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大众航空模式 助力全国提振消费
2025年5月民航局发布的《2024 年民航行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行业2024年完成运输总周转量1485.17亿吨公里,同比增长25.0%,在旅客运输方面更是成绩靓丽,全行业完成旅客运输量超过7.3亿人次,同比增长17.9%,创历史新高。今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是“十五五”谋划之年,更是奋力谱写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民航篇章的关键之年。上半年全行业发展喜人,春运期间(1月14日-2月22日)累计运输旅客9020万人次,日均225.5万人次,累计保障航班73.9万班,两项指标均创历史新高;“五一”假期期间(5月1日-5日),全行业累计运输旅客1115万人次,日均运输旅客223万人次。春运实现开门红,“五一”接上好彩头,暑运再上新高近在咫尺,全行业今年实现7.8亿人次旅客运输量再创历史新高指日可待。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发展形势越是喜人,就更需要未雨绸缪。我们应清醒地意识到,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仍在加深,国际商旅需求严重萎缩;叠加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困难和严峻挑战,国内需求不足,人口发展呈现少子化、老龄化特征,高铁线路不断开通加密提速,对我国民航旅客运输市场需求产生严重系统性影响。全行业实现“以中国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任重道远,达成“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的高质量发展目标难度加大。越是内外部形式不利,我们就更要坚定信心。笔者关注到:提振消费位列今年政府工作任务之首,2025年是提振消费年,今年3月中办国办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从国家层面做好总策划。我国民航要按照党和国家统一部署,紧扣年度重点工作,在内外部环境中的不确定中谋求确定性高质量发展,通过商业模式创新之法应对市场演变的各种新趋势和新挑战,力争把握住航空旅客消费新需求下孕育的新机遇。
一、聚焦消费新趋势创新大众航空新模式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在介绍政府工作任务时提出,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加快补上内需特别是消费短板,使内需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和稳定锚。作为国家战略产业的民航业是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发达程度体现了国家综合实力。“聚焦消费新趋势,服务提振新消费”是民航业商业模式和产品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1.关注航空消费和服务新趋势
民航商业模式创新要紧扣消费新趋势。随着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不断提高、竞争加剧引致的机票价格持续低位等多重因素叠加,使得乘坐飞机出行已经由“奢侈消费”转变成为大众消费。在消费者方面,其构成已经发生显著变化,乘机出行已经不再为少部分精英群体所消费,而演变成为广大普通人都能消费得起的便捷出行方式之一,再创历史新高的2024年我国民航旅客运输量就是最好的佐证。
由于行业特性和体制因素,决定了我国民航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墨守成规、固步自封。安全是我国民航的立命之本,但是它不应该成为我们安于现状的托词。民航应该始于安全保障,终于品质服务,以真情服务回应人民期待、以促进消费服务国家发展。在量增长的同时,消费者对民航供给服务有了更高需求和更多期盼,诸如:消费者正当权益保护,航班延误服务保障,以首乘和老年旅客为代表的新兴特殊旅客服务需求满足,旅客投诉渠道和反馈机制等新时代航空消费和服务的新需求不断涌现。全行业需要认清社会发展和进步带来的航空消费新趋势对商业模式创新的紧迫性。
2.探索大众航空航班新产品
随着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日渐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质量指标,践行“人民航空为人民”逐步成为民航业高质量发展所追求的目标,民航商业模式创新的一个思路就是扩大航空人口技术、能让更多大众坐上飞机,乘机出行成为人民群众交通出行的重要选项。为此,笔者创新提出大众航空模式(具体分析参见《发展大众航空模式的思考》(郭宇、綦琦,《空运商务》2025年第3期刊出)。
大众航空就是我国特色的低成本航空运营模式。该模式提出并推广既可以打消航空公司对新模式盈利能力的质疑,又可以消除消费者对低成本外来名称的误解。基于大众航空模式运营的航班称之为大众航空航班,该新型产品将以升级消费者对民航旅客服务体验的新认知来助力提振航空服务消费。高效运营、便捷出行、个性服务、低碳环保为主要特征的大众航空航班必将以“高效、便捷、个性、环保”创新助力实现“人享其行”高质量发展目标。
二、大众航空模式助力民航服务提振消费
2025年5月中旬,民航局在全行业组织开展并启动“民航服务提振消费年”主题活动。该项活动旨在积极开拓航空运输市场,提振航空运输消费活力,满足旅客多样化的服务需求,进一步提升民航服务管理能力和水平。大众航空模式将有望成为提振航空消费和服务的新工具,具体分析如下:
