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航司辅助性服务视角机上WIFI产业发展路径浅析

编 辑:张薇 2019-07-09 10:48:00

  提升旅客对民航服务获得感是全行业践行真情服务取得成效的具体标准之一。2018年1月16日,民航局颁布《机上便携电子设备(PED)使用评估指南》(以下简称《指南》)。随后17日,东航首先正式对外宣布执行,海航第一个执行可使用具有飞行模式手机并能接入客舱无线WIFI系统的航班。在之后一周内,其它国内航空公司纷纷跟进,陆续宣布开放在飞机平飞阶段以飞行模式使用手机的限制并在部分航班开放WIFI接入功能。笔者认为:此举标志着我国民航行业管理机构积极响应旅客的合理诉求,为航空公司在以机上WIFI为代表的辅助性服务展开政策性松绑做出了有意尝试。2018年或成为国内航空公司辅助性服务启动补短板行动的“井喷式发展元年”。本文将从航空公司大力发展辅助性服务的角度,简要分析机上WIFI产业发展的路径。

  一.飞行中许可使用手机政策解读 

  各大航空公司纷纷打出“欢迎开机”的诱人广告波动旅客心弦,但事实并非航司描述和媒体宣传那般激动人心。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和人类活动在线化趋势,旅客对能在飞行期间使用包括手机在内的便携式电子设备需求日益增加。根据国内外专业机构的研究结果表明,飞机制造商在设计、制造环节强化防范干扰技术的主动应用和手机通讯技术迭代加速,全球航空器在电磁干扰源强度控制和抗电磁干扰技术、规定和实践方面均取得了突破进展。事实上,很多国外航空公司早已在往返我国的航班上允许旅客使用飞行模式和部分提供机上WIFI服务。飞行中许可使用手机基本不会对国内航空安全管理造成影响。但民航局出于严谨性考虑,《指南》规定将便携式电子设备在机上使用的评估验证权利明确授予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即:航空公司自行确定包括手机在内的PED能否在机上使用。民航局颁布的《指南》实质为机上使用电子设备政策松绑设置了三个前提:第一,航空公司要组织进行验证PED是否在使用时不会影响飞机导航和通讯系统,只有验证通过的PED才可以在机上开放使用;第二,航空公司要建立相应的PED使用规范并向旅客进行充分告知;第三,PED并非可以在机上完全自由使用,当机上导航和通讯设备受到干扰或机组人员遇到紧急情况下达指令,机上全部PED(医疗电子设备,如:心脏起搏器、便携式制氧机等除外)必须禁用。国内航司要有《指南》,必依归。

  目前,国内航司许可飞行中使用手机实践包括两个维度:第一个维度,旅客在平飞后开启飞行模式使用手机将不再被禁止。但由于飞机未安装机上WIFI或旅客无权接入,手机只能起到多媒体设备的作用,仅支持旅客使用手机已存储和配置的软硬件资源,比如:看电影、拍照、听音乐、读电子书、玩单机版手游等;第二个维度,旅客乘坐由已安装机载WIFI设备飞机执行的航班可以实现上网功能。按照航空公司的要求开启手机相应功能并接入互联网,并几乎可以实现手机除了移动网络语音通话功能之外的全部功能。但是能否达到旅客在地面环境同等的上网体验水平,这要取决于航空公司采用的接入技术总频带宽和同时接入用户所需数据流量。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17年底,国内航空公司运营客机3296架,其中宽体客机近360架,已经安装机上WIFI系统的客机约120架,几乎都是宽体客机,仅有九元航空在其新购置的B737-800窄体客机配备了原厂WIFI设备包。航空公司从经济角度考虑会将宽体客机投放在北上广等国内枢纽机场之间和往返欧美澳等国际长程的航线上。以目前机上WIFI的硬件配置现状,很多乘坐国内航班的旅客是无法使用机上WIFI服务的。

