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质生产力引领民航首乘服务提质升级

李达 编 辑:李海燕 2024-10-18 13:08:00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落实好宏观政策,积极扩大国内需求,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近年来,民航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扩内需、稳增长、惠民生,其中,深入开展和高质量推进首乘服务,为满足人民群众美好出行需求,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起到积极助推作用。新形势下,如何站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高度推进民航首乘服务提质升级,以新质生产力引领首乘服务实现更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行业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

  一、锚定产业升级,将推进首乘服务与发展现代服务业有机融合 

  新质生产力是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和生产力发展路径,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现代服务业和新质生产力密切关联,积极发展、培育现代服务业,可以带动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涌现。当前,我国正在加速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趋势。2024年上半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56.7%,其中现代服务业发展尤为迅速,拉动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7个百分点,为引领服务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和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了有力支撑。

  交通运输业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航空运输业则是交通运输业中最具现代服务业特征的服务门类之一。首乘服务作为一项服务创新,为助力推动交通运输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供了积极借鉴和有益实践。民航未来推进首乘服务,要站在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高度,坚持创新引领,一方面充分利用大数据精准分析各类首乘旅客的出行偏好和需求,便于在服务创新中有的放矢;另一方面要不断提升航空运输服务的信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大力推广自助值机、自助托运、易安检、“指尖离港”等智慧化服务手段,升级管理理念,降低人工成本,以科技创新提高航空运输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实现航空运输业提质增效。注重产业协同,推进不同产业间的“强强联合”,将航空运输业与旅游业深度融合,创新开发“航空旅游护照”“登机牌换门票”等“航空+旅游”产品,以旅游拉动航空市场,将地方优质旅游资源打包推介给首乘旅客,进一步改善和优化航空产品供给,让广大首乘旅客航空出行更有目的性,在享受民航“便捷”的同时能得到经济上的实惠,实现首乘旅客既“愿意坐飞机”又“坐得起飞机”,从而持续扩大航空运输业的产业规模。促进内外联动,紧密结合民航服务领域阶段性重点任务,将首乘服务与推进国际市场加快恢复发展、提升外国人支付便利化相结合,通过开发国际首乘服务产品,进一步做好中国人第一次出国旅行服务,做好外国人特别是首次来华外国人的客舱和地面服务及支付便利化服务,便利外国人来华交流、消费、投资,从而为促进中外交流,进一步推动国际服务贸易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二、共享发展成果,以推进首乘服务增加社会“航空福利” 

  共享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应有之义。当前,中国城乡收入差距仍然较大,城乡二元结构有待进一步破除,在这一背景下,广大农村、边远地区的群众一方面存在较大的航空出行需求,另一方面受制于各方面限制不方便乘坐飞机出行。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民航事业得到长足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开展首乘服务,是民航回馈人民,让人民充分享受民航发展成果的重要举措。

  新形势下推动首乘服务提质升级,要坚持共享理念,主动服务群众、让利群众、倾听群众呼声。要固化行之有效的首乘服务举措,将开展首乘服务有机融入乡村振兴、西部大开发等重大战略,关注并积极满足乡村地区、西部地区人民群众的航空出行需求;将首乘服务与推进“干支通,全网联”深度融合,在广大中小机场推广首次乘机、首次中转、首次通程的“一站式”服务;开展民航服务“进乡村、进社区、进校园”活动,零距离、面对面为人民群众答疑解惑,打造人民群众易于接受的航空产品;延伸首乘服务外延,发展乡村至机场的地面交通,推进行李运输“门到门”,打通服务人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提升三、四线城市和广大乡村地区的航空便利化水平,更好满足人民美好出行需求。通过开展首乘服务,进一步提升全社会的“航空福利”,彰显民航的社会责任和时代担当。

  三、聚焦“扩内需”,以升级首乘服务为市场添活力强动力 

  民航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注重充分发挥民航服务相较于其他交通方式的比较优势,以不断扩大市场需求,有效应对外部高铁竞争和内部消费降级的双重挑战。相较于其他普通服务,首乘服务具有其鲜明的特性,其服务产品指向特定人群,因而更加精细,更有人情味,更加贴合人民群众切身感受,更易于得到群众认可。

  当前中国约有4亿规模的中等收入群体,而中国的航空人口规模也在4亿左右。据预测,到2035年,中国的中等收入群体人数将超过8亿,届时我国航空人口规模必将大幅增长。随着民航常旅客的消费能力充分释放,行业扩内需的重点应转移至想方设法新增航空人口数量上面,中国约10亿人的未乘机群体及未来10年新增的3亿多中等收入群体,无疑是航空运输业的“星辰大海”,提升国民航空出行意愿,增加国民航空出行需求,是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民航市场规模持续扩大的基础,而推进首乘服务正是挖掘中国未乘机人口航空消费潜力的重要一招。开展首乘服务,要义在做好服务,根本目的则是通过服务开拓市场、助力高质量发展。笔者认为,从“扩内需”的角度推进首乘服务,要分三个阶段逐次开展,第一阶段,即首乘服务初始推进阶段,要以追求社会效益为主。在这一阶段,行业政府要做好首乘服务推进的顶层设计,开展主题活动,出台奖励办法,在行业资源、政策等方面加大对市场主体的支持和扶持力度,坚持给旅客让利,坚持扩大服务范围、丰富服务内涵,为首乘服务开展创造良好的内外部条件。同时,要加强首乘服务指导意见、行业标准等的研究和出台,为首乘服务常态化推进建立体制机制保障。第二阶段,即首乘服务深入推进阶段,要在首乘服务社会效益充分显现,广大旅客乘机意愿充分释放、乘机能力持续增强的前提下,引入市场调节机制,通过打造大众化、经济化的服务产品,逐步提高首乘服务的经济效益,在满足人民美好出行需求的同时提高市场主体收益,为首乘服务持续深入开展提供经济支撑。第三阶段,即首乘服务常态化推进阶段,通过前两个阶段的开展,首乘服务好的经验已经固化成型,体制机制已经建立健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显现,首乘服务进入常态化推进阶段。至2035年,中国航空人口和人均乘机次数实现较大幅度增长,人民群众航空出行更便捷,行业政府服务管理更高效,民航企业更具市场竞争力。

  首乘服务在民航实践至今,在提升行业整体服务品质,有效开拓航空市场,便捷群众航空出行,增加市场主体收益等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好成效。未来,相信在民航以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历史进程中,首乘服务将不断提质升级,更好造福人民群众。(作者: 李达 单位:民航西北地区管理局) (编辑:李海燕 校对:张彤 审核:程凌)