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  |  注册

  • 以物资通道建设推动郑州国际航空货运枢纽高质量发展——构建亚欧空铁联运体和自由贸易港区

    胡敏华 编 辑:陈虹莹 2021-11-01 12:59:00

      摘要:为推动郑州国际航空货运枢纽高质量发展,实现民航强国战略目标。本文通过分析郑州机场所处的区位优势,提出以建设亚欧空铁联运体为战略突破口,构建以机场服务为基础,以资源通道建设为导向的航空物流生态圈。重点论述了应从亚欧自由贸易货站建设、目标市场建设、产业布局与建设、亚欧空铁联运大联盟建设等四个方面开展亚欧空铁联运体的建设。最终通过亚欧空铁联运体建设的积极探索,“超越航空、立足欧亚、面向全球”,吸引大型物流集成商、航空货运企业集聚郑州,将空中丝绸之路与陆上丝绸之路融汇贯通,以“效率优先、成本优势”为导向建设“联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的郑州国际物流枢纽港,实现郑州国际航空货运枢纽高质量发展。

     

        2013年3月,国务院批复了《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提出以建设郑州大型国际航空枢纽为依托,以发展航空货运为突破口,通过郑州航空港实验区的建设打造一个平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引领带动全省乃至中原经济区融入国际合作分工,为内陆地区扩大开放探索路子。2018年6月,民航局和河南省政府联合批复了《郑州国际航空货运枢纽战略规划》,提出将郑州机场打造为全球航空货运枢纽、现代国际综合交通枢纽、航空物流改革创新试验区、中部崛起的新动力源。同时将其提升为实现民航强国战略目标的重要任务。可见,郑州国际航空货运枢纽和航空港实验区建设是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国家战略。一、发掘区位优势,超越航空,强化物资通道建设从全球成功运作的国际航空货运枢纽的经验来看,充分利用区位优势,构建含机场、海港、铁路、公路和水路组成综合完善的集疏运系统,发展多式联运,吸引大型物流集成商建立高级别的区域物流集散中心,可以扩大航空运输腹地资源,助推机场航空货运枢纽战略的实施。(一)从航空通道分析郑州机场区位优势郑州连南贯北,承东启西,位于全国经济地理的中心位置。从国内航线看,通过与全国166个商业机场距离的统计分析发现,郑州机场非常适宜衔接东北与西北、西南、华南之间、西北与华东、华南之间、西南与华东、京津之间以及华南与京津之间的“小点”航线。基本具备构建国内中小航点中转网络,成为国际转国内,国内转国内的航空中枢。QQ截图20201222211158

    图1-1 郑州机场的国内航空市场区位

     

        从全球航线看,郑州机场位于亚太地区北部中心位置,处于亚太-欧洲、亚太-北美航空货运带上。可以汇集亚太地区的航空货运需求,中转至欧洲、北美等地区。同时也具有亚洲内部的航空货运中转条件(如东南亚或中东-郑州-东北亚日韩)。因此郑州机场具备沟通东南亚-郑州-欧洲或北美、东南亚-郑州-东北亚等航空货运通道。可以着力构建覆盖亚太、连接欧美、辐射非洲和大洋洲的航空网络体系,搭建沟通全球制造中心和全球消费市场的空中之桥。

         图1-2 郑州机场的国际航空市场区位

    (二)从人口地理学角度分析郑州所处的物资通道枢纽优势

         从胡焕庸线所属的人口地理学角度分析,郑州处于长三角、环渤海、大湾区与东北、西北、西南等经济区(长三角、大湾区来往东北、西北;环渤海来往西北、西南)相互联系的重要枢纽位置。

    QQ截图20201224092655

    图2-1 郑州区位分析一

        同时,郑州是我国东南沿海三大枢纽与整个大西北产生经济联结的最佳中转城市,他们通过郑州方能完成与西北地区的来往交流。联系“一带一路”战略,大西北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国内段主体部分,东南沿海则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国内主体地带,郑州可成为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的联结点。

    QQ截图20201224100324

    图2-2 郑州区位分析二

        从更大范围来看,下图这个梯形基本上囊括了整个东部亚洲绝大多数的人口密集与经济活跃地区。以郑州与长三角连线,几乎平分了这个“梯形”。因此,郑州与长三角地区共同组成了整个亚洲东部的交通中心枢纽,而且可以成为“梯形区域”与大西北、乃至中亚地区、西伯利亚沟通交流的中心枢纽之一。

     QQ截图20201224143112

    图2-3 郑州区位分析三

        通过以上郑州机场所处交通区位优势分析,郑州航空货运枢纽战略的实施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区位优势,超越航空,通过新的物资通道的开拓,遵循航空货运-航空物流-商业贸易良性循环的发展机制,培育国际交易中心、贸易市场,致力于“枢纽+通道+开放”的体系建设,探索建设贸易型的国际航空货运枢纽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发展方向。