  二.我国机上WIFI产业的发展研判 

  我国航空公司飞行过程中使用手机将有望造就全新市场和创造消费场景,国内机上WIFI产业呼之欲出。参考国外经验,纵览国际机上WIFI产业发展情况,该产业将由机上WIFI硬件供应商、航空公司、通讯服务提供商和产品内容服务商等构成。在研判产业参与各方发展之前,不妨让我们深入思考一下WIFI带给机上消费场景变化前后的逻辑。无WIFI,飞行中旅客是与机舱外“失联”的。此时机上是航空公司的“专属领地”,满足旅客一切需求的产品均由航空公司提供,吃喝什么、看听什么、购买什么、使用什么均由航空公司垄断。因为乘机旅客是各方公认的高价值消费群体,航空公司可以凭此获取高额的消费场景垄断收益;有WIFI,飞行中旅客是与机舱外“时连”的。航空公司将部分失去飞行中对乘机旅客的场景垄断,也必将失去非及时消费产品供给的场景溢价。当然,航空公司可以新增获得旅客连入WIFI的使用费收益。因此,机上WIFI带给航空公司经济层面得失取决于溢价损失同新增收益的数值关系,还不要忘记机上WIFI硬件增加成本在消费者层面的分摊。笔者对机上WIFI产业研判如下:

  1.机上WIFI硬件供应商市场规模有限

  根据有关专家研判:我国航空公司推进机上WIFI业务将可分为全面实现宽体客机WIFI服务全覆盖和逐步考虑窄体客机增加WIFI硬件两个阶段。以目前我国航空公司运营的约360架宽体机中已配置WIFI硬件的约120架计算,考虑到《指南》影响和同业竞争加剧等因素,预计未来3年估计会有至少150架宽体客机会增配WIFI硬件(考虑部分老旧宽体机将被退租和改货),折合每年将有50架改造的市场规模。笔者认为:窄体机队增配WIFI硬件市场规模更是有限。航空公司会选择类似九元航空的模式,新购已经在原厂安装机上WIFI硬件的飞机而不是将现有的飞机进行加装。除非机上WIFI在1-3年内可以迅速成为国内航线服务的标准配置(前提是不收取旅客费用并支持全体上网优质体验)。据此预期未来3年我国窄体机改造市场规模不会超过现有机队的20%,约600架,折合每年50架。在价格方面,增配机上WIFI设备的单价根据整批数量、时限安排等差异较大,若以约70万美元/架折合450万人民币/架来计算。未来3年我国机上WIFI硬件供应商市场规模约为7000万美元。将之同飞机和航材采购的高价格相比,这一年市场规模也就够买一架B737-800的。

  2.航空公司亟需管理升级和慎重跟随

  随着机上WIFI时代的到来,在旅客享受实时连接世界的同时,旅客也会出现新的困扰。客舱是相对狭小且密闭的环境,如果坐在你旁边的旅客在语音聊天、做直播或外放音乐,隔壁的你是否将在加入和逃避中做出选择,如果逃避又可以到哪里去呢?正如在禁止开机的时代空乘催促旅客要关机一样,进入开机时代后空乘是否要提醒旅客静静不要打扰邻座旅客呢?确认每名旅客手机确实处于飞行模式似乎也是一件只能要求但无法一一核实的任务。笔者认为:使用比禁止更需要航空公司在客舱服务环节运用更大的智慧和展现更多的服务。

