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校企结合推动院校高质量发展进入“快车道”

作 者: 顾胜勤 | 编 辑:张薇 2021-10-22 09:58:00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下简称意见读后深有感触。一是《意见》为民航职业院校的发展指明了清晰的方向,向高质量发展方向进军。二是《意见》指出2025年,职业教育类型特色更加鲜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基本建成,技能型社会建设全面推进2035年,职业教育整体水平进入世界前列,技能型社会基本建成这对民航职业院校来说任重道远。 

  一、民航院校融入行业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通途 

  长期以来,民航职业教育与行业的发展存在不匹配状况,尤其在今天信息化大数据的浪潮推动下,民航企业智慧化的发展突飞猛进,这一情况更为突出。笔者认为,依附行业发展是职业院校的生命线,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方法是民航职业院校融入行业发展,它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通途。 

  1、职业院校必须扎根在行业之中才有发展的空间 

  《意见》特别强调了创新校企合作办学机制这是职业院校的生存之道,事实证明,任何偏离行业的职业院校无法长期生存,最终走向自生自灭之路。 

  其一、民航院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技能 

  无论是普通教育还是职业教育都离不开教育做人的本质。民航职业院校必须树立立德+技能的办学理念。《意见》明确指出,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技术技能培养融合统一众所周知民航业是现代化运输工具的服务行业,安全与服务是民航业的立足之本,这就要求民航职业院校的教育必须遵循立德做人在先,技能在后的办学原则,重要的是这不仅是教育的宗旨,也是行业对职业院校的要求。民航职业院校立德教育体现在爱岗与责任心两个方面。爱岗包括热爱自己的职业,有愿意为他人服务的慈善之心。责任心是指时刻铭记,没有安全就没有民航的一切,体现在对本职岗位高度的责任感,忠于职守。在立德教育的前提下技能教育当仁不让,技能是扎根在行业与企业的土壤之中,院校技能教育着重体现应知应会上。一是院校必须培养出符合用人单位应知应会的人才需求。二是院校的应知应会教育不是停留在就事论事层面上,它不是单纯的技能教学,而是立德教育的深化与具体的体现。成功职业院校的案例告诉我们,只有把立德+技能深度融合在教育过程中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其二、民航院校应该与时俱进跟上行业发展的步伐 

  回视民航职业院校发展轨迹来看,从中转升格为大专,大专升格为本科,民航院校规模上不断扩大,人员不断增加,量的发展并不意味着质的发展。目前,民航业开始进入高质量发展,在智慧化与人工智能化设备使用方面更是突飞猛进,民航学院在这方面还跟不上企业发展的步伐,无论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或方法都存在滞后。笔者认为,民航院校应乘《意见》东风,依据行业发展的需求因地制宜实行教学改革,院校从注重培养专业人才向综合素质人才方面转移,这是行业发展的新要求。现实告诉我们,民航业进入大数据与智慧化的时代,企业管理与运行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出现许多新课题;人工智能设备的使用代替许多人工服务,单一的业务技能已经不适合企业发展的要求,企业对人员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综合素质人才成为当务之急。这就要求民航院校必须跟上行业对人才需求的步伐,实施综合素质人才的培养。在教学上,借助《意见》东风进行专业改革推动院校的发展。由于智慧化与人工智能设备的使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原来的操作程序与服务流程,民航院校在与教学上必须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尤其在教学计划与教材按照生产实际和岗位需求设计开发课程,开发模块化、系统化的实训课程体系等等来适应行业的发展。 

  2、职业院校教师深入到行业一线是推动院校高质量发展的助燃剂 

  职业院校教师是学校发展的中流砥柱,没有一流的教师培养不出来杰出的工匠。教师不仅是校企结合的践行者,而且是推动院校高质量发展的助燃剂。 

  其一,职业学院教师深入行业是院校高质量发展的助燃剂 

  意见指出要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特别强调要落实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的规定这是明智之举。职业院校生存之本在教师,教师生存之本是深入行业。从院校角度看,学校的发展取决于师资力量,优质的师资是推动院校发展的助燃剂。为此,院校管理的决策层不仅要把教师深入行业提到议事日程上,制定相关政策扶植包括财政上积极鼓励教师深入第一线的政策。而且要把教师深入行业第一线作为院校办学的方针,作为校企结合的重要内容,这不仅有助于教师呼吸行业的新鲜空气,而且为学院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作为教师最重要的是“师德”。为人师表是师德重要的标志之一,而知识先行是师德的载体。先人告诫我们:给学生一碗水,教师须有一桶水,这样才能避免误人子弟,不罔顾为人师表之名。尤其职业院校的教师不同于普通院校老师,它没有“老本”可言,行业的飞速发展迫使教师不断地更新知识,今天不接受新知识,明天就无法立足讲台。故深入行业一线不是学院要我去,而是我要去,它是教师生存的土壤,只有把自己扎根在这块土壤中才能得以生长发展。 

  其二、职业学院教师深入行业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再现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很大的区别在于,理论与实践结合是职业教育的特色。职业院校教师深入行业第一线,这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必须。一是教学理论回到实践,教师可以把教学的理论回到实践中去检验,去充实。比如教材内容。众所周知,教材有一定的稳定性,不可能经常更换,内容会出现滞后。而教师深入行业第一线能够弥补这一缺陷,可以将实践得到知识对教材某些章节修改或增添新知识与内容,使教学接地气,有力地推动教改与发展。二是教师深入行业第一线可以发现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很大程度上需要理论指导来解决。从企业角度看,希望院校能够帮助解决问题,促进企业发展。从院校来看,企业的问题也给教师提供研究课题与研究方向,这是双赢的利好。 