        二、构建亚欧空铁联运体和自由贸易港区的设想随着我国供给侧改革的深入、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自由贸易区的布局和发展以及各项经济改革措施的落实,世界贸易格局也已经逐渐形成以亚欧、亚太、欧美为主体,这个阶段将是中国航空货运物流业大发展的绝佳机遇,抓住这个机遇将奠定中国航空物流在世界航空物流业中的战略层级。

        航空物流业既是其他产业发展的供给方,又因运作模式、效率而对最终的需求实现具有重要影响。按照供给学派“供给能自动创造需求”的萨伊定律,通过供给端的改革发力向需求端传导,形成供给、需求双升级的经济生态环境,将成为航空物流业的必然选择。因此建设以“机场服务为基础,以资源通道建设为导向的航空物流生态圈”就是郑州国际航空货运枢纽建设的核心所在,通过航空物流生态圈的建设、培育、外延,从而将航空物流枢纽由区域经济的推动者升华为区域经济的拉动者。

        区域经济的主体是市场,市场是追逐利益的,企业利益的来源是由效率提高、成本降低带来的,对于企业(尤其是外贸企业)来说,物流效率的提高和物流成本的降低是企业自身无法根本解决的。解决这些问题,建设优良的产业环境,加快物资流动速度、扩展物资流通区域,就是建设以航空物流为龙头、以郑欧班列为基础的亚欧空铁联运体并在其框架下组织市场、创建市场、带动产业、优化产业布局从而形成航空物流生态圈的根本所在。

        资源通道建设之一:亚欧空铁联运体

        中欧班列的开通,对中国与世界的经贸交流是创造性的,对世界贸易格局的改变是革命性的。基于郑州在国内铁路运输系统中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无与伦比的铁路基础设施,郑欧班列的开通打破了郑州作为内陆城市对外贸易的屏障,为郑州的发展提供了无限的空间。

        郑欧班列的优势是向西穿过中国中部城市群、中国西部经济圈、蒙俄经济圈、中亚经济圈、东欧经济圈、莫斯科经济圈、北欧经济圈、欧盟经济体后直达世界制造强国德国,极大的促进了我国与沿线各经济体之间的贸易往来,为打开国际市场开拓了新的途径。但随着郑欧班列的运营和发展,其开拓国际市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由于受制于以下四个方面的制约而渐显不足:一是郑州本区域的产业规模及产业布局尚不能形成对欧贸易的主导地位;二是中欧班列在各经济圈内的市场辐射面未能形成;三是国内市场同质化竞争较为激烈,导致出关、入关及中转货源严重分散;四是国内有关自由贸易的政策、法律及模式尚不清晰。因此,以促进郑州外向型经济建设为目的,对接与铁路物流有着完全不同的目标市场和效益呈现的航空物流,建设以空、铁物流为主体的亚欧空铁联运体就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亚欧空铁联运体的建设让资源和产品既能走出去也能聚进来,以此扩大郑州本区域内的产业规模,优化产业布局,形成郑州本区域内的产业生态圈、物流生态圈;发挥航空物流的优势,对郑欧班列形成的点对点的中欧贸易进行市场培育,将点转化为面,进而将中欧贸易转化为全覆盖的亚欧贸易。

    图3-1 中欧班列与航空物流辐射区域分析

        亚欧空铁联运体并不仅限于空、铁运输方式的对接,更重要的是依托空、铁物流的产业生态圈和物流生态圈的对接、市场对接、服务对接、政策对接、基础设施对接等方面的全面对接。因此,亚欧空铁联运体的建设应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开展:

        (一)亚欧自由贸易港建设自由贸易是区域经济走向国际的一个重要条件,建设航空自由贸易港为亚欧空铁联运体提供了一个空、铁自由对接的空间;在自由贸易港内,空铁首先要实现物资转运对接及物流服务的无缝对接,这就要求必须完善、提高航空自由贸易港内的相关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借鉴学习迪拜海空联运的成功经验,以“效率优先、成本优势”为核心打造亚欧自由贸易港的竞争优势和服务品牌,探索建立多部门协同运作模式,将亚欧自由贸易货站作为建设中欧空铁联运体的前置条件进行规划、建设。亚欧自由贸易货站的建设,必须要在秉承统一政策、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营、统一管理的原则下,才能将郑欧班列的航空转运货物无障碍导入。