  3.通讯服务提供商争夺机上业务蓝海

  航空公司和WIFI设备供应商分别是机上WIFI产业的“网吧”和“路由器”,网速快慢还得依靠通讯服务提供商提供的带宽。据悉,我国三大通讯服务运营商已经签约多家航空公司,相关机上WIFI通讯服务测试与飞机改造工作也正在进行。目前,要实现机上WIFI通讯主要采用两种技术:ATG方案,即利用通讯服务供应商现有的地面基站与飞机现有机载通信设备实现网络接入,可称为“空地互联”;卫星方案,即利用Ku或Ka频段的在轨通信卫星,飞机联通卫星频段再转到地面基站以实现网络接入,可称为“空星互联”。中国电信是目前三大基础电信运营商中唯一拥有卫星移动通信牌照的运营商,可提供“空星互联”,除此之外国际海事移动卫星组织也可以提供该项服务。中国移动目前可以提供“空地互联”方案,正在加速推进卫星组网。中国联通则利用混改的体制机制优势,与航美在线、海特凯融等成立合资公司“联通航美”,力争打造机上WIFI全产业链服务。笔者认为:通讯服务提供商争夺的绝对不仅仅是机上WIFI市场,而是未来更大且更具价值的机上全域通讯业务。随之,5G技术商用时代的来临,Ka宽频卫星技术成熟和一箭多星引致的通讯卫星组网成本降低。未来5年,必将实现机上WIFI大提速并实现机上及时语音通讯功能。这片蓝海,不会有谁想错过的。

  4.产品内容服务商必将掀起饕餮盛宴

  当你坐在飞机上,你想到的是如何打发无聊的时间,特别是飞行时间在3个小时以上的中长程航线上,旅客的这项需求将极为强烈。机上WIFI将颠覆现有航空公司提供产品内容服务的单一模式。毕竟航空公司只是在飞行安全领域是最专业的,其它方面只能因为曾经的“场景垄断”而引致的“相对比较性”专业。笔者认为: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生态圈“大佬”,必将携其现有体系的优质产品内容服务商进入我国航空公司客舱--互联网尚未开发的“处女地”。以互联网思维,满足在2017年内就达到5.52亿人次在1059.7万飞行小时中的各种需求。还有年乘机人次有望在2020年和2015年分别达到6.5亿和13亿的潜在市场需求,单从流量导入这一模式评价,产品内容服务商现在怎能不垂涎欲滴并勇往直前呢?

  三.我国航司如何从机上WIFI获益 

  我国航空公司能从机上WIFI产业的出现、增长获得多少收益完全取决于行业管理层面的政策走向。正如我国机上WIFI产业的出现是源自民航局颁布的《指南》,旅客能享受到他们期待的机上WIFI服务取决于产业生态圈闭环的真正形成。而WIFI产业潜在商业价值的真实释放“启动按键”毫无疑问是发改委和民航局能放开对我国航空公司以机上WIFI为代表的辅助性服务收费限制,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指南》是成本项,费改才是收益项。若机上WIFI服务收费成为可能,航空公司从机上WIFI获得收益路径也就清晰且明朗。

  1.旅客会为使用机上WIFI付费。旅客特别是长时间飞行的旅客,具有强烈地机上WIFI服务需求,可以接入互联网的手机越发成为人类不可或缺的基本生活要素。此外,对于炒股期货、紧急商务、要紧公务的旅客,能够在飞行时间保持其通讯工具通畅具有极高的机会成本,相对较高的机上WIFI接入服务费他们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2.机上辅助性服务消费或成为新亮点。包括免税品销售、机上付费娱乐、机供品消费、付费升舱和选坐、目的地酒店预定、旅游租车消费等机上辅助性服务的价值潜能将伴随着手机移动支付功能的开启而充分释放。我国航空公司终于可以有机会追赶欧美同行令人艳羡的辅助性服务收费业绩了。

  3.将机上旅客的高净值人群注意力流量变现。乘坐飞机的消费者尤其是头等舱、公务舱和高端经济舱的消费者,具有极强的高消费能力,也为某些商业模式做出了自然的目标营销群体锁定。机上WIFI天然就会成为高效接触高净值人群并与其建立直接联系的绝佳入口。航空公司完全可以凭此开展流量变现。这一转化过程和市场定价也是最终决定机上WIFI产业发展走向的最重要因素。

  综上所述,以航空公司辅助性服务视角观察我国机上WIFI产业发展核心逻辑在于行业政策导向。如何在满足旅客新需求和保护旅客利益的“矛盾”中寻求新平衡?这是亟需行业最高管理机构深入思考的问题。不能因噎废食,更不能以保护利益之名行抑制需求之实。(綦琦、纪广平 单位: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九元航空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