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  |  注册

  • 军民融合式航空货运站营运与建设研究

    常晓涛 编 辑:王蕾 2020-07-13 14:39:00

      CCA随着国家快速发展,多样化军事行动日益增多,航空战略投送地位逐渐凸显,通过军民融合提高航空战略投送保障能力迫在眉睫。本文分析了民航对推动航空战略投送体系军民融合发展的意义和我国航空战略投送体系军民融合发展中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通过建设军民融合式航空货运站促进军民深度融合,对某军民融合式航空货运站营运情况进行研究,提出建设军民融合式航空货运站的几点思考。

      随着我国国家实力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我国军队参与的反恐维稳、国际维和、国际救援、抢险救灾、联合军演等非战争军事行动日益增多,对物资投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航空战略投送迅速、高效、远程、精准,在物资投送方面具有无法取代的优势,军民融合可以为航空战略投送体系带来丰富优质的航空运输资源,是我国航空战略投送体系当前及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

      一、民航对推动航空战略投送体系军民融合发展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强化统一领导、顶层设计、改革创新和重大项目落实,深化国防科技工业改革,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民航是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的战略产业,肩负重大使命,是推进军民融合发展的重要领域,冯正霖局长指示,“要从国家角度谋民航发展、从国防的角度谋民航发展、从人民需要的角度谋民航发展,坚决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安全大局,努力推动军民航融合深度发展,为民航事业发展争取更好环境,为国防建设作出应有贡献”。整合民航运力资源,推进我国航空战略投送体系军民融合发展,是民航义不容辞的责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满足现代化航空军事运输需求

      近年来,我国面临的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国际维和、应急救援、抢险救灾等非战争军事行动越来越多,建立快捷、高速、高效的航空战略投送体系迫在眉睫。芦山抗震救灾,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执飞救灾航班25架次,救灾物资434.458吨,首批救灾员和物资从昆明紧急投送仅用4小时。从实践上看,民航在配合现代化航空军事运输方面具有快捷、高效的突出优势。

      (二)优化国防资源配置

      民航运力自身具备军民通用性强、平战结合紧密的双重特性,平时主要满足国民经济建设需求,紧急情况下,也要响应动员,配合应急救援、物资投送等军事行动。建设航空战略投送体系如果完全依靠军队,需要巨额军费,但是军队联合机场进行战略物资投送,则能以最小的投入最大程度发挥民航运力作用,可以大幅节省国防建设经费,使国防资源得到优化配置。

      (三)提升航空战略投送保障能力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民航在航线网络、信息化建设、地面操作保障和安全裕度提升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效,符合民航运输规定的军用物资通过民航运力投送,可以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航空战略投送保障;通过整合吸纳民航在航线、信息化、地面操作等方面的优势资源和先进经验,我国航空战略投送保障能力能得到较大的提升。

      二、我国航空战略投送体系军民融合发展中的问题

      近年来,中国民航提高政治站位,主动担当作为,积极推进军民融合向纵深发展,在机场融合、军民航空管融合、重大任务联合保障等方面已经取得积极进展,但在航空战略投送体系方面,军民融合发展尚处在探索阶段,在不同程度上遇到一些问题。

      (一)政策法规缺失

      2017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交通法》规定,军队可以以大中型运输企业为主要依托,组织建设战略投送支援力量;2018年3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了第十九届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并审议通过《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纲要》。制度建设的顶层设计已经完成,但具体实践操作时,缺乏相应的法规政策及配套的条例、规章、标准来指导航空战略投送体系军民融合发展,很多工作只能“一事一议”,并没有形成完善的法治框架来保障军民融合向纵深发展。

      (二)运行机制不完善

      深化军民融合,运行机制非常重要。目前我国航空战略投送体系军民融合发展中存在资源浪费和职能重叠的现象,主要原因是在协同决策、应急保障、沟通协调等方面没有形成联合机制,导致具体运行层面军民双方在指挥协调、管理模式、设施设备、人员资质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差异。

      (三)保障支撑有短板

      航空战略投送体系军民融合发展在保障支撑方面,主要存在标准体系不同和信息交换不畅两个较为突出的短板。首先,民航与军队对保障人员、设备等的要求不同,在装卸保障标准、地面保障装备、信息传递系统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一旦遇到紧急保障,操作现场往往秩序混乱、效率不高;其次由于信息安全、技术标准等原因,民航与军队之间无法实现信息互联互通,军队难以全面掌握民航的运力信息、运输实况,民航也无法了解军队的运输需求,导致军民双方在物资集中调度、运力统一调配、人员互相支援方面无法共建共赢。

      (四)激励机制缺失

      军民融合的本质是调动各个相关主体进行资源优化配置,这背后是各方利益的平衡与兼容。航空战略投送体系军民融合发展,涉及军队、民航局、地方政府、机场、航空运输企业等多个主体,不同主体的利益诉求不同,所以尽管在军民融合上,各主体都表现出较强的责任担当,但因缺乏激励机制、效益不能保证,各主体融合发展航空战略投送体系时在创新发展、提质增量、谋划长远方面的驱动力不足。

      三、军民融合式航空货运站的营运研究

      航空货运站作为向航空货物提供“登机”服务的设施,其主要业务包括货物收运、安检、计重、存储、组装、载重平衡、装载、报关结转等。而军民融合式航空货运站是指按照“战时能战、急时应急、平时服务”的思路,军队与机场共同建设、运行和管理的航空货运站。

