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的广西实践与探索

编 辑:金杰妮 2023-11-30 23:17:00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党的二十大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要求广西“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取得更大突破”。

  民航业是国家重要战略产业,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具有较强后发优势和增长潜力的交通方式。一年来,广西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五个更大”重要要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4·27”重要讲话和对广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交通强国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发挥民航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的重要作用,高质量推进交通强国民航新篇章建设。

  以客货并举为目标构建中国—东盟空中“丝绸之路”,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支点

  广西大力完善机场基础设施和口岸功能,2022年底建成投产南宁国际空港综合交通枢纽,目前正加快实施总投资超过330亿元的南宁机场改扩建工程、T3航站区及配套设施建设工程、航空冷链等货运设施建设工程,实现南宁机场旅客、货邮保障能力分别提升至5000万人次、95万吨,为面向东盟的要素流动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支撑。

  重点加强中转能力建设,拓展国内经南宁中转至东盟的航线网络,持续打造连接国内至东盟的国内国际有机结合的“双扇形”航空客运网络。今年1月~10月,广西机场累计完成旅客吞吐量1974.6万人次,同比增长132.4%。其中,南宁机场1143.45万人次,同比增长103.6%。南宁机场今年已累计开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雅加达、马拉西亚吉隆坡等11条国际客运航线,完成旅客吞吐量23.8万人次,实现了东盟“十国通”,助力广西加快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持续构建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

  强化与东盟主要货运枢纽的连接,打造南宁至东盟“4小时航空物流圈”,不断提升跨境物流运输效能,持续优化面向东盟的航空物流服务能力。自2020年以来,南宁机场国际货邮吞吐量实现每年翻一番,3年平均增速稳居全国千万级机场前列,2022年国际货邮吞吐量达到7.31万吨,在全国机场排名第14位。今年1月~10月,南宁机场国际航空货邮吞吐量达到6.7万吨,同比增长15.8%。南宁机场累计开通泰国曼谷、菲律宾马尼拉、印度新德里等国际定期货运航线16条,通达东盟及南亚10个国家17个城市。广西至东盟航空货运贸易价值链跻身全国第13位,占全区空运价值比重45%,大幅领先全国13%的平均水平,广西航空货运在促进循环、扩大流通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以两翼齐飞为抓手不断释放通用航空发展活力,加快构建广西“通航+”新业态

  广西积极响应国家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要求,高效推动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工作,在中南各省中第一批完成了省级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建设规划并向社会公布。2022年12月,广西低空飞行服务站(A类)初步建成,并在今年10月获得民航中南地区管理局的设立备案。飞行服务站的建设运营,将有效统筹地方通航服务保障需求,打造开放、活跃的通航市场,有力促进通航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结合实际探索发展通用航空短途运输,创新打造“金桂飞”项目,积极构建区内外“干支通,全网联”航线网络。先后开通了高流量机场联运航线“南宁—桂林”、地面交通不便地区1小时空中互通航线“梧州—河池”和大湾区粤桂合作航线“梧州—珠海”等9条通航短途运输航线,提升了支线机场的通达性,促进基本航空服务实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效支持,逐步织密“贯联全区、通达邻省”的短途运输网络,2022年至今年10月底,累计飞行近600架次,载客近3000人次。

  为快速形成有效的通用航空网络,补足通用航空基础设施短板,创新提出利用交通基础设施增加通航功能,在高速公路服务区、港口码头等交通设施上建设通用航空基础设施,形成全区综合立体交通体系。此外,广西多部门联合印发《广西航空医疗救护实施方案》,重点在广西被国家认定的航空医疗救护试点单位开展直升机起降场地的维护升级工作,委托专业咨询单位开展选址报告编制。截至今年10月底,一次性完成10个选址报告报民航局审核。

  以自主创新为引领着力培育现代化航空产业体系,注入区域经济发展新动能

  大型民航轮胎是影响飞机安全的关键零部件,长期以来,我国民航轮胎主要依靠进口。为攻克这一瓶颈,桂林蓝宇轮胎多年来积极开展民航轮胎设计、制造、检测技术研发,成功研制了基于国产材料、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三环”牌民航轮胎。今年9月,一架波音737-800飞机装配“三环”牌民航轮胎验证试飞成功,这也是继国产支线飞机ARJ21装配“三环”牌轮胎试飞成功后,在大型民航轮胎科技创新领域取得的又一进展。

  近年来,无人机发展势头迅猛,应用场景愈加广泛,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显。贺州市瞄准新兴产业,探索引进亿航智能自动驾驶飞行器总装基地项目,并获批准成为民航局首批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今年10月,亿航智能获取全球首张eVTOL型号合格证。目前,贺州市正开展无人机组装车间、空中旅游试飞基地及智慧城市指挥中心平台建设,建成达产后,可实现综合年产值百亿元以上,提供就业岗位1万个以上,年税收10亿元以上。

  南宁市依托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加快产业集聚,吸引各类经济实体总量超2.2万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60余家,2022年,示范区内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机械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等主导产业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219亿元,同比增长8.14%,在规模以上工业产值中占比67.52%。今年8月,川航物流中南总部在南宁完成了项目公司设立,进一步完善了南宁临空经济示范区航空货运服务体系,对推动南宁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以举办中国—东盟民航合作论坛为平台载体,形成广西对外开放合作新机制

  2021年~202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与民航局连续3年共同举办中国—东盟民航合作论坛。积极打造中国与东盟国家民航业交流交融的主平台,目前品牌效应已初步显现。论坛内容和形式逐年丰富,承载信息量逐年增加,高质量招商推介活动同步举办,民航产业项目合作力度逐年加强,助力广西作为中国面向东盟的“桥头堡”作用进一步发挥。3届论坛共有约1500人、500余家中外民航单位现场参会,今年线下参会人员包括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柬埔寨、缅甸、老挝、菲律宾、文莱等外方嘉宾50余人。

  今年论坛的一大亮点是首次采取了“会议+展览”的模式,集中展示宣传介绍中国与东盟国家的航空公司、机场、空管、航空运输服务保障单位、航空器制造企业、科研院校等的技术成果、产品及服务。邀请中国民航机场建设集团、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等国内大型民航建设、科研服务单位参展,邀请了广西汽车、玉柴集团等本地生产制造企业参展;既有各单位的图片展、视频展,又有民航特种装备的实物展,还有现场技能展示和互动体验,为中外参会人员提供了参观交流、商务洽谈的平台。

  在充分酝酿筹备的基础上,今年论坛期间正式促成中国航空运输协会、广西机场管理集团、亚洲航空、新加坡民航学院等15家中国和东盟民航单位携手成立中国—东盟民航合作交流中心。该中心将推动中国—东盟民航产业链各利益相关方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的跨部门对话与交流,推动形成更为多元的全链条合作机制,推进中国与东盟各国民航发展战略、规划、机制对接,加强政策、规则、标准联通,积极助力将中国—东盟民航合作打造成国际合作的样板,在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合作方面取得更大成效。(作者:许澎 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