动学习,一个也不落下。滚动会是空勤队伍普遍采取的一种会议形式,平均2个月或3个月召开一次,一般3天~4天。管理部利用滚动会讲形势、讲任务、讲要求,讲纪律作风、讲业务技能,可以保证80%以上的人员按时参加会议。对于驻外、飞行等特殊情况的员工再分别安排补学,确保学习内容全覆盖。滚动会是管理部与一线员工之间加强思想沟通、业务交流的重要机会。对于管理部来讲,就是利用滚动会提升员工技能、加强与员工沟通交流;对于员工来说,就是学习提高。管理三部特别注重把理想信念、纪律作风、行为习惯贯穿其中,在提高员工思想认识的同时,提高业务素质。同时,我们还通过季度思想形势分析会和沟通员会议,为客舱部和一线员工搭建一个沟通交流的桥梁,便于上情下达、下情上报。
二是抓两头带中间,提服务补短板。主任乘务长和区域乘务长并称“两长”,管理三部现有主任乘务长31人,区域乘务长89人,他们在航班中担负着政策法规运用、综合分析处理问题、安全特情指挥、管理协调等职责,他们综合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航班安全服务质量的高低。因此,抓好“两长”的学习教育管理提升,就等于抓住了分散在各个角落的每一位员工的学习教育管理。今年,管理部三部已经举办了为期两天的“新晋乘务长管理能力提升培训”,举办了四期普通舱培训;还将开展两舱服务规范及特情处置培训、各等级新晋人员业务能力提升培训等分等级、全方位的业务培训,并以班组业务交流等方式,对航班管理、服务规范、特情处置、安全管理等方面进行研讨学习,以多方位的培训和多元化的业务指导,有效提升各等级乘务员业务技能,确保机上服务质量稳步提升。同时,管理三部每年都要新进几十名新员工,对刚入职的新员工,管理部都要进行岗前培训,学业务技能、学企业文化、学纪律规矩,让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转换角色、进入状态。
三是走进你我分享交流,增进友谊增加了解。为进一步加强机组资源管理,更好地保障安全、提升服务、促进和谐,管理三部督导二队“刀锋”班组与分公司飞行部四大队三中队“翔云”班组举办了学习研讨活动,双方就航班中如何更好地保障飞行客舱安全、加深了解、加强配合进行深度沟通,基本达到了“安全和谐心连心,飞行客舱一家亲”主题活动的目的。为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党建工作融入中心服务大局作用,我们与成都双流机场海关旅检三科党支部开展了“走进你我,分享交流”的学习研讨活动,共同为安全、服务、队伍建设工作建言献策、保驾护航,起到了共商、共建、共享基层党建经验的积极作用。为增强年轻人的活力和战斗力,管理三部党总支还利用生产淡季,组织春游秋游、庆祝“五四”青年节、“特色航班”等系列活动,为员工沟通交流搭建平台,将干部与员工加强沟通、班组与员工增进了解,以及“遵章守纪意识”“激情工作、快乐生活”的理念融入员工的工作和生活中,做到水深静流、文化滋养不留痕迹,基层组织活力逐步展现。
当然,加强空勤队伍建设是一个长期探索和研究的过程,需要大胆尝试,在总结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不断推动空勤队伍建设,为打造“规范、严谨、和谐、阳光”的职业化队伍,促进分公司持续健康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作者系国航西南分公司 赵正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