1.以合适票价和精准服务满足旅客需求,扩大航空人口基数扎实办好民生实事。航空旅游是国内提振消费的重要领域,促进航旅融合发展、强化航旅协同创新是2025年提振消费的重要举措。民航局已经联合文旅等部门,聚焦“入境游、低空游、研学游、亲子游、银发游、冰雪游”,鼓励航空公司打造精品航线,丰富航旅服务产品供给,深化航旅产业融合。旅游尤其是跨长距离旅游,航空运输是最理想的交通方式,而机票的价格直接决定了全包旅游产品定价。全服务航空公司可以通过大家大众航空航班产品,积极对接组团旅行社,通过将航司航线航班数据与旅行社优质目的地组团数据碰撞的方式,创新开发并加大推广一批富有市场竞争力的新消费航旅新产品,为火爆的2025年全国提振消费年上线爆款。
2.以高效运营和便利服务实现航班正常目标,系统性提升大众航空航班数量供给。大众航空模式的关键就是消费者的获得感,获得感来自富有竞争力的机票价格,可持续的低价机票供给是需要航司高效运营。为此,全行业需要压实航空公司、机场、空管等主体责任,加强生产组织和相关设施设备配置;强化运行监控中心、区域和机场协同联动,以更加务实的态度开展工作;逐步建立完善多维度运行品质和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持续升级完善全国流量管理系统,推进基于RNP AR的EoR运行、点融合(PMS)等新技术应用,推动机场协同决策(A-CDM)向全机场管理(TAM)转型升级。全行业一定要秉持“一盘棋”思维,打通各个影响航司运营成效和航班执行效率的堵点痛点和难点,航班能够高效运营的结果就是可以实现航空运输的便利服务。加大国内航线网络的大众航空航班数量供给就是提升全行业效率的重要牵引。
3.锚定便利出行目标增强服务管理能力,以提振航空消费为背景扩大大众航空航班市场需求。“十四五”期间,全行业切实加强生产组织,量质齐升的发展势头已经展现。加强分析预测、合理调配资源;加强动态管控、改善运营效率;加强空管管理、提升运行效率;加强统筹协作、改善服务品质等成效显著。国内通程航班逾重托运行李“一次支付、实时清分、全程保障”新模式在“干支通、全网联”试点地区上线运行;国内航空快线服务品质全面优化,提升高频航空旅客粘性等举措都为大众航空航班尽快推出夯实了基础。扩大大众航空航班市场需求还要从供给端发力,统筹推进“服务运行一体化”“服务营销一体化”,打造多元化的首乘服务产品,为老年人、残疾人、学生、儿童旅客等提供便利,优化服务纠纷处置机制并对旅客诉求进行精准分类,规范网络渠道民航销售行为优化消费环境等多工作方面,以推广大众航空模式为抓手,让广大消费者了解到大众航空航班是能更加符合他们多样化、个性化、价值化需求的航空产品。以此为契机,推动广大消费者对航空服务、航旅产品有全新认知和更新理解。
三、提振消费是全行业“十五五”工作重点
2025年,国家把经济政策的着力点更多转向惠民生、促消费,以更大力度和更精准措施提振消费,持续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大力提振消费被列为今年政府工作的首要工作任务,相较于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有所前移,同时全国提振消费措施更为具体地涉及到十个方面,包括提升消费能力、增加优质供给、改善消费环境等多个专项举措。民航局宋志勇局长在年初召开的2025年全国民航工作会议上指出:“服务提消费扩内需,推动运输生产稳健平衡增长。充分发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作用,坚持供需两侧协同发力、动态平衡,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在扩大运输规模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发展综合效益”。民航业明确提出:深化航旅产业融合,聚焦“入境游、低空游、研学游、亲子游、银发游”,丰富航空产品供给。笔者认为:提振消费将有望在2025年乃至“十五五”期间国际客运诸多不确定性和国内客运承受高铁激烈竞争的不利等市场环境中重点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提振消费也不是喊喊口号那么简单,而是要通过改革创新。民航全行业提振消费唯有产品创新之方和大力宣传之法方能达成。
借鉴国际航空市场成功经验,结合现阶段我国消费者成熟度,创新民航旅客运输模式十分必要并极为迫切。笔者认为:大众航空模式有望起到“新质生产力”动能作用,在引导民航业提振消费、释放内需,持续提升我国航空人口基数,激发国内航空客运市场需求增长等方面发挥积极战术价值,也将有助于逐渐突破了消费者对其“便宜、低端”认知的固有偏见,不断展现出其独特的市场号召力、营销亲和力的品牌优势。。大众航空航班的核心商业逻辑是通过航空公司提质增效,为消费者提供富有吸引力的低价机票,同时为其创造“高效、便捷、个性、环保”的航空旅行体验,以此满足各类消费人群的差异化、个性化需求。
综上所述,大众航空新模式是全行业聚焦消费新趋势探索出来的创新新模式。因为该模式可以实现将民航旅客运输回归到其最本质的功能“一种出行方式”而更能贴近并满足广大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激发消费行为。我国民航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底气来自我国全球规模最大、最具潜力的国内航空市场,“立足国内、放眼国际”才是我国民航最现实的战略抉择。“十五五”期间,国际多重变量未知就更需要全行业立足国内,重点工作就聚焦在“做大做强国内航空运输市场”。笔者认为:创新推广大众航空模式和加大大众航空航班供给无疑当前我们能实现“立足国内”战略的最优战术选择。探索和实践符合国情的有新时代大众航空模式任重道远,但是这无疑又是我国航空运输发展从“量变到质变,进而实现蝶变”可行之法,是达成建设交通强国民航新篇章发展数量目标的有效路径。发展大众航空,你我共同努力。(作者: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 綦琦,本文首刊于《空运商务》2025年第7期,内容有部分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