      某军民融合式航空货运站是某投送基地与当地机场按照军民共建、共管、共用原则,共同投资建设的,集仓储、安检、集配、通关、转运等航空货物保障功能为一体的国际航空货运站。该航空货运站位于某投送基地营区最南端,毗邻当地机场,与机场运营的其他货站间能够一体联动,并行作业;按功能分为装卸区、理货区、仓储区、组板作业区、海关监管区等,并与机场支撑业务的信息系统联通,可实现军民业务保障流程的无缝衔接。

      (一)规划先行,军民共建

      该航空货运站自2016年7月开始投入使用,但实际上早在2012年5月就开始筹备,投送基地充分征求民航局、民航规划设计总院、当地机场的意见,确定建设方案,由投送基地负责航空货运站主体工程的建设,机场负责完善功能,配套检验检疫、海关通关、空侧安防、物流设施等航空运输专用设备。当地政府和民航部门高度重视该航空货运站建设,将其列入支持国防建设的重点项目,在征地拆迁、供电供热费用减免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按照建设方案,机场三期规划将紧邻投送基地设计多个停机位,航空货运站临近机场三期跑道,在航空货运站和停机坪之间建设专用连接通道,届时投送基地的物资在安检组板后可快速转运机坪装机,进一步提升战略投送的时效性。该项目已被纳入“军队十三五规划”设计。

      (二)深度融合,资源共享

      2015年9月,投送基地与当地机场签订《军民融合航空货运站实施方案》和《军民融合安全保密管理措施》,对双方的权、责、利进行明确;2016年7月,投送基地与当地机场成立军民融合领导小组,印发《军民融合项目运行管理办法》,同时当地机场正式启动航空货运站的营运。投送基地与当地机场探索实践“一个组织机构、一支保障队伍、一套设施设备、一个管理办法”的营运模式;建立联保联讯机制,抽组成立军民融合式航空装卸队,共同开展组板作业、叉车训练、货运业务等交流培训;机场在运行指挥中心(AOC)为投送基地设置了专用调度席位,配套相应信息设备,供值守官兵随时掌握航班动态,在演习演练中发挥重要作用;双方通过深度融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三)利军利民,成效显著

      通过对航空货运站的共同营运,投送基地与当地机场实现了双赢:投送基地在与当地机场的交流培训、合作演练中,提升了航空战略投送的专业技能;投送物资在航空货运站操作后,利用当地机场高效的保障体系,可实现90分钟完成装机任务;同时,航空货运站密切了军民双方的联系,强化了当地机场的拥军意识,当地机场开通了内地首个民航机场军人绿色通道,并在航站楼为兵力投送开辟专用通道、专属候机区,保障部队官兵快速登乘,在货运站为投送物资开设快运通道、专属作业区,保障物资快速装卸。

      对当地机场而言,自军民融合式航空货运站投入运营以来,有效缓解了其他货运站的库区饱和压力,保障货量逐步增长,助力当地机场货邮吞吐量稳步提升;军民融合式航空货运站是全国首例,在推进军民深度融合上取得突出成绩,当地机场对国防建设的责任担当意识、创新发展举措,受到军队、民航局等各方高度肯定。

      四、建设军民融合式航空货运站的几点思考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时,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指出了方向,“必须立足国情军情,走出中国特色军民融合道路,把军民融合发展理念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到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全领域全过程,强化贯彻落实和改革创新,坚持法治思维,向重点领域聚焦用力。”军民融合式航空货运站,就是按照总书记的要求,将国防经济与地方经济深度融合,推动军民融合全面、系统、高效发展,是利国利民利军的创新举措,能有效解决航空战略投送体系军民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军民融合式航空货运站的营运经验,为促进我国航空战略投送体系军民融合发展,笔者有几点思考,希望能为军民融合式航空货运站的复制推广提供参考。

      (一)积极打造军民融合发展环境,发挥政策法规引领作用 监管部门要建立健全“政策支持、责权利明晰、市场导向、利益驱动”政策法规体系,指导军民融合式航空货运站的建设和推广;在航空战略投送体系建设方面有突出贡献的企业,要给予相应的奖励和支持,通过利益驱动推进军民融合深入发展。

      (二)加强军地协调联合管理机制,实现军民“共建共管共用”

      军队与机场共同组建军民融合工作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密切协调,指导军民融合式航空货运站的建设、管理、营运和保密工作。对机场货物保障、军队物资保障、双方联合作业等建立规范高效的作业流程制度。军队与机场共用货物保障设备、物流设备、信息系统等,要积极对标融合,逐步实现设施设备标准的规范统一;在满足保密要求的基础上,建立高效的信息共享平台,优化资源调配,满足双方需求。

      (三)探索军民融合发展模式,实现军地优势互补

      通过完善信息报告制度、制订应急预案、定期开展联合演练等方法,健全应急处突机制;通过建立联席会议制度、联络员制度,建立顺畅的沟通机制,确保紧急情况时能实现高效联动。军队与机场共同组建航空战略投送保障队伍,加强统一培训,定期开展联合演练,共同提高保障队伍专业水平和应急保障能力,例如:机场可以组织官兵参加民航相关培训和专业资格认证考核,如FOD专项治理培训、危险品鉴定证书、叉车证等;军队可以向机场员工普及军用装备常识、国防教育知识、保密要求等。(作者常晓涛 系河南机场集团货运公司 文章发表于《中国民用航空》2020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