    QQ截图20181011111258

    图3-2 郑州“两港三站综合交通图

        (二)目标市场建设在亚欧空铁联运体下 ,航空物流的目标市场的建设要遵循“以点扩面、向外延伸、向内集聚”的原则。郑欧班列能做到的大都是点对点的物流,铁路的触角无法触及到点外的更大的市场;欧洲的货物通过郑欧班列向东到郑州后即可视为贸易终止,对欧洲的企业来说这条线路还太短,他们希望贸易不只是中欧,而是能将贸易延伸到亚洲更多的市场,比如东北亚市场、港澳台市场、东南亚市场、南亚市场、澳洲市场等等,相反,亚洲各主要市场的企业也面临同样性质的问题。那么“以点扩面”,这个面就是航空物流的主要目标市场。

    图3-3 中欧班列与航空物流辐射市场分析同样,郑欧班列的沿线各主要节点(阿斯塔纳、莫斯科、汉堡等)都存在着和郑州一样的情况。

     

        (三)产业布局与建设物流行业的资源来源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外部市场资源,另一种是内部市场资源,当这两个市场产生互动的时候,带动的是物流产业的形成,当这两个市场足够强大、平衡并产生良性互动的时候,带动的是物流生态圈的形成,要建设航空物流生态圈,就要针对航空物流业的目标市场进行对内建设、对外培育,由内而外,渐进式推进。内部市场大致可以分为两级,一级是对于国内贸易来说,河南是内部市场,其它省份或区域是外部市场;一级内部市场的建设,主要是产业规模的提升和产业布局的优化,是航空物流生态圈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二级是对于亚欧贸易来说,中国是内部市场,亚洲、欧洲等是外部市场。对航空物流业来说,内部市场就是机场所在地的区域市场,其中的生产企业则是航空物流业最稳定、最优质的资源;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经济快速发展,各行业内部竞争加剧,航空物流业要发展,不能等、靠,要,要发挥自身的优势,借助亚欧空铁联运体这一开放体系主动组织市场、创建市场。目前河南的产业状况存在缺龙头、缺规模等方面的缺点;由于各市都在拼经济、拉投资,也造成了部分产业布局分散、无法形成产业集聚效应;河南虽说是农业大省,但在农业科技、农产品加工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和地区还有很大的差距;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很多方面,但根本原因主要是对外部市场信息缺乏足够的敏感度、外部市场对河南产业缺乏认知度。无论是组织市场还是创建市场,航空物流企业都要发挥主导作用,联合当地政府,掌控空、铁联运优势(由个体自然垄断迈向联合自主垄断),通过市场的运营实现“资源通道兴、产业兴”、“产业强、资源通道更强”的良性生态循环,促进航空物流、客流等各方面的大发展,进而实现将航空物流枢纽由区域经济的推动者升华为区域经济的拉动者。(四)亚欧空铁联运大联盟建设目前无论国内还是国际市场,航空物流业竞争异常激烈,在国内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成都等等,面对同样的市场,各航空物流在资源、政策、人才等方面展开了全方位的竞争,再加上拥有自由贸易优势的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更是把国内航空物流业竞争的激烈程度推上了更高;在国际上有韩国、日本、新加坡等,这些机场既有稳定的市场资源又有丰富的国际化经验。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很显然,竞争的优势不在我们这边。倡议成立“亚欧空铁联运大联盟”,优化竞争环境、解决竞争品质的同质化、共同抵御竞争对手的国际化。“亚欧空铁联运大联盟”的成功运作,将会使郑州机场从一个地理位置上的交通枢纽逐步转变为国际航空物流枢纽。

    图3-4 亚欧空铁大联盟相关分析

    1、通过在区域内组织市场、创建市场与企业建立联盟关系,确保自身的资源,奠定自身参与竞争、抵抗风险的基础能力。

    2、通过与区域外的龙头市场、新兴市场联盟,丰富市场资源,增强自身参与竞争、抵抗风险的能力。

    3、通过与铁路、公路、港口、物流公司等相关行业的联盟,丰富自身参与竞争的手段。

    4、通过与优势互补的同行业联盟,解决市场同质化竞争、扩大自身影响力,共同抵御国际竞争。

        四、结束语

        当前,高质量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线。为实现民航高质量发展,民航局提出了“民航强国”的战略目标。冯正霖局长在《郑州国际航空货运枢纽战略规划》编制会上明确提出,郑州国际航空货运枢纽建设是实现民航强国目标的重要任务,鼓励郑州机场大胆创新,破除“行业割据、条块分割”,探索建立多部门协同运作的模式,“先行先试”建设航空物流改革创新试验区。因此,通过亚欧空铁联运体建设的积极探索,发挥欧洲的物资从郑州中转的成本优势,吸引大型物流集成商、航空货运企业集聚郑州,将空中丝绸之路与陆上丝绸之路融汇贯通,以“效率优先”为导向建设“联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的郑州国际物流枢纽港是实现郑州国际航空枢纽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作者:胡敏华)

     

     参考文献:

    [1]   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郑州国际航空货运枢纽战略规划》[R].2018.

    [2]   徐立毅.《打造内陆开放高地 带动郑州高质量发展》[R].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