  二、民航院校坚持改革与行业多维契合推动自身高质量发展 

  《意见》对高职提出了使命:本土推进与国际联动融合,走出中国高职道路这对民航院校来说,既有自身高质量发展又有担负民航强国的重任,可谓任重道远,需要院校坚持改革充分发挥自身能动性,积极深入融合行业,才能推动自身高质量的发展。 

  1、民航院校坚持改革充分挖掘自身潜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民航业信息化与大数据的浪潮推动下正在进入变革,民航院校应该主动积极融入到行业发展的洪流之中,以改革促发展,充分发挥挖掘自身潜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其一,打铁需要自身硬。院校高质量的发展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它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引擎。依据《意见》精神制定与其相匹配的“制度”,尤其在鼓励支持教师深入融入企业方面制定相关条文。科学的制度是生产力,它有助于调到教师的积极性,能够推动院校高质量发展。要对自身身份和发展实力进行自我认同与评估将自己的优质资源深度融合行业,实行科研、产教结合,通过自身的努力打造出带有自身烙印品牌。将教科研积极参与行业的各项研发与标准制定、行业标准等等。民航高校不仅承担自身高质量发展,还承担民航强国的重任,要参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开发为实现民航强国参与国际标准的制订与中国标准的输出增添一份力量。 

  其二,专业教研组(室)产业链、生产链深度推进产教融合 

  专业教研组(室)是院校的生命细胞,它的活力直接关系到院校发展,其作用不可小看。成功的案例告诉我们,高水平专业教研组(室)的成功一定是基于与行业或企业的深度融合,它是以行业与企业的需求为坐标,发挥自身的特长来进行产教融合。目前院校的专业教研组(室)坐标基本上都是对焦在教学上。这次《意见》要求职业院校深度推进产教融合院校的专业教研组(室)应将其坐标与行业的产业链与企业的生产链对接,构建清楚专业教研组(室)与产业链、生产链之间的关联和衔接,科学界定专业结构,调整优化专业资源,建立符合企业需求先进的专业标准、教学标准、岗位标准、课程体系以及实训基地尤其核心专业,要予以重点挖掘,充分发挥其在整个专业教研组(室)中的作用,根据产业链中相关岗位集群、职业工种、工作流程等要求对教学中的知识体系、人才培养要求等进行科学规划设计,为企业培养合格的人才 

  2、民航院校高质量发展还需要民航企业鼎力相助 

  推动产教融合还需更多合力民航院校需要行业的鼎力相助。民航企业支持院校发展一直是行业的优良传统,但双方融合发展深度不够,这一情况在实际用人情况得到了印证。民航院校学生到了企业以后需要重新培训后才能上岗,这反应出院校的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需求有差距,导致企业不得不再培训,不仅增加企业人力物力负担,而且浪费时间,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双方深度融合。 

  其一,民航企业对院校信息共享是校企融合重要的标志 

  院校在教学是滞后很大程度上是行业信息不对称,除了自身原因外,很大程度上没有获取行业各种信息的渠道。从行业管理部门来看,行业管理新的条例与规定直接下达到企业,基本上不会发到院校,结果行业已经执行新的规则与条例,而院校还在按照原来的条例教学,造成学生学非所用。从企业来看,对自身运行管理的变化也不会及时把信息转告院校,造成院校的教学内容与生产脱节,这两个原因是院校教学内容滞后的瓶颈,而这一顽症依靠院校自身无法解决,需要管理部门与企业鼎力相助,及时将有关信息传递给院校,院校及时将某些新规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校企结合,共同推动产教深度融合,解决院校教学滞后。 

  其二,校企科研与人员的交流推动民航院校高质量发展 

  在校企结合方面,邮电系统院校为我们树立了榜样,邮电系统许多智能化设备的开发与使用都出之于他们校企结合成果。民航系统校企合作也应如此,且大有作为。尤其校企科研融合与人员交流两个方面大有潜力可挖。目前,民航一些大企业为了自身发展基本上都建立了自己的培训学院或科研机构等等,这是非常可喜的,但从校企结合的角度看似乎可以更开拓一点,让院校共同参与研发。这不仅给研发带来不同角度的观点与理念,对院校的科研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共同科研推动院校高质量发展。正如《意见》中指出的,职业学校要积极与优质企业开展双边多边技术协作,共建技术技能创新平台另外,人员交流的融合。这是双赢的利好,让企业技术骨干到学校从教,不仅给学生传授新知识,也让教师呼吸到新鲜空气。让院校教师深入企业,实现双向交流,将一些理论知识传递给企业,有助于开拓思路等等。正如《意见》中指出推进固定岗与流动岗相结合、校企互聘兼职这种人员交流双师型教师培养非常有益的。 

  综上所述,民航院校应该乘东风而行,积极投入自身改革,把校企结合作为重要的办学方针,把立德+技能的理念深入到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为推动自身高质量发展,也为民航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作者:顾胜勤 民航智库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